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2022年3月2日 市教育局
日期:2022-03-04 16:55:56   来源:本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3月2日市教育局.jpg

202232日 市教育局

上线领导名单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利华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东辉    

党组成员、副局长 黄汝荐   

基教科科长 曾伟彪    

职称科科长 吴小波    

人事科科长 陈莉菊     

上线提纲

一、请问:“双减”政策实施半年来,我市是如何推动开展相关工作的?

  答:(一)大力推进校内课后服务。印发了《河源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河源市中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和考试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和《河源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作业管理、设计与实施工作指引》等文件,确保学生在减负的前提下教学质量得到根本保证。具体成效有:

  一是作业时间和质量取得明显效果。各县区各学校普遍制订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达到了规定要求,作业公示达标率为100%,作业时间总量控制达标率为100%

  二是课后服务工作实现全部覆盖。全市应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38所(东源县15所、紫金县22所、龙川县20所、连平县18所、和平县7所、源城区34所、江东新区15所、市直7所),开展课后服务率为100%。上周,市发改局、市教育局联合发布《关于市直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市直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为380/生·学期,服务收费保障范围为正常上课日下午2个学时的课后服务,我局将迅速组织市、县建立课后服务保障机制。

三是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鼓励各学校充分挖掘学校课后服务资源,建立符合各校实际的校内课后服务资源库,拓宽校内课后服务渠道,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二)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国家、省的工作部署,全市形成了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教育局设立“双减办”,各县区教育局也都陆续设立了“双减办”,由专人负责“双减”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推进“双减”工作。二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我市制定和印发了《河源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维稳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河源市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广东省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机构工作方案》等20个文件,为“双减”的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三是严查隐形变异机构。健全违规培训检查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线下转线上”“众筹私教”“一对一”“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行为,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防止出现新的培训热。

到目前为止,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民政、消防、公安等部门有力地推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的压减工作,共开展了13次校外培训机构检查,停办了194家、取缔了141家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培训机构境。我市备案的原学科类培训机构有191家,目前正在营业学科类培训机构只有7家,相比于专项治理之前压减了184家,压减率为96.34%。全市7家正在营业学科类培训机构均完成“营转非”登记(源城区1家、紫金县1家、连平1家、东源县4家),全市已办理“学转非”手续的培训机构有116家(龙川县38家、源城区38家、紫金县8家、连平县9家、东源县和8家、和平县10家、江东新区5家)。我市123家培训机构按教监管函[2021]2号要求全部实行预收费监管,资金监管比例为100%,资金监管总额为101.4万元。

二、2021年我市在巩固提升学前教育“5080”成果方面,做了那些工作?

答: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市学前教育5080”成果,我市将“5080”巩固提升任务列入了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各县区政府积极在建设用地、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最大的保障,以最大的力度来确保2021年实现巩固提升的目标任务。2021年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35个,其中:完成新建公办园8所,新增公办学位2850个;完成改扩建公办园(含扩班增容)10所,新增公办学位1685个。新增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9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6785个。2021年全市“50”占比为51.66%,“80”占比为89.01%,对比2020年全市“5080”指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1.34%、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6.59%)分别提升了0.32%2.42%,实现了巩固提升学前教育的目标。2022年我市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学期教育“5080”成果,推动我市学期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三、为努力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我们市接下来有何措施?

  答:为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我市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入手:一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20221月市政府出台《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河源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作用,加强部门联动,破解学前教育发展困难和难题,全面促进我市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不断增加学位供给。根据《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精神,河源市政府草拟了《河源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河源市增加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实施办法》,目前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计划到2025年,全市计划新增1.64万个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进一步满足市民上公办幼儿园的需求。三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严格落实国家《“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我市实际、科学制定我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行动相关措施,确保落实好国家和省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部署任务,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四是积极做好试点工作。持续做好我市岭南自主游戏实验项目的试点工作,加强对源城区、东源县实验项目的推进总结,确保取得实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保教水平。

四、集团化办学是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市在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方面有什么进展?

答: 20216月,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河源市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指导县区、市直中小学校(幼儿园)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工作。目前,我市组建了“河源市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紫金县中山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作为我市公办小学集团化办学试点。此外,我市深圳中学河源实验学校委托深圳中学进行管理办学,属于组建跨市域委托管理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紫金中学由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结对帮扶,加挂“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附属紫金中学”牌子。紫金县城南实验学校由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结对帮扶,命名为“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连平中学委托北京青鸟教育集团办学,也是委托管理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根据《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精神,我市草拟了《河源市对接广东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建立了河源市对接省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帮扶结对关系,学习深圳教育先进理念,大力推动我市集团化办学。

接下来,我市将在2022年推进各县至少成立1个教育集团,向省申报2个省级优质教育集团。

  五、目前,我市在加强教育高层次人才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工作,主要通过公开招聘骨干教师、全日制研究生和紧缺学科教师,实施公费定向培养,提高教师培养层次,实施“强师工程”,培养教育教学领军人才等措施,不断壮大高水平教师队伍。今年129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河源市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育的若干措施》,未来3年,我市将引进华南师范大学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专业人才300名,教育局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人才,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的可采取面试或直接业务考察的方式组织考试,聘用合同期限不低于5年,对以上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全日制师范类毕业的全日制师范类硕士研究生,奖补8万元。

除了人才引进,还有八项培育措施,致力培养30名专家型校长、100名卓越校长培养对象、1000名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建设100个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教师工作室。培育措施包括:一是专家型校长工程,委托华师大等高等院校培养,培养经费每人每年8万元,周期3年;二是正高级教师培养工程,正高教师与培养对象师徒结对,工作经费每人每年2万元,周期3年;三是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对符合条件参加学历提升的在职教师给予学费补助,获得研究生学历的补助1万元,获得本科学历的补充3000元;四是“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遴选100名卓越校长培养对象,1000名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分别按1万元、3000元标准支持培养,周期3年;五是建设“三名工作室”,建设100个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安排工作经费5万元;六是推进“新强师工程”,每年专项培训经费不低于300万元;七是“青年名师学堂工程”,培养100名青年名师,按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支持培养,周期2年;八是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市教育局与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大学、广师大签订基础教育结对帮扶协议,明确任务清单,建立“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利用深圳、广师大优质资源,提高我市中小学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员的教研科研能力。

接下来,我局将把贯彻落实《若干措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人才引进、培育为抓手,切实加强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六、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请问市教育局对此有什么举措?

答:今年年,市委市政府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列入了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我局草拟了全市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供给行动方案,并已报市政府,待审定后印发实施,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新建、迁建、扩建、联建、社建等方式,进一步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全市中职教育学位供给,力争新增中职优质学位30000个以上。2022年主要工作是挖掘中职学校现有办学潜力,实施市县级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改扩建项目,如河源理工学校、市卫生学校、河源技师学院扩建扩容;东源卫校迁建;龙川职校迁址办学;河源理工学校与连平职校联合办学等举措,预计将新增2000个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学位,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学位供给,缓解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位不足问题。

此外,我局还将努力推动河源理工学校、市职业技术学校完成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任务,重点培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特色专业群建设,以此辐射带动全市中职学校提质培优,努力提升中职教育办学水平。

  七、专门学校是一所什么类型的学校?招生对象是哪些学生?我市的这所专门学校什么时候可以建成开学?

答:简要的讲,专门学校就是针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专门教育学校。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在普通学校(基础教育)不能进行正常学习,在家庭与家长关系紧张,与正常的社会行为规范发生冲突的部分学生。这所学校的办校目的就是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立志成人成才的阳光少年,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目前,我市的专门学校准备在东源县灯塔盆地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用地范围内进行建设,规划共同使用该基地的学农、学工及学军等实训基地,以达到教育管理资源共享最大化。这所学校拟命名“河源市启正学校”,规划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20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200人,10个教学班,教职工60人,总投资约3000万元。按照既定工期,计划于20225月前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并于7月进场动工,力争20235月完成主体建设,确保于2023年秋季招生办学。学校建成后,将可进一步完善我市国民教育体系,对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造福河源百姓有着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

但是,鉴于我市目前专门教育面临的形势较为紧迫的实际,我市拟在启动新建河源市专门学校的同时,同步在东源县仙塘镇原观塘小学旧址进行修缮改造,作为临时校区于2022年秋季先行招生办学,办学规模为100人,4个教学班,过渡期为1年。目前,该修缮改造项目已报财政局评审,并准备3月份进场动工,力争今年6月完成修缮改造,确保今年秋季招生办学。

八、广大市民们普遍关注的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什么时候可以建成开馆?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该馆基本情况和作用意义呢?

答: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是王曦副省长到河源调研时提出予以支持建设的重点科教项目,其目的是补齐河源教育短板,着力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并要求要努力将该馆建成国内一流的高质量科普教育馆,作为省市重点科普教育基地供河源乃至全省中小学生参观学习。这个项目建设在河源高级中学图书馆南侧,占地20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77.51平方米,高4层,总投资3500万元(含布展设施设备费用),项目建成后每一批次可接待200名中小学生进馆参观学习。

河源市中小学科普教育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校园科普馆,为了避免与我市现有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科教场所的功能重复,该馆在规划建设中凸显了“科普”和“教育”的功能特征,形式上更加侧重体验互动、动手实践等,内容上更具河源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该科普馆主要有两个主题特点:第一个是追溯自然之源,主要围绕我们河源的岩石圈、水资源圈、大气圈与生物圈等几个角度向学生展示本土自然资源特色,如恐龙文化、地震知识、水资源、温泉资源等,打造一个极具河源地域特色的生态科普教育展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热爱自己的家乡;第二个是预见未来之城,主要是围绕现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向参观者展示人类百年科学发展史、体验中国传统典型技术方案、学习近代工业革命性成果以及成熟的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编程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目标。预计今年4月底,该馆项目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x 关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