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 > 就业创业信息公开 > 就业创业工作动态
河源鼓励青年到基层创业就业,共筑乡村振兴梦
发布日期:2023-09-06 09:18:16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在决定奔赴‘三支一扶’工作之前,我曾经犹豫过,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是选择国企还是到基层。”今年大学毕业的李慧怡最终选择加入到河源“三支一扶”的队伍,目前被派遣到源城区源西街道办就职。

  近年来,我市多部门合力,多措并举,通过各种鼓励、扶持政策,引导广大青年毕业生走向基层、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参与“三支一扶”、乡村振兴等项目中,加入到乡镇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在广阔的乡村和基层岗位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扎根下来,施展智慧与才华,为我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多措并举引人才青春力量下基层


  今年7月,我市新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陆续到岗,实际到岗的253名青年被派遣到我市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他们将在各基层岗位服务满2年。

  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我市培养基层青年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通过“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基层急需人才招聘、“广东省兜底民生服务工作双百工程”招募等方式,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扎根乡镇基层,不断丰富乡村人才结构,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9月,我市为在岗的430名“三支一扶”人员购买了商业保险。去年12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发放具有综合金融与增值服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专属银行卡,为“三支一扶”大学生更好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提供暖心金融和人身安全保障,切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


7月,我市召开2023年“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动员大会,并向今年我市新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授旗。


政策引导促就业投身基层展才华


  “相比于在大都市工作、生活的压力大,我觉得家乡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也会很大。”5年前,应届毕业生曹依珊放弃了广州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和平县,成为一名“三支一扶”人员。5年里,她完成了“三支一扶”的任务,成功考取了当地公务员,目前仍坚守在基层一线。

  据了解,我市相继出台了与基层服务人员相关的优惠政策,如期满加分、特设岗位、直接聘用等。近3年来,我市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共453人,其中考取事业单位或被直接聘用的共287人、占63.4%;考取公务员的共46人、占10.1%;由服务单位返聘留用的共86人、占19%;推荐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共34人、占7.5%。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他鼓励广大青年要牢记时代赋予的任务,把握青年发展成长的机遇,积极到我市农村基层工作,将现代经济理论知识带到农村,带领广大农民用现代经济思维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在基层一线坚守了5年的曹依珊已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图为曹依珊到村民家探访。


扎根基层平台广历练自我圆梦想


  “只有亲身实践,扎根基层,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民群众的问题和困难所在,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慧怡入职源城区源西街道办已1个多月,在此期间她学习并参与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参与筹备“百千万工程”大擂台活动。

  实践证明,“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中历练,既能发挥聪明才智,也在这个平台中磨砺自己、成长成才。随着我市“三支一扶”人员队伍力量进一步壮大,学历、素质明显提高,这些青春力量切实为我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乡村是我们的战场,也是我们的家园。”今年毕业于广州大学的新一批“三支一扶”派遣人员钟道安表示,在接下来的基层工作中,他将牢记使命,不断学习和成长,为基层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成就事业与梦想。


供稿人:高瑜曼

校对责任人:欧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