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3 > 2023年03期 > 县区政府文件
东源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东源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4-25 17:26:28 来源:东源县人民政府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东府〔2023〕13号


乡镇政府府直属各单位:

东源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东源县人民政府

2023年3月30日

 

 

 

 

 

东源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东源路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进“八大重点任务”,加快建设经济强县、农业强县、文化强县、生态强县,奋力推动东源又快又稳发展、当好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主力军,以实实在在的新战果体现东源新担当。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需要与可能,提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5.0%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00人;

——粮食产量、能源及生态环境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根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全力做强工业。推进产业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土地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先进材料产业园开发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先进材料(硬质合金)省级特色产业园,推进园区三期开发建设,谋划推进徐洞发展区规划建设。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上规培育”“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等三大重点工程,力争年内新增规上企业13家,推动3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深化与大湾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创新共同体。大力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树标提质行动,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

(二)全力做优农业。着力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板栗、蓝莓、丝苗米、生猪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申报创建生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5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家、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以上。强化品牌建设,积极推动“东源康禾茶”“双江西瓜”国家地理标志申报,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个以上,创建“粤字号”品牌3个以上。

(三)全力提升服务业。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万绿湖景区创5A整体服务提升。加快推进房车营地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民宿产业集群镇和民宿产业示范县,着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激发商贸发展活力,努力打造以万达商城、华丰商贸中心为重点载体的东源新商圈,力争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家。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搭建消费平台,积极推介东源更多优质农产品和商品走进大湾区、畅销粤港澳。推动消费券发放、家电下乡入户、以旧换新,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二、坚持项目引领带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加强项目储备。积极谋划储备“十四五”重大规划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积极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加强资金统筹调度,建立完善项目谋划储备长效机制。推动县妇幼保健院附属配套工程、灯塔盆地大型灌区之东源县赤竹径白礤大坑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期)等重大项目争取专项债,破解资金瓶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扩大有效投资。

(二)推进项目建设。推动29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3.4亿元。健全完善“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努力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问题。推动晟源永磁二期、第三人民医院、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卫生职业学校北校区等项目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一批项目年内投产试运营。推动东瑞黄沙基地、名南环保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三)强化招商引资。聚焦产业主攻方向加强精准招商,完善招商选资政策,建立目标企业清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建链、补链、强链。围绕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硅能源等产业,壮大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引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产业聚集效应,积极推进“产业经济大脑项目”,以产业链“靶向”招商为突破口,确保新引进亿元以上优质工业项目20个以上。发挥绿然农产品物流园、新供销天业冷链等优势,积极招引农副食品加工及预制菜项目。

三、着力优环境促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一)持续完善交通路网。配合推进长深高速扩建工程;加快谋划推进东源高速出口拓宽工程和西环路工业园段建设项目;推进国道G205东移线热水至埔前(东源段)、国道G205线东源柳城至骆湖段、国道G236线东源黄村至康禾段、省道S230线黄田大桥段工程、省道S341线半江镇西溪村至半江村段等一批国省道路面改造提升;推进县行政大道下穿京九铁路和西环路粮食仓库段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重点抓好绿美环县公路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6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8座。完成生命防护工程137公里。

(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加快政务服务“免证办”工作落地实施,继续做好“跨域通办”“全市通办”,拓展“一件事”主题办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商事主体准入、准营环节审批流程,缩短办事链条,压缩业务办理时间。加快知识产权运用和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战略项目以及强化展会、专业市场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项目的开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三)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整合重组和发展改革,推动县属国有企业向实体化、市场化、多元化转型,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提高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益。全面清查,多渠道、多方式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充分发挥各类资源效益。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推进国有资产资源纳入集中统一监管。拓宽国有资产运营模式,逐步提升县属国企资质和承接项目建设能力,提升产业投资和市场运作水平。

四、持续完善城乡功能建设,推进区域融合发展

(一)提升城镇功能。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品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推动仙塘、义合融入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十纵十五横城市交通骨架,全力打造“一园一廊四城”的城市新格局。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市管网工程、仙塘二期(一区)等2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县综合资源利用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总部经济区华丰世纪国际贸易中心、东江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仙塘大道盖板渠西片区雨污分流整治工程、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滨江新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建设,全力补齐城市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短板。

(二)推进乡村建设。加快“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建设,全面升级顺天“诗画田园”示范带,谋划西部片区环湖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北部片区沿205国道产业带建设,形成东部以江为带、西部以湖为带、北部以路为带、南部以城乡融合为主线的乡村振兴新格局。新增美丽宜居村18个、特色精品村4个。统筹帮扶资金,完善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三)促进融合发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强县促镇带村落地落实政策机制,全力提高东源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推进船塘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同步推进镇级规划编制,完成灯塔镇梨园等四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以交通共网为先导,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镇村统筹,促进县城、中心镇等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好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厚植生态优势。深入推进绿美东源生态建设,深入推进绿美东源行动,全力擦亮东源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推进桉树林更新改造,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切实维护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完成高质量水源林项目3万亩、森林抚育5.37万亩。加强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东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持续推进研学+自然教育建设,打造以自然教育为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二)加强污染防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船塘河流域、木京河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推进“千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划定,完成新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推动企业深度治理、超低排放改造、低氮燃烧改造,强化大气污染源精细化管控。强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扎实推进农用地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做好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

(三)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探索多元化“两山”转化路径,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力推进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推动广东岑田抽水蓄能电站年内施工,加快天然气热电联产前期工作,完成天然气“县县通”东源段工程,加快推进东源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加快电力电网建设,完成110千伏观塘输变电站、东源县综合利用中心项目接入系统等电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优化我县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建设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成充电站12座。

六、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推动教育质量双升。推进花语城、汇景九里湾、美的城幼儿园增加民办普惠性学位供给,确保县二幼新建教学楼、仙塘镇中心幼儿园春季开办。推进县第六小学、县第一中学、县特殊学校迁建、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南北校区)项目建设。落实“县管校聘”,开展紧缺学科教师社会化招聘,引进一批优质中职教师。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打造特色的集团化办学品牌。持续做好“双减”工作,进一步优化课后延时服务质量。

(二)推进健康东源建设。加快推进医共体(灯塔)健康产业园、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精神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附属配套和中医院综合楼建设。推动疾控中心升级改造建设,启动县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县慢病站)搬迁改造建设项目。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大重点专科创建力度,提供更加充分均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健全社保经办数字化机制,推动社保服务“全市通办”“跨市通办”,全面启动社保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模式。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镇困难群众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养老床位数370张,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5户。

(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守牢安全生产防线,着力做好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建筑施工专项整治、消防安全治理、非煤矿山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乡镇应急组织体系改革,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与协同机制,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力争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社区(村)创建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着力防范化解社会治理领域的各种风险,常态化抓好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养老诈骗、传统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附件:1.东源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表

                        2.东源县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计划表

                        3.东源县2023年省市重点前期预备项目计划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