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市七届人大八次会议第2021007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11-26 10:36:11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河卫健案函〔2021〕36号

潘石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疗服务领域“互联网扫码+医疗”改革的建议》收悉,经商市财政局,现答复如下:

  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省卫健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局认真做好统筹规划,沟通协调,加快推进“互联网扫码+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一、加快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努力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用”。加快居民电子健康码的建设力度,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启动卫生健康码“一码通”工作,以居民电子健康码作为居民医疗健康服务的唯一标识,贯穿于居民全生命周期,一人一码,一次认证,全省通用。居民使用电子健康码可在区域内任一医疗卫生机构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检验、取药、支付、信息查询,实现一码通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支持电子健康码的应用。推广应用电子健康码,逐步替代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体诊疗卡。推进电子健康码与多种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脱卡就医。目前,在省健委规划的应对接的21家机构,已完成对接的有17家机构,占应对接数的80.95%。

  二、大力推进河源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一网联通”。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外网、专线网络、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完善业务专用网络,联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加快建设完善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接尽接,目标是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一网联通。目前已完成河源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项目的综合应用大屏显示系统建设工作,正在进行医疗卫生机构接口编写和数据上传工作;完成搭建智能协同门户,智能提醒服务功能;完成搭建运维管理平台,实现服务器管理、服务管理等监控,预计年底前可以初步建成并试运行。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后,将可以实现全市医疗机构间信息数据共享和整合利用,有力推动全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初步实现看病就医“互联网扫码+医疗”。大力开展智慧医院建设,优化再造医疗服务流程、推广自助服务、减少等待时间,市人民医院和全市90%的二级公立医院建成医院服务号,可以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智能预约挂号、导医分诊、预约检查、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取药配送、移动支付、诊间结算、床旁结算、诊疗信息推送、满意度评价等服务,实现看病就医“互联网扫码+医疗”。在新冠疫情期间市人民医院开通了线上义诊咨询服务,让患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在手机上实现三级甲等医院的高质量医疗服务,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前来就诊过程中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保护了医患双方的安全。市长安医院建成“互联网医院”;市人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和电子发票项目已经完成建设。目前,市直属三大医院上线的互联网+应用便民服务有:市人民医院实现服务号支持在线建卡、线上预约挂号(医保挂号报销及个帐支付)、缴费、住院押金缴纳、住院日清单查询、电子发票及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线上问诊等功能,医院支付宝小程序--支持在线建卡、线上预约挂号、缴费、住院押金缴纳、住院日清单查询、电子发票及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医院投放有自助报道机(分布在各诊区、放射科、内镜中心、门诊药房)、自助缴费一体、自助检验报告打印机、放射科自助检查胶片报告打印机等设备,处方单、检验检查申请单已经实现扫码付功能,利用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开展了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影像、心电)及远程医学教育等功能;市妇幼保健院实现微信公众号线上全预约挂号并同步窗口号源,线上挂号医保减免,线上缴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线上自助开单并缴费,病理、检验报告线上查询,AI(智能)导诊,有1台自助打印检验结果报告,六台综合自助机,可实现查询、预约挂号、医保减免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检验报告,无论线上线下患者,都可扫描处方或诊疗单上的二维码进行缴费,目前在产科门诊、妇科门诊各安装1台自助签到机,成熟后期陆续在各科安装或加装,已实现电子发票,可在微信上直接查看发票,并下载打印,8月份上线门诊特定病种、生育保险网上结算业务,病人从看病到缴费到保险报销提供一站式服务;市中医院实现了微信公众号网上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检查报告等功能,启用居民身份证关联门诊号、住院号为唯一标识号,基本做到线上、线下统一号源、缴费等,建成了市级远程医疗中心,可以上下打通跨地区、跨院诊疗,建有放射自助打印系统,市民可以自助打印胶片和报告单。挂号6元线上直报和核酸检测线上直缴功能正在开发,分别于11月上旬和下旬就可以投入使用;5、就医挂号报到机11月上旬上线;6、检查结果自助打印机准备年底上线。

  四、推进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实现远程“互联网+医疗”服务。扩大远程医疗平台覆盖范围,推动县级以上医院和医疗联合体逐步接入省远程医疗平台,并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延伸,基本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患者在任意一个远程医疗站点,都可以接受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实现远程“互联网+医疗”会诊。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积极推进远程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成功与省远程医疗平台对接,实现了与省平台内的84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29家)之间互联互通。开展镇村远程医疗建设项目,对全市97个乡镇卫生院完成了远程医疗平台的硬件安装和调试,通过卫健基卫线路实现与省平台互联。全市255家省定贫困村完成配备健康监测设备包,村医也可以通过设备包的平台实现远程医院的部分功能。2022年,市慢性病防治院、各县区卫健局、大部分县区妇幼保健院及县中医院、源城区社区服务中心市共29家机构,通过省的远程医疗扩面工程,同样实现了与省平台的互联互通。目前,市、县、镇三级医院利用省远程医疗平台加快远程医疗、医疗中心、专科联盟的信息化建设,利用远程医疗平台组织开展视频会议、线上会诊活动,实现各级医疗机构进行远程会诊、方案共享、救治指导,疫情防控期间更是可与国家、省、市防疫医疗救治中心上下联动。同时,市人民医院还成立了“河源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影像诊断中心”和“河源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心电诊断中心”,开展信息化相关应用。

  五、推动医疗机构积极部署5G基站建设。市人民医院与中国电信河源分公司合作在门诊部五楼综合会议室、二楼远程会诊室、门诊大厅、内科楼大厅、影像远程会诊中心等地方部署并开通了5G网络,全院全范围的5G基站也部署到位;市中医院、各县区人民医院也在积极部署5G基站;市妇幼保健院及其它县级医院正在和通讯运营商沟通协调,计划在今年底前完成5G网络全覆盖。

  六、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2019年,市财政对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安排投入地方政府债券2000万,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已投入600万元;对市级远程医疗中心项目在安排的2000万资金中解决经费450万元;对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定额及贴息补助2534万元;对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职业病防治院、市精卫中心、市中心血站及东埔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113万元;对源城区安排3600万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据《河源市人民政府 暨南大学合作共建深河人民医院协议》计划安排2.5亿元作为深河人民医院定额包干补助经费,用于深河人民医院人才储备及运营保障,2019年已安排2200万元,2020年预算安排6000万元。同时,不断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定完善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规范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运作,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下一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计划

  (一)加快建成河源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推动实现全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全面加快河源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争取年底前初步建成投入试运行。全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主要建设全市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全员人口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将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共享与交换、二级以上医院数据对接、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公卫系统对接等多方面的功能。在河源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成后,部署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系统全部接入该平台,实现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医疗健康信息的充分利用奠定坚定基础和提供前提。

  (二)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化资源的整合。由于医疗卫生信息化资源的整合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和已建信息化系统的处置等复杂问题,但是适当的整合更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和提升利用水平,也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建议采取分两步走,先易后难、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进行。统一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办规划发〔2018〕4号)和《关于印发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规划函〔2019〕87号)要求,对全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新建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求全面对标国家的建设标准,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也为以后的互联互通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展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整合工作,以县区医共体建设为契机,以县区为单位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信息化建设供应商,对比分散建设将可以大幅度减少资金投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层次,提升互联互通的能力水平。鼓励支持源城区在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和平县在医联体建设中,探索推进建设县区影像中心,实现患者在县区所有医疗机构拍摄的医学影像可以在信息化系统上保存上传,供各医疗机构随时调用,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全市推广,最终实现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市级统筹整合。

  (三)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应用水平。推进远程诊疗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病人的上送和下转的双向转诊,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到位。不断完善“互联网扫码+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市直三家医院预约挂号机制,不断提高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率和预约复诊率。探索推进影像中心建设。市人民医院进一步完善线上预约服务,近期将建设完成线上预约短信提醒平台(2021年11月上线)、线上自助报道功能(2021年11月上线)、加大自助缴费一体机的投放数量及完善自助服务功能(2022年第1季度完成),实现医院微信公众号医保移动支付功能(挂号支付已经实现,门慢门特2021年11月上旬上线,住院医保移动结算2022年第1季度上线),实现线上线下医保的一体化报销,减少患者的排队挂号及缴费的时长;上线门慢门特病种申请一站式系统(2021年11月中旬上线),减少病人来回跑、重复跑的情况,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市妇幼保健院计划将为临床科室的业务在微信上开展“直播”功能,以取直观的方式展示和宣传我院有关临床技术或服务或宣教,开展“互联网+护理”项目,通过互联网功能的支撑,向市民(主要市区内)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如产后延续性护理、哺乳指导护理、新生儿皮肤护理等等,计划开展“云胶片存储及报告查看”功能,让病人可在网上(手机)查看检查报告及查看胶片(图像)情况,推进“微信自助签到”功能的落实,让预约患者在一定范围内可在微信上自助签到。市中医院准备推进“一码通”融合服务,逐步解决医疗机构“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问题;实现健康码“一码通行”,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自助设备、APP和窗口服务多元化,切实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实际困难;优化智慧医疗服务流程,引导患者有序便捷就医;推动区域信息共享互认,着力解决患者看病“重复检查”问题等内容,完善“互联网+”医疗在线支付工作,努力解决患者多次排队缴费问题;落实“互联网+”支付政策,提供更加便利的在线医保结算服务等内容,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解决慢性病、常见病的在线诊疗,有效减少多跑、排队、接触等问题,加强药房配药的自动化和中药煎煮、配送服务,减少等候时间。

  (四)探索多种方式解决医疗卫生信息化资金缺口问题。资金问题是制约我们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难题,本级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医院自筹资金有限是我们面临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探讨几种方式进行解决。考虑采取医疗卫生信息化整合建设的方式。通过以县区或以市为单位进行整合建设,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议价能力,大幅度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考虑采取租赁方式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信息化存储的硬件设施建设和等级保护问题,要求高,投入资金量大,而目前四大运营商建设有规范并且高水平的政务服务云,如果采取租赁方式,将不用支付建设资金,由于大型国企批量建设,租用费用也会比较低。 考虑采取PPP模式开展信息化建设。考虑与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高的公司合作,采取PPP模式开展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将建设资金支付周期拉长,减轻每年资金支付额,通过政府每年投入一部分、各医疗机构支付一部分等方式解决每年资金支付额,既减轻了政府负担,也减轻了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资金负担。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河源市卫生健康局

2021年11月16日

  (联系人:宋朝阳 联系电话:338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