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12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09-13 10:23:26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C类)

                           河发改社会函〔2022296


关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12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何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第20220120号)收悉。经综合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医保局、市税务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河源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委、省政府赋予河源“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的战略定位,紧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河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区位交通等优势,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培育发展康养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康养产业全产业链,努力将河源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之都、康养胜地,推动我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聚力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一、强化顶层设计

我市印发了《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府〔201724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市发展改革局正在编制《河源市康养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谋划河源未来五年康养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布局,结合河源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康养产业优势资源与发展潜力,推动养老、旅游、医药、体育、食品等多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开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核心市场以及拓展周边省、市的市场,打造“全域生态康养胜地”“大湾区慢生活体验基地”,推动河源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卫生健康局制定了《河源市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稳步推进中医药康复能力提升工程。市民政局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通过招商引资,有效盘活国有闲置建筑资产,打造“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新型养老产业园,推进“医养结合”改革发展。

二、提高康养发展水平

(一)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河源市中医院二期内科大楼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和平县中医院新院、紫金县中医院二期工程项目投入使用,连平县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东源县中医院中医专科综合楼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可及性大为提升。紫金县、连平县、龙川县3县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100%乡镇卫生院、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建成6个县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依托县级中医院建设广东省中医药适宜技术视频网络平台外,每个基地最少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1次,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针类、刮痧、拔罐、穴位敷贴、中医推拿和敷熨熏浴类技术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医养服务日趋完善。2020年,全市医疗机构2009家,拥有床位数18643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6.57张。公立医疗机构1165家,其中医院26家,住院床位数7955张,占全市床位数的42.67%。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2.43、全科医师数4.01、注册护士数3.17。河源建有星光老年之家3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乡镇家庭服务中心3个、社区公共服务站112个、服务覆盖率64%。拥有社会福利院6间、敬老院94间、民办养老机构3间,建设农村颐养居18个、农村幸福院167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603个、覆盖率64%,养老机构床位6968张,现有护理工作人员404人,入住老人1241人。普惠型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支持社区居家和农村医养结合工作,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三)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连平县中医院积极创新,率先在中医院设立医养中心,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较好解决了连平县失能五保老人的护理和医疗问题。该院通过对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统一管理,提供医疗和专业护理的双照顾,做到吃、住、医疗、康复、保健、休闲融合为一体。该院以解决失能五保老人的医养结合模式得到了省卫健委的好评,并在2021年全省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发言。该院做法同时得到了南方卫视和河源日报的专题报道。2022年,我市将推广连平县中医院医养中心模式,争取在其他县区各选1家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医养中心,以全面解决全市失能五保老人的护理和医疗问题。

三、积极推动康养产业项目建设

根据《广东省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我市积极推动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大力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我市已依托森林、温泉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中医健康养生文旅项目和产品,成功引进一批如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水晶温泉度假区、东江源休闲观光中心项目、康泉十八国际生态旅游城、新伊源康养基地等一批知名品牌保健养生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康养服务硬能力。目前,巴伐利亚庄园、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康泉十八生态旅游城一期已建成开业,东江源休闲观光中心、康泉十八生态旅游城二期、响水国际旅游度假区、新伊源康养基地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一)强化医学教育。我市有两所培养医疗卫生类人才的中职学校(河源市卫生学校、东源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其中河源市卫生学校是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开设有中医康复技术、中医护理等9个专业,在校生5369人。其中护理和药剂专业被列为省重点建设专业,均列入“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名单。东源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护理专业,在校生1015人,东源卫校将在2022年秋季扩大招生规模,增设药剂和康复技术专业。两所学校将为我市康养服务行业输送大量适用性人才。

(二)推动科研教学工作。推进河源市中医院建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住院医师规培协同基地。每年开展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中医全科医生培训。推动建设市级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开展两批市名中医师承项目。

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加快发展“康养+医疗”产业。引进和培育专业健康体检机构。支持医院附属健康体检中心单独设立检查区,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推动医疗与大数据结合,探索建设第三方体外诊断中心、医疗大数据中心、健康查体中心、健康档案和信息采集中心、分子诊断信息中心、健康小屋等,打造智慧医疗示范社区,为亚健康人群提供全面专业化医疗检查检测服务。以巴伐利亚庄园为载体,建设健康养生院、深圳市中医药巴伐利亚分院等医疗保健项目。

(二)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依托丰富优质森林资源,打造森林疗养精品产业和高端业态。支持河源市野趣沟森林康养基地、和平弘顺森林康养基地、和平县古树森林康养基地、东源新溪森林康养基地等森林旅游地开发森林自然疗养、亚健康理疗、职业病康复、特定病种康养等服务项目。开展绿色种植、森林音乐治疗、森林瑜伽等森林康养活动,提供独立安静的氧疗体验,加强养生服务。发展温泉康养旅游,利用生态环境、自然风景优势,丰富温泉休闲产品,打造集休闲度假、康体保健、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温泉休闲度假目的地。沿温泉河道打造温泉风光游,开发温泉水漂流、温泉鱼吧、温泉桑拿等休闲项目,配备温泉游泳池、网球场、保龄球馆、桌球等体育娱乐设施,完善休闲保健产业链。

(三)创新发展“康养+互联网”产业。通过组织实施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引导数字化技术成果等在康养产业应用示范,大力培育发展智慧康养产业。促进健康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智慧健康创新平台、孵化器,培育一批服务于健康产业的信息技术企业。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养老等涉及全民健康服务的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并互联互通。重点发展远程医疗、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健康咨询、互联网+健康科普等智慧健康服务。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市发展康养产业的多重优势条件,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河源争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牢牢抓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全域全面融入“双区”建设,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等业态,加快推进幸福和谐美丽河源建设。

(一)挖掘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康养+合作模式,搭建产业融合平台,差异化发展运动医疗、康复疗养等新业态,开发森林度假疗养、田园休闲康养旅游、体育健身游等特色产品。

(二)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培养产业创新型人才。抓好产业人才培育和产业发展需求对接,积极引进中山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在河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快培养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医学、药学等领域的学习型、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

(三)搭建智慧康养平台。强化市域内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数据采集。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积极接入省内医疗卫生机构,横向联通同级卫生健康相关信息平台,纵向联通上下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区域相关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整合养老、医疗、康旅、健康教育与管理等多项康养产业线上服务功能,提供高端、便捷、智慧化的康养服务。

专此答复。


 


河源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