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2022年10月12日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上线
日期:2022-10-24 15:08:59   来源:本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20221012日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上线

上线领导名单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琳     

发展规划科科长叶柱耀    

农机化科负责人吴平    

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鹏飞  

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黄晓东  

生态修复科四级主任科员何冠儒  

市农业农村局上线提纲

一、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保障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市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答:2022年我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当前,我市晚稻大部分已进入灌浆乳熟期,晚稻肥水管理到位、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总体长势良好。10月下旬陆续进入收割期,秋粮丰收在望。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方面,我们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党政同责,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我局各级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坚决维护粮食安全大局。围绕粮食安全稳生产、稳面积、稳产量,出台系列文件统一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强化督查指导,严格落实面积产量指标,全力扎牢“米袋子”。

二是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农田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我市今年8.5万亩共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正在有序推进,目前进入项目财政评审阶段,计划在10月份秋收后全面进场施工。持续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出台硬招实招、强化督导检查等方式基本完成成果巩固,支持撂荒耕地水利、道路等设施建设,改善撂荒耕地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再次撂荒。强化技术指导。在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组织市、县农技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指导基层和广大农民落实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加快推进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确保虫口夺粮促丰收。

三是加大财政资金及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助力粮食生产提档升级。创建粮食产业园。我市已获批创建龙川县、东源县、和平县3个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极大提高了我市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补齐了粮食烘干短板,促进全市粮食生产规模化。持续践行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提供生产性保障。特别是在今年“龙舟水”降雨期间,我局提前部署了灾后落实农业保险赔付工作,有效提高了保险赔付效率,截至930日,全市粮食承保160.82万亩,其中水稻承保160.48万亩,共理赔5.31万亩、22281户次、1882.51万元。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银行业为粮食生产提供信贷资金,惠及农企、农户172家(有贷款余额的户数)。同时创设新增金融产品,推出撂荒地复耕复种贷、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水稻完全成本保险、高标准农田IDI保险等,解决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本高、高标准农田工程有人管无人修等难题。

四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健全基础植保防控体系。组织市、县植保部门强化病虫监测预警,认真抓好水稻重大病虫害尤其是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布45期病虫情报,指导农户用药时间和用药技术,确保病虫害预防及时、防控到位。

二、今年8月份,我们河源出台了《河源市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我们客家预制菜加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当前,我们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答: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把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围绕预制菜产业发展扩规模、抓提升、提效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培育预制菜关联(含净菜)加工企业40家,初步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发展,整体推进”的产业格局,预制菜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市加速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新支点。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的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河源市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成立预制菜产业发展专班,定期进行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调度,接连召开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建立预制菜产业联盟,谋划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分析研判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形势机遇,坚持科学施策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累计培育乡土专家(含预制菜)387人,一批预制菜龙头企业正落户我市。

二是培育示范企业。以构建预制菜产业发展体系为重点,结合生猪、油茶、茶叶、蔬菜、水果、水产、南药、丝苗米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行动,推动八大优势产业与预制菜产业发展有序衔接,推动生产一批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制菜产品,有力带动一产向二三产延伸,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支持预制菜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集聚发展带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步伐加快迈进。目前,全市培育了饭饭得、百家鲜、东野吉田等领跑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一批示范企业,打造了以客家盆菜、速食拌粉、客家汤料包组合、五指毛桃鸡、腐竹等为代表的客家预制菜产品。

三是推动产销对接。牵头举办“客家预制菜产业发展论坛”,组织开展“预制美食寻访活动”“最具潜力客家预制菜评选活动”等宣传活动,进行《客家菜还能这么吃》等河源预制菜系列报道,借助新农人协会,电商助农模式,全力推广河源客家预制菜,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强化农批、农超对接,谋划设立预制菜展示展销中心,实现预制菜产品与市场有效衔接,实现产销两旺。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预制菜线上线下销售总额2.9亿元

三、近年来,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硕果累累,为我市乡村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我市将如何继续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集聚效应,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答: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新增创建源城区蔬菜产业园(扩容提质)、东源县丝苗米产业园、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园、龙川县整县推进实施“一镇一园”全覆盖试点等4个特色产业园,目前全市累计达到18个,数量居全省前列,“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我们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工作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成立河源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县区政府工作责任制。特别是针对广东河源市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今年8月份成立了河源市油茶发展工作专班,并推动东源、和平、龙川、连平县政府,市灯塔盆地农高区管委会和示范区范围内的20个乡镇分别成立了由县区、乡镇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县、镇级专班,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实行月进度通报机制。今年6月份印发了《关于实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月进度通报机制的通知》,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加强形势研判,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确保产业园建设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三是强化联农带农助农。坚持发挥产业园多种形式的联农带农作用,产业园各实施主体坚持通过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入园务工、贫困户资金入股分红、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联农带农,推动农民增收增效。截至目前,我市1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范围内相关主导产业总种植面积规模达到167.85万亩;产业园以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租赁生产线等形式,建立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产业利益捆绑,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共带动农户8.58万户,联农带农人数达28.75万人,吸纳农民就业人员数8.94万人。四是注重打造品牌。通过成立新农人协会、龙川县油茶产业协会、和平县农产品流通协会、和平县腐竹产业协会、东源县茶叶产业协会等,推广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等,打造旅游、采摘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并加大在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提升县域公用品牌价值。我市东源板栗、仙湖茶,紫金绿茶、红茶,龙川山茶油,连平鹰嘴蜜桃,和平猕猴桃在省农业农村厅的“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监测、评价中进入百强榜。

接下来,我局将聚焦“油茶、生猪、丝苗米”三大重点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园建设提质扩容,加大要素保障和工作指导力度,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确保项目能顺利建设,已建设完成的项目能顺利投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市林业局上线提纲

一、我市正在大力推进林长制工作,请问我市林长制工作进展如何?

答: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工作安排,精心谋划、多措并举,全市林长制工作呈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2022年,我市完成高质量水源林重点生态工程造林种植9.1825万亩,完成新造林抚育14.36万亩;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治116.99万亩,完成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压减5.81万亩,全市各县病死树数量均实现降低;森林督查案件查处整改到位265宗。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把全面推行林长制列为市委年度重点改革任务之一,要求全面落实林长制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林长制落细落实。目前,全市设立林长4753名,落实监管员2022名,聘请护林员3812名,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基本建立。二是以“制”促“治”到位。市、县均制定七项林长制配套制度。印发《河源市2022年度林长制考核实施细则》,以考核为抓手,推动林业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印发《2022年林长制工作要点》,制定《河源市林长巡林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林长巡林台账及林长巡林通报制度,明确林长制年度工作任务、林长巡林要求,推动林长巡林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难点问题,切实发挥巡林实效。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林长巡林12773次,其中市级林长巡林9次、县级林长巡林145次、镇级林长巡林2579次、村级林长巡林10040次。四是工作保障到位。把林长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林长制工作有序推进。全力推动建设市、县级“智慧林长”平台,规范设置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公示牌,开展多形式林长制宣传,积极组织申报林长绿美园活动,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目前,全市设置林长公示牌1037块,印发宣传资料12.37万份,举办培训班10期、参加人员290人次。

二、目前已进入森林火险等级较高的季节,我市林业部门采取哪些措施做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

答:今年以来,全市林业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实现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等重要节日以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期间“零火情”,监测热点数量、森林火灾发生率分别同比下降80.16%62.5%,未发生“过夜火”,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有效保障了河源林业生态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专门制定《河源市2022年森林防火“宣传月”暨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压实县区属地责任。要求河源日报、晚报刊登《关于农历八月文明扫墓严防森林火灾的一封公开信》及《森林特别防护期森林防火工作的通告》。协调河源电视台从91起至次年430日每天播放2次森林火灾预防宣传公益广告片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森林火灾预防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在主要进山路口、重点区域以及四级以上火险天气,特别是中秋、国庆、重阳等节日有扫墓祭祀习俗的地区,严格按《河源市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站工作规范》规范设置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站1260个,对进山群众进行登记检查,将火源挡在山下林外。三是成立7个督导组,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在四级高火险天气以及重点节假日不定时以不同方式分别到挂钩县区开展森林防火督导,发现问题当场指出,并要求立即抓好整改。另外,每天在工作群通报各县区护林员北斗终端巡护上线率情况,进一步压实护林员巡护责任。四是印发《关于开展全市护林员和半专业扑火队伍业务培训及半专业扑火队伍技能大比武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区组织开展两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护林员、乡镇半专业扑火队伍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应急扑救能力。

三、今年我市大力推进桉树林改造工作,请问当前的进展情况如何?

答:2022年,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对新丰江集雨区、重要水源地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域内的桉树林进行林分改造,计划完成改造桉树林10万亩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已批复桉树林采伐指标14.47万亩,已采伐8.72万亩,完成更新造林3.4万亩。接下来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各地加快桉树林采伐进度,加强除萌监督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造林补助、高质量水源林建设等项目向桉树退改项目倾斜,落实桉树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工作,确保桉树林改造工作取得实效。

四、我市是油茶种植大市,今年年初还举办了全省油茶产业大会,请介绍下我市是如何发展油茶产业的?

答:我市是林业大市,栽培油茶历史悠久,现有油茶种植面积85.37万亩,全省排名第一。近年来,我市通过坚持政策驱动、强化监管指导、抓好品牌建设等措施,集聚油茶产业发展动力,筑牢油茶产业发展根基。一是强化监管指导。大力推广适合我市的油茶主栽品种、配置模式和栽培技术措施,积极发挥大地农林、绿油农业等油茶高产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油茶高产林标准化生产模式。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2022年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430.1万元,将实施油茶新造9.6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0.58万亩。加大市级财政扶持力度,目前全市共有38家企业(林农)申报油茶新造低改示范补助,预计补助金额100万元。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技术培训、典型示范,向广大农民、种植大户和经营企业推广油茶良种良法,提升油茶集约化生产水平。四是拓宽油茶销售渠道。支持重点产地举办油茶文化节、油茶博览会等推介活动,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油产品网络促销活动,拓展河源油茶产品的销售途径。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x 关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