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2024年8月28日 河源“民声热线”和平专场
日期:2024-09-12 09:47:27   来源:本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2024828日河源“民声热线”和平专场

上线领导名单

和平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李世锋   

和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罗新权   

和平县教育局局长 张福纯   

和平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 王庆练   

和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杨国彦   

和平县民政局局长 吴小迪   

上线提纲

一、在发展过程中,和平县如何提升城乡文体设施的服务质量,确保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文化体育服务,增强幸福感、获得感?

答:近年来,和平县始终把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文体事业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文体设施建设、丰富文体活动供给,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文体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城乡一体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和平县坚持科学规划、城乡一体,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县有馆、镇有站、村有室”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县建成有3个馆,其中县图书馆今年复核为国家一级馆,县文化馆为国家二级馆,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馆;建成文化站17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45个,提供图书借阅、文物展览、文化展演等服务项目,丰富新型文化空间的有效供给,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同时在县博物馆、文化馆分别设立1个非遗文创体验馆和展销店,所有场馆均免费对外开放。在县城的龙湖公园和滨河公园新建两个“粤书吧”知行书屋,让群众更好享受到平等开放、就近便捷的服务,成为了县城的新亮点。

(二)、引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从“有”到“优”

和平县以“全民健身”为引领,充分盘活场地资源,健全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夯实群众健身基础。按照“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配套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所,并结合住宅小区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篮球场、儿童活动设施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日常运动场所。全县17个镇、248个行政村(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已实现全覆盖。建设标准公共体育场(北楼岗体育场)1个,建成县体育馆1个、福和文体广场1个,篮球场657座、乒乓球场地155座、羽毛球场155座、足球场21座,配备健身路径器材106套、健身步道26条,全县体育场地总数达到1313个。特别是灯光球场于去年8月经改造升级后正式投入使用,配备7人制足球场1座、篮球场2座、气排球场1座、室内门球场1座,惠及老城区50%以上的人口,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健身活动场地。目前,全县体育场地面积共12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54平方米,已超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6平方米标准,满足了群众“健身就在家门口”的需求。

(三)、紧扣群众需求,文体活动多元丰富

和平县坚持需求导向、多元参与,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惠民活动方面,今年来,已开展戏曲进校园、文化专题讲座、公益培训、阅读推广活动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超390场,参加群众超26万人次。举办和平县2024年青年夜校、“与古为新”首期书法临摹与创作等各类公益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超900人次;举办各类讲座10场,内容涉及亲子教育、良好家风,艺术普及、语言艺术等,参加群众300人次;开展2024年和平县文化馆非遗实物展、和平县中小学师生绘画大赛作品展等线下展览活动4期,参观人次达4500人。通过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利民项目,更好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体育健身活动方面,着重突出“全域全民”重点,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将赛事活动不断下沉,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今年来,在17个镇举办华丰金湾杯活动共36场次,其中小组赛28场,半决赛8场;策划并开展了广场舞活动、乒乓球邀请赛、太极拳展演等“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青少年参与,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形成了全社会关注体育、崇尚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在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方面,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和平县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

答:和平县在重点群体就业方面,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就业创业,一是积极组织搭建供需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如“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今年以来,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场,发布招聘岗位10534个,含高校毕业生岗位273个。二是加大事业单位岗位招聘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省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和医疗卫生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工作。今年以来,招聘人数共100人,其中综合类事业单位19人,卫生系统81人。三是积极开展“三支一扶”招募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输送优秀的青年后备人才。今年以来,已完成“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共招募39名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四是积极推动职业指导下基层。为进一步加强和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进园区、走企业、下基层、促就业”专项活动,举行了20场职业指导活动。五是加强引导帮扶困难群体。持续组织实施困难毕业生就业结对帮扶,将困难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实施“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对有就业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截至目前,已对281名困难毕业生做到100%联系、100%服务,就业率达86%。六是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多措并举将就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政策补贴信息推送及宣传,广泛运用各种媒介,发出公开信,集中推介公共就业服务相关内容,持续更新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截至目前,向各类特殊困难就业群体推送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共21732人,其中高校毕业生6090人。

下来,和平县将继续搭建好就业供需平台,加大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持续组织实施困难毕业生就业结对帮扶,全方位促进重点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升工作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请问和平县在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升工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和平县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升的工作部署,坚持“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原则,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优化调整乡村学校布局,盘活存量教师资源、推动优质学位共享,全县上下凝聚共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不断减少,从2019年的156个减少到现在的86个,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和平县规划有序撤并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农村小规模学校规划布局,计划用三年时间撤并小规模学校,争取86所小规模学校全部完成撤并。具体做法是:一是科学优化布局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布局调整方案,原则上每个乡镇保留1所中心小学、1所初中、1所中心幼儿园。较大的乡镇可以设置2-3所小学,符合省办学标准的教学点分步恢复为完全小学;二是加快优化提升进展。按照《和平县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升工作方案》要求,今年秋季全面优化提升学生数2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共54所。通过镇、村、校三方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已确定优化提升的小规模学校有47所,还有7所尚在推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学校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办学条件。近三年,我县改扩建中小学校13所,增加学位1440个,寄宿生床位1600个。目前全县各镇均建有寄宿制学校,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共有18所,寄宿学生人数5256人,学校现有学生床位6510个,有剩余床位1254个;四是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农村学校教师参与县级大教研及城乡共同体教研等活动,科学安排名教师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送教、支教和帮教活动。同时通过组建涉及义务教育的5个教育集团,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优势互补,促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升级和优化。五是着力提高师资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落实“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新机制,及时补充乡村教师,满足乡村学校教师需求。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教师流动激励机制,完善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制度,突出差别化补助政策,分类分档进行补助,重点向艰苦边远地区倾斜,确保乡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四、和平县在为企业、群众办事服务方面,是如何化解“办证难”问题的?

答:和平县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设施设备、提升办事服务效率。县政务服务中心设有咨询、综合服务、企业开办、一窗通办窗口,同时设有取号导办区、填表区、自助区、休息区、后台分类审批区等,全面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窗运行模式,实现一窗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此外,我县积极推进“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经营许可审批改革,坚持做好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等工作。

为化解企业、群众“办证难”问题,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通办”、“一窗通取”服务模式,聚焦缩短办证时限、优化办证流程,为企业及群众办证提供便利。一方面,落实企业设立登记“一天办结”改革要求,要求企业设立登记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参保和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登记等事项并行审批办理并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间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另一方面,为优化办证流程,我县不断推进政务服务证照邮递服务,与和平邮政分公司签署物流合同,提供“足不出户、轻松领证,政务服务证照免费邮政速递”高效的便民服务,真正实现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多措并举化解企业、群众“证难办”问题。

一审:郭梅森  二审:张文裕  三审:黄世翻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x 关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