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021002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11-22 15:07:15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河卫健案函〔2021〕13号

民进河源市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解决河源市医疗人才不足问题的提案》(第20210028号)收悉。经综合市人社局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引领发展”等战略思想,按照市委关于人才战略的部署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作为支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医疗卫生人才,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促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卫生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4月30日,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下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6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365人(含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345人),注册护士6720人,药剂人员1167人,医技人员1380人;正高职称233人,副高职称1351人,中级职称2404人,初级职称(师/士)10644人;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4人,本科学历3106人,大专学历684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5156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总数(其中不定编的事业单位以人社局核定的岗位设置数为准)为17098名,实有在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为8650人。

  二、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市直各公立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人才战略的部署要求,用活用好《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借助互联网、人才猎头公司等多渠道,通过公开招聘、赴外招聘、网络招聘、柔性聘请等多方式多渠道招揽人才,对符合政策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医疗卫生人才,兑现相应的奖励补贴和年度考核奖金,通过直接考核方式给予纳编,并协助解决安居、入户、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真正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引才竞争力。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各级各部门积极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深入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开展人才供需交流、组织校园卫生专场招聘、同行专家推荐以及借助互联网和人才猎头公司等多方式多渠道招揽人才,全市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总量逐年增加,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着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将落实基层卫生机构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稳定基层卫生队伍提供根本保障。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常态化组织实施基层卫生人才专项公开招聘计划,合理设置招聘条件,优化招聘方式,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加大全科医生、产科、儿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补助项目和基层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站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落实高校毕业生上岗退费政策,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取得中级职称后,在基层连续工作10年的全科医学、妇产科、精神卫生等紧缺专业人才,实施基层副高级职称认定工作,激励卫生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组织实施首席专家下基层活动,精准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人才培养开发。推动市人民医院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为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和输送优秀卫生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有效增强了引才的吸附力。实施柔性引才政策,采取“假日专家”、“周末专家”等形式,柔性引进“高精尖”医疗卫生人才来我市开展交流合作或短期服务。实施名医培养计划,定期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医生到广州、深圳等地相关医院进修学习,培养骨干医疗人才。加强各类卫生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激励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

  (四)改善人才引进环境。一是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根据省的统一部署,自2017年始,全市共投入36.5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全部完成整体搬迁,县级医院改造建设分批完工投入使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实现扩面增效。二是全力推进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快推进深河人民医院项目工程建设和运营筹备工作,全力支持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医院创“三甲”工作。三是强力推进卫生健康补短板项目建设。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我市启动建设迁址新建市疾控中心、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市人民医院三期工程、市精神卫生二期工程等五个市直卫生健康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总投资31.26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管人才,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理念。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机制,将人才工作列为我局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河源卫生人才开发三年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卫健局引才专班,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亲自挂帅,市直公立医疗机构主要领导共同参与、齐抓共管,高位推进招才引才育才工作。二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把医院党的建设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推进党建和业务协同发展,双促进、双提升。四是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人才工作的重视,加大人才经费投入,用好用活《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确保引才政策落地见效,在全社会营造引才、爱才、惜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卫生人才参与健康河源建设。五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力争定期制定发布《河源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岗位需求目录》,并适度增加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指标。同时,简化人才引进审批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建立健全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落实入编、配偶安置、子女入托入学、入户、住房等人才优惠措施。

  (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开发三年行动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开发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抓好百名医疗卫生学科带头人引育工程,实现高层次卫生人才三年倍增目标,为推进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我市人才优先发展相关政策和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投身河源卫生健康事业的浓厚氛围,吸引各方卫生人才汇聚河源干事创业。二是加快推进深河人民医院运营筹备和省人民医院帮扶市人民医院事宜。在市级层面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协调相关部门核定深河人民医院机构级别和增加人员编制,切实解决引进博士、硕士、正高职称、副高职称等急需紧缺人才和中高端人才的入编问题;协调市相关部门落实市人民医院、深河人民医院加挂牌子事宜,推进两家医院尽快健全领导班子,推进落实省人民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不少于30名学科带头人平移市人民医院和深河人民医院工作。通过借助省级医院品牌、人才和技术的优势,向市人民医院和深河医院派驻学科带头人、博士、医院管理等高层次专业人才,搭建医、教、研一体化平台,增强对高层人才的吸引力,优化本土人才的成长环境。同时,积极争取省级医院将我市作为医疗卫生人员职称晋升前的基层锻炼所在地。三是推进卫生专项人才专项招聘。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实施高层次、紧缺型和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招聘计划;借鉴其他地市引进人才的创新做法,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用人单位深入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开展人才供需交流,组织校园卫生专场招聘活动,最大程度吸引人才,促进引进医疗人才形式简单化。四是着力改善医生职业发展环境,积极与县人社局、县编办、县财政等部门商讨解决编制数和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数不足而难以引才留才的问题,探索推行员额制和备案制管理,争取医院用人自主权,建议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采取直聘或事后备案的办法,其纳编和职称聘任不受所在单位的编制数和岗位设置职数限制。五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政策。配合省卫健委工作安排,每年开展粤东西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招聘,创新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实行医学生上岗退补学杂费举措,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人才往基层流动、服务基层。六是通过医学-教育合作,自主培养卫生技术人才。针对基层医护人员尤其是乡村医生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本地卫生学校自主培养大中专毕业生等渠道引进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并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乡村医生医疗知识更新、畅通职称晋升空间。

  (三)积极推进改革,提升留住人才的竞争力。结合医改工作,着眼于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医疗卫生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人才顺畅流通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集聚人才体制机制优势。着力提升医院水平,建设一批高水平医院及医学科研单位,要“靠事业留人”,而不仅是“靠待遇留人”。一是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办事程序、运行规则等,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促进医院规范化发展,提升医院整体综合实力。二是推进医疗人才职称管理制度,解决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聘用问题,建立符合医疗卫生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评价制度。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支持,进一步推进市人民医院住培独立基地建设,组织申报更多专科基地,扩大专业基地数量,同时加强住培内涵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同时把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医院申请为主基地的协同培训基地,增强人才的吸附力和集聚力。四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继续抓好市中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在取得试点经验基础上,全面推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薪酬制度。五是进一步加强对县域医共体放权自主管理责任。让县域医共体真正享有对各成员单位的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分配权。一方面科学使用空余编制,逐年降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空编率。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县级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支持,探索推行医共体卫生人才统招统管统用管理机制。六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内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工同酬。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福利待遇,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才、用才、留才”的瓶颈,确保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七是探索村医队伍待遇保障问题和管理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村医队伍待遇水平。探索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步将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建立在岗村医养老和退出机制,保障乡村医生“老有所养,老有所终”。

  (四)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一是结合市人才办人才开发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我市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提升行动。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医生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扩大与“双区”先进医院的结对数量,并提升结对成效。二是健全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制度。搭建科研和学术平台,培育“老、中、青”相结合的知名专家队,实行分类管理,提升学科优势,引领医院发展。同时加强医教协同,注重与医学院校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全员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健全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推动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将继续教育与年度考核、聘任、职务晋升挂钩,加强与卫生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学历提升计划招生专班,鼓励在岗医务人员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增长学识。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交流机制。开展对口帮扶人才培训计划,完善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建立市内结对帮扶、医联体,县镇一体化管理的帮、带、传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对口帮扶传帮带学培养本地人才,帮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四是落实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招收政策。要结合我市山区县人才短缺实际,争取适当增加培养名额,及时下达年度订单定向医学生计划培养计划,积极向省和国家提出建议,制定本土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适当延长订单定向生的实际服务年限,着力打造一支招得来、留得住的卫生专业技术团队。五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儿科医师、产科医师、中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解决专科医生短缺问题。督促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派本地的在编在岗的稳定职工参加转岗(岗位)培训,培训期间确保绩效,完成培训后提供发展平台,优化本土人才的成长环境。六是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水平。一方面强化跟班学习和带教,注重发挥对口帮扶专家和上级医院专家的传帮带教作用,一级培训一级,定期安排市级医疗卫生单位支持基层卫生机构培训指导;另一方面推动建立全市专科医疗联盟,通过技术帮扶、资源共享、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方式,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交流,提高基层整体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七是加快推进河源市卫生学校升级为河源医学院,灵活设置市场需求的全日制专业,为自主培养更多本地区实用型的医疗卫生人才提供教学载体。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河源市卫生健康局

2021年8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魏继阳,电话:338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