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市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河源市旅游局关于河源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80059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18-07-06 10:06:29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河旅函〔2018〕103号

 

李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局、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和平县、连平县、江东新区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一直注重对本地生态文化、客家文化、佗城文化、非遗文化、水文化、恐龙文化、养老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在旅游与其他产业人融合发展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效果显著。

(一)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独具河源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河源市旅游资源类型全、数量多、覆盖面广,其中以生态资源、恐龙遗迹、温泉资源、东江客家古邑文化及红色资源最为丰富独特。围绕独特资源,河源已建成对外开放的景区景点有39个,拥有3A级以上景区11家(其中4A级景区7家: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御临门温泉度假村、热龙温泉度假村、苏家围东江画廊景区、叶园温泉、客天下水晶温泉度假区、巴伐利亚庄园;3A级景区4家:霍山风景区、九连山原始森林度假村、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佗城景区),成功打造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五大特色旅游品牌。

一是借助当代市场理念对客家文化进行多样化、深层次开发包装,大力提升景区景点的客家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对客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出了一系列以客家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产品,比如佗城景区、林寨古村、苏家围、南园古村、万绿湖客家风情馆、兴隆民俗文化村、东源新港客家风情镇、紫金宗祠文化街和连平忠信花灯街等,在其它一些景区规划建设中也融入客家元素。如客天下水晶温泉、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大水井民宿等文化景区。

二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景点、推介生态旅游项目、营造优美生态环境、深度挖掘生态文化、创新生态旅游产品等措施,形成了以万绿湖、镜花缘、万绿谷、野趣沟、桂山、霍山、越王山、黄龙岩、九连山等为代表的万绿河源的生态文化品牌;

三是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温泉资源,开发了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水晶温泉、叶园温泉、康泉十八、热龙温泉、天上人间温泉、御临门温泉等温泉景区。此外,在建的东江源温泉旅游度假区、佗城温泉国际度假区等重点项目也建设有温泉养生项目,是名副其实的温泉之都

四是充分利用我市集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足迹化石的独特三位一体恐龙化石资源及丰富的恐龙文化资源,打造了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客天下水晶温泉等展示恐龙文化的旅游项目。

    五是充分利用我市作为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的红色资源优势,加大对红色革命文化遗址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修缮保护了紫金苏区革命遗址群、东源阮啸仙故居、龙川县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二)加强产业融合,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新业态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工业、商务互动融合,形成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养生健身、文化创意、科普教育、森林探险、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等多元产品。

一是推动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建设了一批如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客家文化公园、儿童公园、全民健身广场、文化广场等公园以及如沿江路江边、东江湾公园段、滨江大道江边、西环路一期、万绿湖大道、永和路、鳄湖绿道、客家文化公园绿道和七寨湖绿道等绿道休闲设施,通过亮化、美化打造了一条包含迎客大道、滨江大道、龟峰公园、珠河桥、一江两岸、永和路东、商业中心路段(越王大道路段、纬十二路、文昌路)、客家文化公园、永和路西、万绿湖大道全长约25公里的市旅游景观大道。

二是推动旅游与商贸融合。建成了太平古街、大同美食街、城南购物街等特色街区,开发了义乌小商城、坚基商业中心、万隆城等新建项目。此外,我市还是广东板栗之乡、客家黄酒之都、华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中国鹰嘴蜜桃之乡,约有100多种优质农产品在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销售。

三是推动旅游与农业融合。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我市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各类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产品加工、农家生活等,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的新型旅游体验,例如,源城区埔前镇福源果场、东源县骆湖柠檬庄园、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连平县上坪桃园、东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源果场休闲果园、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华源乡村农业旅游休闲中心、石坪顶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等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旅游名镇东源县新港镇、广东旅游名村东源县义合镇义合村、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等。

四是推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2013年来,我市启动完善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现已建成网站、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智慧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同时,智慧旅游企业建设不断完善。万绿湖景区、客天下水晶温泉、御临门温泉、巴伐利亚庄园、热龙温泉、翔丰国际酒店、万绿湖东方国际酒店、希尔顿酒店等已实现部分地区免费WIFI、网络购票等智慧化设施,基本上达到了智慧化旅游企业的要求。此外,我市积极开展智慧营销工作。与国际知名网络渠道和企业合作营销。与携程、淘宝、同程等网络平台合作,构建境内外网络营销平台及渠道体系。

五是推动旅游与工业融合。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融入旅游参观元素,让游客体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乐趣,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我市工业旅游发展较成熟的有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新丰江大坝旅游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生产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六是推动旅游与体育融合。陆续开发了一批如以万绿谷漂流、桂山漂流、九连山漂流、康泉十八国际生态旅游城、河源香车体育产业园为代表的体育旅游产品,积极举办户外徒步活动、万绿湖国际马拉松比赛等一系列体育旅游活动赛事。

(三)多形式、多渠道展示河源特色文化,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日益紧密

一是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展示客家文化。在景区建设、导游服务、酒店服务中处处展示客家山歌文化和服饰文化,在景区安排客家歌舞表演等;

二是弘扬东江客家美食文化。我市举办了多次客家美食嘉年华、河源十大美食评选等活动,在旅游宣传中将东江客家美食作为推介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我市客家饮食文化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了解和喜爱;

三是保护和弘扬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全市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工艺和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抢救保护四大工程,传承发展好我市花朝戏、忠信花灯、龙川杂技、香火龙等特色民俗,谋划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建设,通过非遗传习基地、文化旅游活动,让河源特色文化在广泛的传播中得以发扬光大;

四是打造客家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形成了源城龙舟节、龙川龙舟节、连平上坪桃花节、鹰嘴桃节、忠信花灯节、和平猕猴桃节、东源板栗节、捕鱼节等一系列农节事节庆活动;

五是开发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例如:以展示河源历史文化、民间传说、客家习俗为特色的大型歌舞史诗表演项目《河之源》剧目、巴伐利亚庄园的《家源》。

(四)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我市高度重视旅游精品线路,针对旅游产品类型,充分结合文化、生态、农业、林业、温泉等优势资源,打造了四条资源型精品线路包括亲水休闲线路、客家风情史迹线路、乡村休闲度假线路、温泉休闲线路;针对线路长短,打造了三条精品线路包括一天游线路、两天游精品线路、三天游精品线路。

(五)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推介了我市“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五大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近年来,我市不断改进促销手段和方式,加强整体形象宣传、精品组合宣传,重要媒体联动宣传、网络宣传、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宣传。

一是推介活动主动出击、广拓客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形式进行宣传推广,2017年组织各旅游企业积极参加了7场旅游博览会;赴西藏、江苏、湖南等省市举办了7场主题推介会,并走出国外,让河源走进意大利、德国、法国等;邀请福建、香港等客源地旅游企业到我市实地踩线2次。

二是形象宣传精准投放、持续深入。按照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旅游宣传营销原则,不断加大旅游宣传投入,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湖南、江西、厦门、潮汕地区等主要客源地进行重点宣传营销和广告投放,共计在20多家纸媒、30多家网络媒体、10多家电视等进行广告投放。

三是宣传平台不断完善、覆盖面广。2017年来,我局充分依托各大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力量,发挥万绿河源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和特点,迅速展现我市旅游市场动态等,一年来,万绿河源共发布各类活动信息950余条,粉丝达到3万多人,居全市微信公众号关注度第二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力推动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我市旅游竞争力

我市及源城区、东源县已被省旅游局列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我局将根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和工作导则,全力做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加强对源城区、东源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督导,在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多规合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整体营销、旅游数据和旅游扶贫等方面取得突破,确保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成效。

(二)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和现有景区升级改造,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竞争力

一是万绿生态旅游产业园为主战场,全力推动万绿湖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巴伐利亚庄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三个国家级项目的创建,推进巴伐利亚庄园二期、客天下水晶温泉、响水、春沐源、康泉十八等项目开发建设进度,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依托丰富独特的自然生态、恐龙遗址、客家民俗、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着力引进一批有品牌、有经验、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全市旅游开发建设;三是要以创A促进景区改造提升,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全面完善旅游景区景点硬件和软件设施,不断丰富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发挥客家文化、恐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优势,打造文化品牌产品,增加景区及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

把握旅游市场需求,抓好旅游新业态的开发,加强旅游与城镇化、农业、林业、文化、体育、交通、金融保险、工业、医疗、水利等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一条旅游公路,建设专业绿道(自行车道),将东江沿线十几个景区串点成线,沿线开发一批客家民俗游、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温泉养生游、红色文化游、恐龙史迹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打造旅游产业发展带和东江经济发展带;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和整合,以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以及省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推进旅游扶贫八小工程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明显、产业带动强、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加快推进城市文化旅游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创新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特色客栈、民宿、主题酒店与精品酒店等多元化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加强客家菜的挖掘包装,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餐饮品牌;加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引导旅游商品生产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快构建河源特色旅游商品体系;加强新型娱乐项目开发,重点推动表演型、参与型、康体型、科技型娱乐项目开发运营,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业;加快旅游大数据建设,进一步提升局主办的商务网运营能力,提高营销水平,引导旅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建设智慧旅游企业

(五)深入挖掘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培育一批新的文化旅游产品

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客家文化和恐龙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整理和改造这些资源,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进行必要的包装,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延伸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有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要以本土文化为依托,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具有纪念意义的特色旅游产品。

(六)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实施大旅游宣传战略,宣传、经信、报社、广播电视台、外事、商务、文化、群团组织、邮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整合旅游企业宣传资源,打好组合拳,全方位加强对我市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的宣传。运用旅游大数据,制定全域旅游整体营销方案,创新市场营销方式,打造节庆品牌,策划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加强与深莞惠3+2、粤港澳大湾区、客家千里文化旅游长廊、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两广城市及珠三角、周边省市的区旅合作,提升旅游联合营销水平。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市旅游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河源市旅游局

  20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