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仙湖无须问
茶香便是引路人
……
对于东源县上莞镇仙湖村来说
茶产业是一张
成色十足的“金名片”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仙湖村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山区富硒水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茶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不断做大做强富民茶、品牌茶,探索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之路。
挖掘新元素
茶品牌打出新王牌
上莞镇有500多年的
茶叶种植历史
有“曾氏仙湖茶”“醉德春茶叶”等
多个商标和品牌
2023年,上莞镇茶叶种植面积达2.84万亩。其中,核心区仙湖村茶叶种植总面积约1.68万亩,茶产量超过1000吨,产值超过3亿元,各项数据指标均刷新历史峰值。仙湖茶不仅成了广大茶友的养生品,也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尽管仙湖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价值,但总体来看,其销售市场仍主要局限在河源地区。”仙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云科说,相对于“名声在外”的紫金蝉茶,如何让仙湖茶香飘万里,实现更大的效益,仍是摆在茶农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上莞镇仙湖茶核心区土地硒平均含量为0.70毫克/千克,是国家富硒土壤标准的1.75倍。去年,在深圳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上莞镇组织专家对部分仙湖茶产品进行测评,发现其有较丰富的含硒氨基酸,经过对仙湖村及附近茶山土壤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该片区域属于天然富硒土壤区域,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省地质学会的认可。这成为仙湖茶新的标签,仙湖村的茶产业有了一张新王牌。
说干就干。今年7月30日,上莞镇“广东天然富硒土地”正式授牌,上莞镇成为我市首个获省级认定的天然富硒地块,也是广东省已认定地块中规模最大的茶产业为主的天然富硒地块,获认定面积2万余亩。
“广东天然富硒土地”的认证,让一直想走出河源、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仙湖茶有了最强“助攻”。
“我们将着力打好‘富硒’牌,赋予仙湖茶更多健康概念。”上莞镇人大主席周耀华表示,该镇拟将获认定的仙湖村、百坝村、李白村及苏杨村等4个行政村总计2万多亩茶山统一规划,加大技术培训,指导茶农加强茶山管理,按照有机标准种植,进一步规范、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强化茶叶形象设计,赋能仙湖茶新形象、新立意、新内涵,打响仙湖茶广东茗茶品牌,助力茶农增收致富。
茶文旅融合
一村带动镇域发展
金秋时节
晴空万里
仙湖茶园风景区内
蔚蓝的天空映照着万亩茶园
山上一圈圈的茶树翠绿欲滴
8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深圳工作多年的陈先生驱车来到这里,与三五好友烧炉泡茶,在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之地,享受惬意的闲适时光。次日清晨,一家人早早起床,登上观景台,在云山雾海中坐看日出东升,游览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茶园的风光美景。对于陈先生等人来说,这一段旅程,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解放。
近年来,文旅行业发展迅速,不少仙湖村村民也把目光放在了旅游产业上。然而,发展旅游空有好生态显然不够,游览、美食、住宿、娱乐等配套,才是旅游的吸引力所在。
鉴于此,上莞镇大力推动仙湖茶园风景区建设,以仙湖山美丽茶园为基础,积极打造景区牌坊、“太平洋”总部红色革命遗址、观景台、仙湖茶文化长廊、云上仙湖民宿、茶文化馆、登山栈道、望月亭等八大景点。成效已显:仙湖山荣获“中国大美茶山”称号,仙湖茶园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仙湖茶乡旅游精品路线成功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如今的仙湖茶园风景区,已经成为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茶园生态旅游精品景区,是人们休闲度假、避暑养生、茶旅研学的好去处。
“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整桌的‘富硒菜’,是夏日游玩和公司团建的理想选择。”云上仙湖民宿管家李嘉贤告诉记者,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仙湖茶品牌价值的进一步提升,依托于当地茶文化的民宿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以云上仙湖民宿为例,暑假的周末,经常是满房状态,许多珠三角的游客来这里欣赏美景、品尝美食、放松身心。
“我们借助深圳的帮扶资金,加快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同时,谋划打造特色主题民宿群,力争将仙湖茶园风景区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耀华表示,该镇正谋划以仙湖茶产业为核心,串联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等元素,辐射带动镇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