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2-17 09:10:19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绿色,正成为河源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绿色发展为方向,更有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力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建议,要通过持续开展造林绿化、不断壮大绿色产业、拓展森林旅游产业等,奋力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擦亮“绿色”名片、激活“绿色”动力,实现“绿富”双赢。

  图片

          擦亮生态名片持续开展绿化造林

    高质量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市政协委员赖明源建议,全市林业系统应紧紧围绕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等“六大行动”,全速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进一步擦亮河源生态名片,筑牢生态根基。

  “建议政府部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动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河源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黄春源表示,要积极倡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植树活动,引导开发企业建设绿地,加大力度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同时,要强化宣传引导,抓住“春绿”行动有利时机,营造植树造林的良好氛围,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生态。

  对于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市政协委员姚家芳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污水管网配套改造力度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升再生水资源生产能力。同时,对群众加强再生水资源宣传引导,提升市民节水意识,通过开展对企业、市民节水行为及合理利用再生水行为进行奖励等活动,有效提升市民对再生水及节水的正确认识,切实提升节水社会建设的实际效应。

  依托资源禀赋

  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林业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市油茶产业、茶产业及相关林下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

  “要在扩大油茶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市场主导、政府部门协调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推动油茶经营个体以‘油茶+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发展生产。”市人大代表邓永香建议政府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引导,不断推广良种苗木种植,加强油茶良种油茶苗木培育,推广适宜我市的油茶主栽品种、配置模式和栽培技术。

  市人大代表骆碧群建议,要加大对老茶林的改造力度,促进油茶一产产量提质增效。同时,加大油茶副产品的研发力度,对茶壳等原材料进行研发,提高油茶产品附加值。

  和平县上陵镇毛竹资源丰富,产业链成熟,未来可期、大有可为。市人大代表周剑锋建议政府能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立足本土,强化对毛竹生产企业的激励,完善产业链条,推动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河源发展茶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市人大代表张建中建议,要重新定义茶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积极整合资源,站在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去谋划河源茶产业;要完善茶叶加工体系,延长茶叶深加工链条。

  做“活”绿色文章

  拓展森林旅游产业

    近年来,随着乡村绿化美化的深入推进,我市涌现出东源船塘木棉花生态园、东源义合下屯格桑花海、和平青州樱花满园等“网红”旅游打卡点。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我市探路绿色发展、实现“绿富双赢的另一积极探索。

  市人大代表赖金凤建议,要聚焦乡村产业,选定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地标项目,推进旅游与养生、体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综合价值。

  “河源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要利用旅游资源,做活绿色文章。”市人大代表赖弥平建议盘活万绿湖及周边乡镇的资源,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投入,并结合生态、文化优势进行差异化建设和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市人大代表何艇建议,构建“大健康”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森林”“康养旅游+乡村”“康养旅游+运动”等产业融合发展链,让河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群众康养旅游首选地。

  近年来,紫金县倾力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以茶带旅、以文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发展。市人大代表曹锦旺建议政府部门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研学、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活动提供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