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川县丰稔镇绿誉农业油茶种植基地,只见油茶树漫山遍野,日渐圆润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待到霜降节气,将迎来丰收采摘。
油茶,原产于中国,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种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用油茶成熟种子压榨的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品质胜过西方的橄榄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2016年,油茶被列为国家大宗油料作物,担负起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使命。
近年来,河源抓住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契机,把油茶作为全市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充分发挥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激活资源禀赋,联动多方施策,力争在油茶产业政策、融资、质量、科技、品牌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约98.9万亩,占全省油茶种植总面积的三成以上,居全省第一,年产值超30亿元,“小小油茶果”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和平县南粤福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茶油生产自动化车间
紧抓发展契机
强化政策引领
油茶产业发展一直备受重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木本油料发展,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落实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要达到900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
广东是我国油茶核心发展区之一,油茶产业链在全国稳居第一方阵。《广东省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明确,到2025年,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360万亩,茶油产能达8万吨。
河源是广东省最大的油茶产区、重点发展区。近年来,我市出台《河源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行动计划(2021-2025年)》《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河源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油茶新造和低改等工作。此外,我市还出台《深入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十六条政策措施》,从林权改革、社会参与、产业发展、配套保障等四大方面问题着手,提出16个方面改进措施,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加快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激活资源禀赋
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
河源是油茶重要分布区和理想生长地,野生油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群落结构完整,拥有15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
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占全省油茶种植总面积的三成以上,居全省第一,现有龙川、和平、东源3个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三县种植面积之和占全市90%以上,龙川县、和平县被授予广东省油茶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近年来,我市油茶产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截至今年7月,全市油茶种植主体22363家。其中,油茶企业339家、专业合作社303个、农户21721户;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企业7家,千亩以上企业28家。种植主要品种为本地白花小果、岑软、赣无、高州油茶等系列。
河源油茶产业体系业已初步形成。截至7月共有油茶加工企业44家,其中日产油量5000斤以上的企业9家,精加工企业6家,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油茶种植、加工及延伸产品体系。
在油茶产业品牌建设方面,全市现有“龙川山茶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以及“绿优原生”“上山打油”等33个知名茶油品牌,其中“绿油”“云度”茶油品牌被评为广东省十大茶油,正在培育“万绿河源山茶油”区域公用品牌。
强化平台支撑
油茶产业园建设有力推进
去年,财政部公示了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名单,我市组织申报的广东省河源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在全国竞争性立项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六名的成绩成功入围。这是广东省唯一入围的项目,获得中央奖补资金4亿元。
河源油茶产业为何如此受重视?这得益于当前河源本身对油茶产业的推动和蓬勃发展的产业现状。
在油茶产业园方面,我市共获批创建了2个油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2亿元。其中,龙川县油茶产业园于2018年获批创建,已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2021年7月已通过省级核查验收。该产业园建设范围涵盖5个镇,园区内油茶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油茶籽年总产量9100吨,年产茶油达2300吨,主导产业年综合产值8.02亿元。广东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河源市)于2021年获批创建,正在建设中,已投入资金5.2亿元,建设范围涵盖和平县、东源县、龙川县等3个县,涉及26个镇。园区内油茶种植规模达51万亩,油茶籽年总产量4.98万吨,年产茶油达1.22万吨,是全市油茶产业的核心聚集区,主导产业年综合产值19.36亿元,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