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文件
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河源市“河源手信”品牌打造和产业提升工作专班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7-11 10:02:43 来源: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河府办函〔202440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进一步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河源手信”经济,市政府决定成立河源手信品牌打造和产业提升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职责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138”具体安排。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河源手信”品牌打造和产业提升工作推动河源河源手信”深挖内涵提升价值,打造“河源手信”整体品牌形象,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河源手信”,不断提升“河源手信”地域美誉度和社会知名度。

 二、组成人员

 长:曹建忠    副市长

副组长:欧阳晓    市政府副秘书长

        郑新桥    市国资委主任

 员:    深河指挥部乡村振兴组组长

曾淑梅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河源日报社社长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桂生    市财政局副局长

            李伟强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

黄子立    市商务局副局长

李远飞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殷新伟    市国资委副主任

严小波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钟文高    市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

刘志灵    市总工会副主席

罗金柱    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

郭志军    河源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河源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蓝俊辉    河源晚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姚德惠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学院教授

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负责专班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郑新桥同志兼任。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一个公共品牌。建立“河你有源”公共品牌,打造区域品牌体系。制定公共品牌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质量标准、统一包装形象、统一宣传推介。(市国资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学院负责

(二)遴选一组手信精品。链接源头农产品资源,遴选各县(区)优质农特产品,提供河源手信产品选品原始数据库。推荐一批龙头企业、省级“菜篮子”基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粤字号”“圳品”等企业和产品名单,选取质量稳定、具有河源特色的各类农产品作为河源手信候选企业和产品结合日常监督抽查和监管、信用状况查询等,组织开展专项质量检测,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下,推荐入选“河源手信精品。(市国资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负责

(三)推荐一册企业名录。广泛调研了解河源农特产品情况遴选“河源手信”入选企业和产品,编制“河源手信”推荐企业名录,名录定期在社会公布。(市国资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负责

(四)设计一系定制品牌形象。设计一批既能体现河源地方客家特色,又能代表“河源手信”形象的“河你有源”外包装。申请外包装设计专利,确保在市场上拥有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和产销对接,根据河源农特产品季节性和价格规格打造若干“河你有源”系列套餐(市国资委牵头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学院负责

(五)制定一套管理标准。对纳入“河源手信”名录企业和产品,制定完善一套品质标准,建立监测评估、准入退出机制,定期检查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供销社负责

(六)建立一套监管机制。优化“河源手信”生产准入许可,推行食品生产许可“审前服务”“河源手信”在产企业纳入农产品食品监督抽检范畴,对在产产品实行全覆盖抽检,并在政府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信息。将“河源手信”有关农产品食品作为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与深圳食品检验单位的技术交流,加快深河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平台共享。强化“河源手信”生产主体监管,加大“河源手信”供给生产基地抽检力度。强“河源手信”食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排查防控,分级分类对重点区域品种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食品生产“千企万坊”帮扶行动,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组织食品专家对各县(区)重点产业开展针对性技术帮扶,发现行业薄弱环节、挖掘企业发展优势,提升食品生产行业管理水平。(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七)做好一个文宣方案。加强“河源手信”产业品牌宣传,深入挖掘“河源手信”文化价值。充分运用“传统主流媒体+新媒体”矩阵,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在国家、省、市各主流媒体推出原创推文、拍摄专题宣传片、网红达人“直播+短视频”主流电商带货,持续大力宣传推广“河你有源”公共品牌,不断提升河源手信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积极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链接各地民营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协会、商业团体等资源,把“河源手信”作为城市名片向工商界代表人士和河源驻外地商会积极推介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展会评奖活动及各类展览会,举办“河源手信”湾区专场和海外宣传推介,并在各旅游景点及各大文旅活动播放“河你有源”公共品牌宣传片,展示、推介“河源手信”,广泛宣传推广“河源手信”,多渠道赋能河源优质手信出山,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对接湾区及湾区河源商会资源,做好销售渠道、展销渠道、重点客户群体的联系及推进工作。(市委宣传部牵头深河指挥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市总工会、市工商联、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学院负责

(八)推出一个市场策划。组织市属国有企业组建“河源手信”项目运营公司,统筹销售体系搭建及产品销售。组织开展“河源手信”展销会,打造集中展示优质农产品平台、扩展企业销售窗口和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媒介。拓宽“河源手信”销售渠道,支持“河源手信”企业发展直营连锁、特许连锁等经营方式,扩大品牌优势,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组织发动河源手信企业参加广交会、粤澳名优商品展、“粤贸全球”和“绿色农业产品博览会”等系列展会,通过展会平台加强宣传,推广河源手信品牌,助推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用直播电商等新模式,组织电商企业在“双品购”“双十一”等网购节期间开展直播电商促销活动,拓宽“河源手信”销售渠道。加强湾区地区“河源手信”品牌宣传、产品推广及采购。(市国资委牵头深河指挥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市总工会、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学院负责

(九)开展一个提升计划。围绕河源手信产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领域,通过制定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标准,拓展完善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体系,着力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多层次具有河源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标准体系。突出“圳品”品牌培育,发动本地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开展“圳品”认证,获取“圳品”标志使用权。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做好地理标志产品资源挖掘、培育和服务等工作,让更多农特产品拥有地理标志金字招牌。(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河源日报社、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社负责

四、其他事项

一)专班不作为市级议事协调机构,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专班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专班办公室提出,按程序报专班组长批准。

(二)专班实行工作会议制度工作会议由组长或委托副组长召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参加人员为专班成员,必要时可邀请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三)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专班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各牵头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承办科室和人员,定期专题研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责任单位要全力支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专班实行“一月一调度、两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工作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查找不足,解决工作“堵点”问题。各牵头单位于81日前将本单位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报市国资委(联系人:练志超,联系电话:18807623500),并于每季度第一个月8日前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经专班办公室梳理汇总后向市政府报告。专班办公室不定期开展工作检查,检查情况同时向市政府报告,对开展工作缓慢的单位将提请市政府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7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