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市代表队展现了出色的数学能力和学科素养,共斩获了7个全国奖项,9位学生获奖。
据悉,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建模教育中心主办的第五届高中数学建模(应用)能力展示活动,是我国目前高中阶段规模最大、最权威的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本届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历时8个月,共吸引了全国18个地区的近4万名学生参与,有近300名师生前往北京参加决赛,进行最高奖项的角逐。
经过严格评审,我市龙川县实验中学、河源中学、紫金中学3支队伍从全国2600余支建模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龙川县实验中学袁浩林、邹鑫豪、钟千秋(指导教师:魏婷)的《广东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预测》获决赛数学建模论文全国一等奖。该奖项全国仅44支队伍获得,广东省共14支队伍上榜,我市获奖数量在粤东西北地区位居第一。河源中学杨鹏霖、李铭、张晨(指导教师:魏利华)的《足球守门机器人综合参数设计的预测问题》和紫金中学张文慧、张宇菲、许锴雄(指导教师:徐伟涛)的《数学角度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影响因素分析》均获全国论文二等奖(全国共139支队伍获此奖项),我市二等奖获奖数在粤东西北地区排名第二。钟千秋和张宇菲同学更是凭借出色表现,同时荣获全国建模能力测试三等奖和全国综合奖三等奖。
本次是我市第一次组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建模比赛。我市教师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专业素养,精心策划并开展了涵盖了数学建模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技巧以及前沿研究动态等一系列专题培训,为学生的优异表现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选题阶段,教师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引导学生从众多复杂问题中筛选出既有挑战性又贴近实际的课题,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们更是全程把关,从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到论文结构的搭建、语言表达的规范,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作品,使其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高中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平台。2024年,我市已成功举办河源市第一届普通高中数学建模比赛及相关培训活动。目前,第二届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校师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为广大学子搭建了施展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广阔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数学建模教育改革,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