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往期回顾
2021年1月27日 市民政局
日期:2021-01-29 16:42:53   来源:本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市民政局.jpg

2021年1月27日市民政局

   上线领导名单

   副局长 曾利

   四级调研员、社会救助科科长 王增金

   四级调研员、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负责人 龚金球

   1、围绕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结合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能,市民政局今年的主要工作思路有哪些?

   答:今年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工作部署,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深入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按照“突重点、攻难点、通堵点、除痛点、化险点、出亮点”的工作要求,推进民政领域“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在新征程中加快“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全面开启新局作出积极贡献。

   2、在拓展底线民生保障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市民政局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今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保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在扶持标准、对象认定、政策配套、动态管理等方面加强与扶贫减贫政策的对接,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应兜尽兜、全面兜牢。及时做好2021年省、市十件民生实事涉及民政提标事项。二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修订市、县(区)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制定低收入家庭救助办法,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要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逐步建立低收入、支出型贫困等困难群众数据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保应保尽保、主动保障。四是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充分应用省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手机APP的电子授权、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功能,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全流程业务“掌上办”“指尖办”,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的便捷性。五是落实急难情况“先行救助”原则,将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群众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切实增强临时救助的时效性,确保应救尽救、及时救助。

   3、今年我市底线民生保障标准方面有哪些变化?

   答:2021年我们将继续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城镇、农村低保补差分别由每人每月609元、276元提高到631元、286元。提高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城镇、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由每人每月175元、235元提高到181元、243元。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集中、分散供养水平分别从每人每月1820元、1110元提高到1883元、1227元,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4、我市已建立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目前护理标准是多少?

   答: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工作的通知》和《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做好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推进建立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切实加强特困人员护理工作,市政府制定公布我市特困供养人员护理标准,全自理的特困供养人员月人均护理标准为71元;半自理(半失能)的特困供养人员月人均护理标准为564元;全护理(失能)的特困供养人员月人均护理标准为987元。建立落实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工作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和维护特困供养人员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供养人员的基本权益,提升特困人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5、专业社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目前我市社会工作发展情况?

   答: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为根本,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立足实际,稳步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打造幸福“心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市持证社工达467人。积极实施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推动社会工作落地生根。通过社会工作改革创新,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增强基层民政服务力量。经过三年两批的试点,目前全市已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19个,各社工站按照“立足镇街、深入村居为有需要的群众、家庭、社区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兜底民生保障和加强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全市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打好基础、积累经验。今年,我们将按省的部署要求,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到2021年底前全市所有镇(街道)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实现全市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开展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和优秀社会工作案例评选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社工师参加高级社会工作评审工作。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x 关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