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2021年12月1日 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2021-12-03 17:06:01   来源:本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2021年12月1日市农业农村局上线政风行风热线.jpg

2021年12月1日  市农业农村局

上线领导名单

党组副书记、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 甘桂强  

畜牧与饲料科科长 甘道锋   

政策法规与改革科科长 叶柱耀   

种植业管理科科长 罗晓霞   

农业良种推广站副站长 韦曼华  

上线提纲

   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请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年河源农业农村工作的大概情况。

   答: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农民富裕富足上攻坚克难,精准发力,推动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基本完成今年农业农村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86亿元,比增11.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986元,增长1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0元,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主要成效体现在:

   (一)、粮食生产能力稳中有升。深入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已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21.95万亩,工作成效获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顺利承办全省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现场推进会。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019年建设任务8.16万亩,在全省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中位居前列。“菜篮子”农产品供应稳定,我市2017-2018年度、2019-2020年度“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中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排名全省第二。生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有效落实,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出栏共97.54万头,比增60.6%,实现产值25.87亿元,占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拉动总产值增长8.6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80.5万吨,可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今年,河源市农业农村局还荣幸地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

   (二)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升级。重点围绕生猪、油茶、茶叶、蔬菜、水果、水产、南药、丝苗米八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抓好产业发展提升,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新增创建油茶跨县集群、东源蓝莓、龙川丝苗米、连平花生、源城区畜禽等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东源县成功申请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东瑞生猪产业园实施主体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A股中小板上市,成为我市第一个实现撬动证券资本市场资金投入产业园区的典范。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市场化运营”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万绿河源”区域公用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实施种业保护与提升攻坚行动,紫金蓝塘猪、东源药用野生稻、黄花小种油茶等珍稀濒危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引进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粮油种子(苗)企业,全市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农业发展生态支撑不断巩固。通过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实现化肥使用量连年保持负增长。积极推广绿色养殖、标准化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逐步完善、溯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产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四)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持续提升,农民合作社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组织优势,直接服务或组织小农户接受各类社会化服务,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壮大。

   (五)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稳步推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土地股份联结机制逐步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82个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扶持培育工作有序开展,集体经济强村数量有明显提升。乡镇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完善,乡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一个窗口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集中办公”的宅基地建房联审联办逐步构建。

   二、市农业农村局如何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烦心事?

   答:市农业农村局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三农”工作充分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化解,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通过充分基层调研,确定将“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作为局“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一直践行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补贴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实现了农业保险对当地主要农产品的全覆盖,有效分散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疫病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下沉”,为农业产业加上“稳定器”,给农户吃上“定心丸”。

   2021年,我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农业保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扩大保险覆盖面。紧密结合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水稻、生猪、能繁母猪、肉鸡等关系群众"米袋子""菜篮子"的重要农产品保险发展,水稻保险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生猪保险覆盖率达到60%以上。今年来,相继实现政策性茶叶、肉鸡、淡水水产养殖、花卉苗木等品种保险在我市零的突破。二是提升保障水平。2021年我市水稻保险金额从800元/亩提高到1000元/亩,育肥猪保险金额从800元/头提高到1400元/头,仔猪保险金额200元/头提高到500元/头。三是增加保险品种。将市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纳入岭南水果保险,新增开办蔬菜、花卉苗木、茶叶、肉鸭、蛋鸡保险,实现对市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愿保尽保。此外,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农业险种,创新首个“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生猪价格“保险+期货”项目,为生猪保价护航。

   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5483.31万元,其中政策性种植险保费收入7297.32万元、政策性养殖险保费收入8110.79万元、创新险种保费收入75.20万元,累计为176.99万亩农作物、 2567.95万头(羽)畜禽提供风险保障资金386212.95万元,受益农户共计81.39万户次。

   三、乡村振兴促进法今年正式施行,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三农”领域的重要法律,河源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如何依法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答: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做好我市农业农村“四篇大文章”,即“灯塔盆地”大文章、“驻镇帮镇扶村”大文章、“农业农村改革”大文章、“金融助农”大文章,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保供稳固安全、做好四篇文章”的工作定位,聚焦“粮食安全、产业升级、农村改革、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缸子”供应基地。二是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巩固现有撂荒耕地整治成果,打好种业翻身仗,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到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监测全覆盖。四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持续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作。五是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六是以“一镇一改革”为契机,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内生活力。

   四、近年来,河源承担了多个农村改革试点任务,凝练了具有“河源特色”的农业农村改革创新模式,请简单介绍一下我市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上有什么新的举措?

   答: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省的工作部署,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纵深开展,不断释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市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登记赋码颁证、列入资产量化的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制改革等试点任务基本完成;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4个试点村工作有效推进;基本完成龙川县、连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县试点工作;进行“三变”改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项改革),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多种经营模式,全市7个试点镇选择的村组开展土地入股规模达3596.31亩,收益分配形式基本为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入股农户达1100户;启动了全市“一镇一改革”工作,全市98项改革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五、“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近年来,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耕地撂荒给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极大挑战。河源在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方面采取了哪些强有力措施呢?

   答: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把粮食生产、解决撂荒纳入乡村振兴及粮食安全考核重要内容,推动市、县、镇、村四级主要负责同志逐级抓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做到不论撂荒原因、不惜经济代价、不讲客观条件,务必在今年内完成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任务。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全省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现场会会议精神,认真研究、积极部署,进一步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

   二是坚持精准发力,出台“长牙齿”措施,实行多元化打法。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对撂荒1年的停止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连续撂荒2年以上的由村集体收回经营权、村集体代耕代种。各县(区)各显其能、各施所长,在全面铺开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实际自主开展“十万党员干部下乡耕田”、“十日清田”等专项行动,因村、因户、因人、因时施策,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复耕复种模式。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土地流转。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以解决撂荒问题为契机,先后制发《河源市关于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河源市鼓励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奖补实施方案》,对各县(区)新增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的分梯度给予100—400万元奖补,并对规模流转的承包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和乡镇政府、村委会双方都给予奖励,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撂荒耕地有序流转。持续加强宣传引导。综合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组织村民小组夜谈会、制定乡规民约、入户发放告知书、签订代管协议等方式,轮番宣传政策、引导流转、推动复耕,“谁抛荒、收谁田”“种粮有奖、抛荒违法”等标语在村内随处可见。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完善撂荒耕地基础设施。全力解决引起撂荒的深层次问题,将基础设施落后的撂荒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配套完善排灌沟渠、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2021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为137300亩,纳入项目区的撂荒耕地面积18009亩。

   从工作成效上看,省下发我市连片15亩以上疑似撂荒地块10032个,面积22.41万亩。经核查,全市上半年已复耕复种面积1.42万亩,下半年需复耕复种面积20.53万亩。目前已基本完成复耕复种任务。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x 关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