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注定是不平凡日子,黄叔(化名)将一面“办利民之事,关爱民之心”字样的锦旗郑重地赠予社工站,表达了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认可。
思绪被拉回到2023年5月的一天,黄叔走进仙塘镇便民服务中心,来到民政窗口,身躯佝偻,满脸疲惫,小心翼翼问道:“听人说,家里有人得重病,民政有救助,请问是有相关的政策吗?”我们热情接待了黄叔,详细地询问了黄叔的家庭情况。原来,黄叔今年57岁,长期在家照顾妻子。妻子患恶性肿瘤,需要不定期住院化疗,儿子无固定工作,儿媳进厂打工收入不高,孙子在读幼儿园。一个女儿已嫁外地,在外务工,较少回家。
我们查看了黄叔带来的住院治疗发票和特殊门诊发票,结合黄叔的家庭情况,初步评估核算,黄叔家符合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家庭条件,黄叔的妻子可申请单人低保,既可提升妻子后续化疗费用报销比例,亦可缓解家庭目前的经济困境。在纳入民政救助对象后可继续为黄叔的妻子申请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黄叔听了我们的政策讲解后,频频点头表示理解,同时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他激动地说:“原来不仅有救助,还可以申请低保,民政政策不仅可以救助我这个困难的家庭,还可以保障我们的基本生活,真的太好了!”次日,我们按照申请低保边缘家庭和单人低保的工作流程,对黄叔家进行核查,让黄叔准备相关资料,对家庭状况进行信息化核对。
很快协助黄叔申请低保边缘家庭和妻子的单人低保。接着我们电话通知他:“黄叔,您先到东源县民政局打低保证和低边证,再拿阿姨的住院和特殊门诊发票、住院记录和疾病诊断记录来仙塘镇便民服务中心民政窗口,还是找我们,我们给阿姨申请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千万要带齐资料,您住的比较偏远,来一趟办事不容易,您给我重复一下,要带什么资料……”这一次,黄叔是带着笑容而来:“真是感谢你们啊,现在我老婆住院花费比以前少了很多,减轻了家庭负担,起码有希望了。”我们按照程序收取相关资料,并与黄叔沟通:“患重病的家庭不容易,您长期照顾阿姨更不容易,要对生活有信心,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您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心态要好,这样阿姨也会被您感染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好的。”
由于黄叔的妻子经常要去医院化疗,我们也常提醒黄叔,要将住院的相关资料保管好,达到一定的自费金额要及时到窗口申请临时救助。2024年底,我们查看黄叔家的服务记录,发现黄叔家有将近半年没到窗口办理救助业务,便打电话联系黄叔:“黄叔,最近阿姨身体还好吗?”黄叔回答道:“还是一样,常去医院化疗,现在她报销比例挺大的,治疗有了保障。”我们再问:“常去医院化疗,那肯定会产生医疗费用,怎么您近半年都没来窗口办理临时啊?”他愣了一下:“我还真忘了,都不知道有半年了。多谢提醒,我这两天抽空去窗口办理。”黄叔在填写好临时救助申请表后,不停说着:“幸好你们打电话来提醒我,不然这些医疗费用就无法申请救助了,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现在我们国家啊,是越来越好了。”
2025年,也是5月,黄叔的妻子离世了。黄叔来到仙塘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领取一次性死亡待遇。我们了解到情况后,对黄叔进行安慰和情绪疏导,并询问火化地点,看看是否符合异地火化救助政策。在沟通中,了解到阿姨在离世前,多次住院,自费金额很高,黄叔不知道死亡人员还能申请临时救助。黄叔口述自费金额很高但这次没有带相关的单据,我们通过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查询到在2025年3月到5月期间,住院及特定门诊发票自费金额有一万多元。我们将情况反馈给县民政局,最后同时为其办理了异地火化和临时救助业务。没多久,黄叔的女儿电话咨询,因公司请丧假需要亲属证明,问我们这边能不能开亲属证明。其本人在外地,目前不在河源,于是我们帮其联系村委帮忙开证明,并将扫描件发给她,帮助其顺利请到丧假。
我们只是尽心尽责做了分内事,黄叔却记挂在心上,将锦旗和家里摘的龙眼一起送到窗口,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黄叔笑着对我们说:“非常感谢你们长期对我家的关心和帮助,你们值得!”
我们回头查看工作记录,2023年5月16日起至2025年5月6日,社工站尽心尽力地协助黄叔家庭办理相关事务,不仅申请了农村单人低保、低保边缘家庭、医疗救助、异地火化等6项政策支持,还提供了多达25次的跟进服务。作为窗口工作人员,不管群众来办理哪个业务,都要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耐心地倾听群众的心声,主动为群众服务。作为“双百”社工,要积极宣传和落实民政政策,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接下来我们会将这份认可化作动力,在工作中继续秉持初心,再接再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做好党和政府的好帮手,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