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府办〔2016〕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政府网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4〕57号)和省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4〕73号)等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精神,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重点,以构建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为目标,以满足群众政府信息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时、准确、回应、实用”的政府信息为标准,不断提升建网管网水平,为打造广东绿谷、万绿河源,建设美丽、幸福河源发挥应有、积极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一)发布及时。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要主动、依法、及时公开政府信息。第一时间更新网站中所有栏目内容;第一时间发布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决策等政府信息,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政府决策和政府行动。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政府网站阐明政策,解疑释惑。有条件的可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传播政府信息。
(二)内容准确。政府网站是政府机关宣传及群众办事的重要窗口,要避免出现文字、图片、数字等不准确现象,绝不出现严重错别字、虚假或伪造内容以及反动、暴力、色情等内容。维护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权威性、准确性、全面性和严肃性。
(三)回应积极。要有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反馈政民互动栏目,收到网民有价值、有意义的意见建议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意见,情况复杂的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无法处理的应及时解释或说明原因。
(四)栏目实用。除机构设置及职能、动态、要闻、规划计划、人事等基本信息,并按国家、省要求规范设置规定栏目外,栏目设置要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突出地区及行业重点,合理、实用设置栏目,及时归并或关闭没有内容保障的栏目。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信息内容建设协调机制。建立(县)区政府办公室和市直各部门办公室参加的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协调小组,统筹各网站信息资源,保障网站信息使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原则,办公室将各栏目分解给各职能部门,要求保障分解栏目信息内容的更新。建立政府网站信息员、联络员队伍,制定信息员、联络员职责及管理制度,负责信息内容收集、撰写、报送及联络等工作。建立信息内容奖励制度,开展优秀网站、优秀栏目、优秀信息员、优秀联络员评选活动。
(二)建立完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全市政府网站之间要加强协同联动,发挥网站集群效应。市政府发布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政策信息时,各级各部门网站应及时转载、链接。转载、链接力争在1小时内完成,不得滞后1个工作日。各级政府面向公众公开举办重要会议、新闻发布、经贸招商、旅游推介等重要活动时,应安排政府网站参与,积极做好活动信息的传播工作。加强政府网站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合作,增进政府网站同新闻网站的协同,及时准确将政府声音传递给公众,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信息的影响力。
(三)规范信息发布更新流程。各(县)区政府、市直各部门要制定政府网站信息发布更新的工作流程,确保信息发布规范化运行。职能部门要根据不同信息内容性质,分级分类选择发布途径和方式,把握好信息内容的基调、倾向、角度,突出重点,展示亮点,谨慎掌握敏感问题的分寸。要明确信息内容提供责任,严格采集、审核、报送、复制、传递等环节程序,做好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防止失泄密。按照政府网站信息内容的格式、发布方式和时限,做好原创性信息的编制和加工,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完整、准确、及时。要严格落实编辑把关责任,做好信息内容接收、筛选、加工、发布等工作,对时效性要求高的信息随时编辑上网。杜绝政治错误,防止内容差错、技术故障。
(四)建立政府网站动态监测和社会评价机制。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更新情况的动态监测,市信息中心负责对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内容更新情况进行监测,及时通报监测情况,对内容更新不及时的政府网站限期整改,对内容更新没有保障的栏目责成及时归并或关闭。完善专业机构、媒体、公众相结合的社会评价机制,对政府网站开展社会评价和监督,评价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公开。市政府办公室结合动态监测、社会评价发现的问题,对各级各部门网站信息内容建设进行督查。
(五)完善政府网站体系,优化布局结构。整合各级及市直部门政府网站资源,充分发挥市、县政府门户网站作用。县级政府、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可利用市县政府门户网站或上级部门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开设子站、栏目、频道并提供信息内容,编辑集成、技术安全、运维保障等由上级政府网站承担。
(六)鼓励外包服务模式。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力度,鼓励外包服务运营模式。对外包的业务和事项,严格审查服务单位的业务资质、服务能力、人员素质,核实管理制度、响应速度、应急预案,确保服务人员技术水平能够满足网站运行要求。外包服务应签订合作协议,划清自主运行和外包服务的关系,明确网站运行管理团队、技术运维团队、信息和服务保障团队的职责与关系,细化外包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要求,加强沟通交流、监督管理,确保人员到位、服务到位。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市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各级政府办公室、市直各部门办公室负责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垂直管理或以行业管理为主的部门,由其办公室负责管理本系统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
(二)人员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市直各部门要在人员、经费、设备等方面为政府网站提供有力保障。要明确具体负责协调推进政府网站内容建设的工作机构和专门人员,建设专业化、高素质网站运行管理队伍,保障网站健康运行。各级财政要把政府网站内容保障、绩效评估、运行维护等经费列入预算,并保证逐步有所增加。政府网站经费中要安排相应部分,用于信息采编、政策解读、互动交流、回应关切等工作,向聘用的信息员、联络员等支付劳动报酬或稿费。
(三)考核问责。按照《河源市政府网站考评办法》对全市政府网站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被考评对象负责人晋升、培训、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并结合实际进行奖惩。对考评结果为优秀的政府网站,给予相关单位和人员表扬,推广先进经验;对于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
(四)业务培训。各级政府、市直各部门要把知网、懂网、用网作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领导干部通过政府网站及时解读重大政策,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对政府网站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业务交流和研讨,不断提高政府网站工作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切实提高政府办网和管网水平。
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