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04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11-15 17:49:2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河文函〔2022〕137号

黄汉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民宿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主打产业之一的建议收悉,经综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局、市乡村振兴局和各县(区)政府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河源市紧紧抓住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打造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契机,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为目标,依托生态、旅游、乡村、人文等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培育发展以乡村民宿为主的旅游民宿新业态,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逐步摸索出一种符合河源山区特色的民宿发展模式。乡村民宿,正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急先锋和文旅行业中的重要成员。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约有民宿约300家,其中,已登记发证的民宿171家。围绕万绿湖、东江两大区域,河源民宿已出现带状集群发展的雏形,发展态势良好,政府与民间均高度关注,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河源民宿已普遍突破了“住宿”单一功能,逐步走向“住宿+乡村文旅”融合,初步走出了一条“民宿微景区化+亲子、团建、研学、文创、电商”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民宿产品已经从最初的农家乐发展成如今的中高端乡村旅游度假产品,其中,发展较好、美誉度较高的民宿有源城区的乡村四月、杨家小院,东源县的梨花屋舍、竹里馆、到·吉宿、康汇·酒坊民宿、万绿客家驿站、回响民宿、仙塘山居以及和平县的东江画境等。二是成为乡村旅游新的消费热点。节假日期间,我市民宿已成为游客春节“打卡”新宠,走进乡村放鞭炮、看烟花,尝客家菜色、自摘农家蔬果等民宿活动深受游客青睐。民宿热也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全市城郊、景区周边、民宿周边、交通主干道沿线的农家乐、采摘园等大部分爆满,东源、和平、龙川、连平等地乡村游尤其受欢迎。三是突破“住宿”功能转向“住宿+乡村文旅”融合。我市一部分民宿已逐渐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或研学、亲子、团建活动基地,不再是简单的住宿地。大部分民宿都能把住宿与乡村休闲、农事体验、亲子、研学、茶艺、徒步体验等结合起来以招揽游客,古驿道、果园、田野、农耕体验、手工制作、民宿主人的生活方式、乡村风情及清新的空气都成为民宿吸引游客的卖点。这些创新产品为乡村民宿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乡村民宿远远超越了简单的“旅业”功能,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初步实现了“住宿+乡村文旅”融合的功能转变。同时,民宿业主以个性化的经营特色,为这一新业态提升了“温度”和“审美”,成为了一道新的文旅风景线。四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新的旅游亮点,我市部分民宿既改造了村民的老旧房子,保障了村民利益,又让村集体有了一定的收入,同时丰富了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的内容和内涵,成为了当地乡村游的“打卡地”,已经开始反哺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乡村经济体系的“毛细血管”,也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品牌效应的直接推动者。同时,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收入,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主要举措

       1.出台政策,推动民宿产业健康发展2019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河府办〔2019〕4号),为乡村旅游特别是民宿业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21年1月,市政府出台了《河源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为规范管理民宿发展提供政策保障。2022年3月9日,市政府出台了《河源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试行)》,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率先建立点状供地“1+N”审批模式,推动实现点状供地项目“一次过会、全程通行”,着力破解民宿产业项目用地难问题。同时,部分县区也相应出台规定和措施,进一步规范民宿经营管理,促进旅游民宿健康发展。如源城区出台了《源城区星级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试行)》,东源县出台了《东源县促进乡村民宿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东源县民宿管理暂行办法》,龙川县出台了《龙川县民宿发展总体规划(2022-2035)》,江东新区出台了《江东新区旅游民宿管理工作方案》等,

       2.多项扶持,激发民宿产业新活力。一是积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截至2022年5月底,我市筹集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资金19.4亿元,综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道路建设、美丽圩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民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乡村环境。此外,积极争取省级应对疫情专项奖补及贷款贴息和民宿品牌创建资金达100多万元扶持民宿发展。二是推出金融“民宿贷”。率先在全省推出“民宿贷”,由农商行、农行分别与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签订《金融服务民宿行业战略合作协议》、《“民宿贷”金融服务产品框架合作协议》,为民宿企业提供金融资金支持。三是提供专项资金扶持。2019-2022年,我局安排了专项扶持资金连续举办4届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创新大赛活动,以“以奖代补”的竞赛方式,直接奖励给评出的一批主题定位高、市场明朗、管理规范、示范性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文旅融合较高的乡村旅游点和民宿,起到了一定示范带动作用和强烈的社会效应。

       3.加强服务,助力民宿规模化发展一是加强民宿登记管理。我市依据《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河源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给出的“四点指引”(即工商执照、食品安全许可、安装治安系统、单幢不超4层14间)工作要求,对我市民宿进行了全面登记。截至目前,我市登记发证的民宿已有171家,规范了市场秩序。二是成功举办民宿招商大会。去年5月,我市成功举办了美丽乡村民宿招商推介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宿投资人代表参加了推介会,188个民宿建设项目达成意向投资。取得了很好社会效应,为我市民宿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成立河源市民宿协会。于2020年4月成立,共有100多家会员单位,协会发挥其桥梁作用,连接城市与乡野,连接政府与企业,与河源技师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协会成立标志着河源民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打造“河源民宿”品牌形象,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应有力量。四是引导民宿品牌化发展。我市民宿充分挖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农耕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等乡村产业,丰富民宿业态产品内容。梨花屋舍、万绿客家驿站等8家民宿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义合镇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仙塘镇观塘村、热水镇南湖村被确定为民宿特色村,有力促进了我市民宿精品化发展。五是培养民宿人才,提升民宿经营服务水平。我市举办了多场河源市民宿业规范管理、民宿土地政策、民宿治安管理“粤商通”APP应用、民宿消防安全管理暨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等培训班,连续三年组织各县区民宿业主到深圳大鹏、韶关仁化、翁源、清远、英德、佛山、肇庆、潮州、揭阳、广西贺州、浙江桐庐、江西赣州等地学习考察民宿行业监管和发展经验,提升民宿服务水平。此外,我市有3所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相关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3个与民宿产业相关的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约400人;中职学校中河源理工学校开设有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等3个专业,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两校相关专业在校生约有640人。这些院校为河源民宿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4.创新营销,助力民宿快速近年来,我市民宿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扩大民宿品牌影响力,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一是制作宣传片。主要制作了河源民宿宣传片《乡居美宿》、河源新的文旅宣传片《舞·魅河源》、以民宿为主题的城市公益微纪录片《温度》和《河源市民宿项目招商手册》等。二是积极参加活动。我市民宿行业协会和部分民宿主积极组团参加了广东(国际)旅游博览会、广东省民宿集群发展论坛、深圳(国际)文博会等重要推介活动,组织部分民宿参加我市“两晚三天”经典旅游线路七市精准推介活动,并召开了旅行社、民宿进行“面对面”对接会,实行“拉郎配”,谋求双方共赢,拓宽彼此的市场渠道,加强了民宿宣传。三是启动“细品河源”青年影视界助力旅游复苏微视频(抖音)创作活动,组织10家本土影视公司“盲选”10家景区景点、民宿“点对点”进行公益创作,共创作46部微视频、抖音作品在抖音、微信短视频、网络等平台展播。指导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组织河源10家民宿进行了第一期社群营销活动,建起了10个微信“粉丝”群,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吸引了4000“粉丝”进群,微信推文阅读量超万人,成交(预售)民宿客房近600间/套,带动消费近30万元。指导市民宿行业协会举办“春风十里,芳华如你”河源市首届三八妇女节民宿直播活动,近7万人观看,点赞2.1万,共成交127单,交易额3万多元。五是民宿开发模式和宣传推广走在全省前列,推出“民宿+电商”合作模式、“民宿微公益”品牌、社群营销、在深圳设立民宿招商服务中心、民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试点镇等。

       5.完善基础,夯实民宿发展根基。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民宿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到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农村面貌基本达到干净、整治、有序标准;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求好不求快”的原则分年度落实问题厕所整改。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市行政村、自然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源城区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通乡镇和行政村路面硬化、行政村通客车总体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全面完成。三是积极推动民宿融合发展大环境。以“一区四带”为范围,坚持“一带主题”,全市共规范建设15条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每条带串联不少于1个圩镇、5个行政村。示范带内结合全市“六色”旅游品牌建设,培育了一批精品民宿、红色旅游、乡村美食、健康养生、民俗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民俗工艺产业,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资源,进行业态配套和产业整合,打造“食、住、行、游、购、娱”整体消费服务,延伸民宿业产业链,提升利润空间。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黄汉忠代表所提出的建议切合我市民宿产业发展思路,具有较高的建设性、指导性,我市将进一步研究,逐项推进。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及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突出民宿特有的乡村生态和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做好民宿规划。一是修订《河源市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战略与路径》,将民宿业态的发展列入“河源文旅体‘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去统筹谋划;二是充分体现文旅融合理念,倡导文化引领,充分挖掘当地民俗和人文资源,凸显地域文化,突出乡村特色,提升乡村民宿的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民宿的体验感;三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有序盘活农村依法建造的宅基地农房、村集体用房、闲置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积极组织财政、国土、住建、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民宿行业发展需求,强化用地指标管理,积极争取点状供地指标,满足民宿产业项目用地需求,用于乡村民宿和相关业态建设。

       (二)加大扶持,融入“战队”。争取党委、政府层面将民宿业融入乡村振兴 “战队”,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完善各乡村旅游点、民宿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宿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成立民宿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民宿在发展中遇到土地、环保、消防、交通等瓶颈问题;争取成立镇街文旅办公室,统筹协调镇村包括民宿在内的乡村旅游业。继续举办河源市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大赛,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和热度,以乡村旅游点和乡村民宿为“引子”,加快推进农旅融合。

       (三)集群发展,品牌建设。针对河源民宿依然存在的零散、偏远、规模小的总体现状,围绕“中国万绿湖 世界中华龙”的河源新文旅品牌及“生态、温泉、恐龙、客家文化、红色”优质资源,以“河源民宿 乡愁画卷”为主题,以“打造粤港澳生态康养民宿度假目的地”为定位,将河源民宿打造2—3个民宿文化村,打造河源民宿IP和营销平台,进一步提高河源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乡村民宿品牌,推出一批产品建设好、服务质量好、市场评价好、带动作用好和示范意义好的民宿精品,包括精品乡村民宿、品牌企业和品牌带头人。

       (四)引进人才,提升品质。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让镇村干部懂民宿政策,让村民支持发展民宿,让民间资本看得上民宿,让民宿管家懂得营销民宿。借助相关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成功民宿主的言传身教,培养一批符合当下民宿和旅游市场需求的民宿专业人才,特别是管家人才。引导离退休干部、乡村本土能人、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回乡投资创办特色民宿,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规范民宿行业管理,提升民宿品质,推动民宿甲、乙、丙等级评定,将民宿业打造成我市一张靓丽旅游名片。

       (五)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整合现有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古驿道等资源,将河源乡村民宿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历史文化游径和风情小镇、茶旅小镇等内容之一,组织河源民宿专题推介活动,推荐优质精品民宿参加省内外旅游推介活动,开展“河源民宿”统一品牌策划,加强民宿新媒介平台宣传,进一步提高我市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将河源民宿业培育成河源文旅的重要新生业态。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市民宿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7月8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佰祥,338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