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性改革,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聚焦政策落实抓服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助力工业企业加快恢复生产,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我市完成工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1.0%,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个百分点,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一、工业经济基本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制造业提供强力支撑。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6.66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排在全省第12位;完成销售产值753.93亿元,同比增长2.9%;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3.5%,逐步形成产品库存不断消化,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生产新格局。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增加值163.13亿元,占全市比重近九成,同比增长8.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制造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作用更加凸显。
(二)行业增长面近六成,重点行业拉动明显。上半年,在统的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近六成,重点行业表现突出,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7.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4.3%,这3个重点行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合计达83.4%,是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三)小微企业持续回升,民营企业增势较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小微企业共540户,增加值同比增长7.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共505户,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增势喜人,为全市工业企业生产发展注入活力。
(四)产品产量增长面近八成、产销衔接顺畅。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在统的13种重点产品中,有10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正增长,增长面近八成。其中,粗钢同比增长68.2%;塑料制品同比增长35.5%;陶质砖同比增长24.8%;钢材同比增长24.8%;人造板同比增长22.4%;服装同比增长14.9%;模具同比增长12.6%;化学原料同比增长7.6%;皮革鞋靴同比增长5.0%;软饮料同比增长0.3%。
(五)先进制造业领跑,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2.67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为55.0%,比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化工产业同比增长36.4%;新材料制造业同比增长29.0%;先进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8.1%;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2.8%。
二、当前工业经济需关注的短板
(一)新增企业推动作用较小。上半年,我市共有14家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0.4%,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速0.4个百分点,推动作用较小。从县区新增规模企业数量看:高新区8家,江东新区4家,源城2家,其余县区均无新增规模企业。
(二)停产企业较多。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停产企业达39家,停产面高达5.9%。从分县区看:紫金县停产企业13家,东源县停产企业7家,源城区和连平县停产企业各6家,和平县停产企业4家,高新区停产企业2家,龙川县停产企业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不少,比如:力友通讯、金杰环保建材、宝齐科技、得利时计钟表、珠江矿业、华丰钢铁、泥竹塘铁矿、恒基建材、合隆制衣、粤东钢铁、乐源智能、和兴水泥等。
(三)高端产业支撑不足。长期以来,我市工业主要特点是:产业结构偏重、产品附加值不高。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90.7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6%,与深圳(86%)等发达城市的差距较大。在高端装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等领域仍依赖进口,大型成套终端装备制造能力薄弱。对于国家纳入“三新”统计的14种新产品:轨道交通、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业机器人、3D打印、稀土磁性材料、石墨烯、新能源汽车、动车组、光纤光缆、太阳能电池、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集成电路等涉足不广。
(四)资金短缺制约企业发展。一方面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受内需不振,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库存上升、应收账款增加,导致企业营业收入下降,生产成本上升,资金运转受影响。另一方面制造业是一个相对重资产的行业,固定支出项目较多,停工期间人员工资、金融机构利息、各项税费和电费等需按时支付,加上库存增加,回款金额减少,企业面临较大的到期还款压力。
三、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项目投资和建设力度。项目为王,我市要坚持狠抓大项目好项目,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各地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引进一批产业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大在建项目建设力度,对已建立的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工作台账加强管理,及时更新重点项目工作台帐,完善项目信息,掌握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问题解决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实施的问题。对于已开工的项目,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督促尽早开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二)大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一要鼓励支持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实施老旧设备更新换代,推动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转型升级,积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扶持力度;二要高标准规划我市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工厂创建工作;三要着力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企业创新体系,鼓励发展“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业态,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三)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目前,市场格局出现缝隙,为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政企联动,抢抓机遇。一是深入调研,抢占先机。应主动作为,积极调研下半年的工业品市场,发掘市场需求与供应缺口,加快政企联动,协助相关企业快速进入市场。二是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优秀的品质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条件,通过创新补贴、帮助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发产品等形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使企业和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三是加大本地企业扶持,强化产业链发展。跨区域产业链在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要鼓励企业采购本地企业上下游产品配套,做强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
(四)助外贸企业纾困解难。从推动企业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支持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措施,帮助广大外贸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具体来看,一是继续加大减税降费落实力度,降低外贸企业成本;二是“引进来”,加大线上办展和境外参展的力度,为外贸企业提供平台,让国外的企业通过平台的产品展示能了解到相关产品,从而推动产品市场化,扩大产品需求,拓宽企业抢订单保订单的渠道;三是“走出去”,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展示商品,吸引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