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2025年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暑假活动启动仪式在河源高级中学举行,这标志着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暑期科普教育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学子们带来充满知识与乐趣的假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河源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骆锐亮等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杨利华要求,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一要深耕课程体系,强化育人实效,成为 “学生身边的科普课堂”。 要紧扣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河源本地特色,研发更多具有系统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地方性的“馆本课程”,同时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科普教师团队和志愿者队伍。此外,河源高级中学是我市首个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教育集团,该馆建立在河源高级中学校内,为“馆校融合”机制的建立提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河源高级中学及其成员校要依托教育集团建设,推动科普教育馆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二要推动均衡发展,照亮每个梦想,成为 “普惠共享的科技灯塔”。要积极探索“流动科普教育馆”下乡、线上科普资源库共享等模式,将优质科普资源送到乡镇农村学校,尤其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想方设法开辟专属关爱通道,真正实现科普教育的公平与普惠。三要拥抱前沿科技,激发创造潜能,成为 “创新孵化的梦想工场”。 要紧密跟踪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前沿,及时更新展陈内容和活动项目,提供更多开放式的创客空间、项目式学习平台。要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努力将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打造成为河源未来小小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的“摇篮”和“起跑线”。
据悉,今年暑假,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以及河源高级中学的精心筹备下,重磅推出暑期科普教育系列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68门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程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益科普课程、讲座,既有基础科学的趣味探索,也有前沿科技的启蒙体验,旨在让学生暑假期间走出家门、走进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据了解,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建立在河源高级中学校内,于2022年6月1日开馆试运营。馆内设置“观摩展示区”“交流互动区”等功能性区域,以我市地域特色和人工智能为两条主线,借助多媒体互动与动手体验,融入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课本知识原理到各展区中,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