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行风热线”提纲
(2020年3月.23日)
1.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开学?
关于开学问题,教育部党组于2月28日印发了通知,指出: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谋划中小学开学工作,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中小学开学工作要强化属地责任,错时错峰开学,做好教学衔接,原则上高三年级实行省域同步、初三年级同一市域同步。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国外疫情依然严峻。特别是广东,疫情输入风险极高,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仍不容乐观,疫情还没有达到基本控制的程度,这是不能开学的原因之一。其次,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刚刚召开,正在加紧部门协调,组织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供给,防控物资未到位前不能开学。再次,我们按照分批返校、错峰开学的原则,先高三、后初三,再其他年级有序组织开学。依据教育部“高三年级实行省域同步”的要求,要等待省下发高三开学通知后,结合我市疫情形势的科学研判结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校分批有序开学。
目前,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制定了开学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了相关的开学准备工作。只要防控物资保障全部到位,待省开学通知下达后,便可组织开学。
2. 线上教育的效果如何保障?
线上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师生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为了保障教育效果,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
(1)让所有学生都能参加线上学习,不落下一个孩子。市教育局与河源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了“河源电视课堂”,在河源电视公共频道定时播放。全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广电网络的电视用户均可收看,也可通过手机、电脑同步收看。可回播,可点播,方便家长在工作之余督促孩子学习。滞留重点疫情区的学生也能通过网络收听收看“河源电视课堂”。除此之外,各县区和学校按照“一县一案”“一校一案”,通过手机APP、河源市教育信息化平台、钉钉、腾讯云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2)提高河源电视课堂质量。各学校、各学科均成立了力量强大的备课组,挑选最优秀的老师组成备课团队,备课组成员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齐心协力参与研课、备课、磨课,在校内反复试讲。教师录课前天下午到电视台演播室进行试录,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教研院各学科教研员参与本学科组的集体备课、研讨,带动和指导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录课时,教研员全程在现场观看、审课、把关。
(3)老师指导、辅导到位。学校以班为单位,建立班级QQ学习群和微信学习群,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在群里组织、指导、辅导学生学习,布置和点评学生的作业,解答学生疑难。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发动学生家长跟孩子共同参与“电视课堂”学习,确保家长督促孩子按时收看收听电视课堂,完成课后作业,用心关注孩子的学习。
3.复课后如何上课?
要求学校要切实做好开学复课后的教学衔接。
一要认真研究和制订正式开学的教学计划,确保线上教学与开学后的课堂教学有效衔接。要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做到延迟开学期间的学习和正常开学后的教学有效衔接,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二要对延迟开学期间线上学习情况,分学科进行一次摸底,对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诊断评估,精准分析学情,准确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确切了解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能力和方法方面哪里存在缺陷。
三要根据掌握的学情,安排专门时间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复习。针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没有过关的能力,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训练、巩固,为后面上新课打好基础。
4.今年,市教育局修订了《河源2020-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请问,修订后的《方案》有哪些变化?请您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内容:日前,我市发布了《河源2020-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我市2020至2022年中考的报考资格、报考办法和资格审查、考试科目及分值等进行了公告。与以往相比,《方案》实施年限为3年,适用于2017年秋季、2018年秋季、2019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另文制定;中考总分调整为83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历史以及体育等考试科目分值呈现有相应调整。
《方案》明确,2020-2022年九年级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8科,8科计入普通高中录取分数。2020-2022年九年级毕业学生初中学业考试文化科全部采用省考试院命题。考试时间按照省考试院规定的统一时间进行。
考试科目分值方面,2020-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为830分,其中文化科760分,体育科由原来的60分调整为70分,体育科按考试总分不低于8%计算。文化科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体育科考试采用现场测试方式进行。文化科中,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物理、化学各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值呈现由原来的各50分,调整为各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科目的分数调整,旨在做好初中和高中两门学科的衔接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3+1+2”选科模式。
《方案》提出,地理、生物学科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结束时进行,学完即考。两科卷面分各为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题型为客观题,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两门学科等级划分方法为按全市考生比例,将成绩划段折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根据考生考试成绩给每位考生一个等级成绩,各个等级划分的比例分别是A等占20%;B等占50%;C等占27%;D等占3%。
《方案》强调,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校和需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中职学校的招生录取主要依据。未参加河源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不得参加本市的普通高中录取。凡未参加我市地理、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含符合条件在我市参加中考的外市考生和九年级转学到我市的学生),均需补参加我市地理、生物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其他8个科目在我市参加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解读:
(1)为何要一定三年?我市将在2020年入学的初一新生实施新的高中阶段考试招生改革,为保证改革前三年政策的连续性,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性,所以一定三年。
(2)道德与法治课、历史课分值的调整。主要据于,党的教育方针是以德育为首,加强中小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为更好的落实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突出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国家现实行高校的强基计划,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做好初中和高中两门学科的衔接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3+1+2”选科模式。
(3)体育学科提高分值。体育学科从2019年的60分提高到70分,是根据省要求,体育分不低于录取总分的8%的要求,公式是X/(X+760)=8%计算而得。
5.从《河源市2020至2022年中考实施方案》得知,体育科分值由原来的60分调整为70分。请问为何要作这样的调整?
体育科分值的设定,省教育厅是有严格规定的。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成绩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总分,体育分值不能低于考试总分(即文化科总分加体育分)的8%。2019年我市中考考试总分为720分(其中文化科总分660分,体育60分),体育分占比为8.33%,达到了省的要求。2020年,因为道德与法、历史各增加了50分,文化科总分由原来的660分增加到760分,为了确保体育占比不低于8%的要求,必须调升体育分值。调升到70分后,2020年中考考试总分为830分,体育分占比为8.43%,与去年基本持平。
6.新高考选课走班会带来哪些变化?
(1)新高考的科目组合不同了,为3+1+2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或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科任选选2科。
(2)学生的选择性增加了,每个学生的科目组合由学生自主选定。
(3)原来只有行政班,一个班的学生和上课场地是固定;现在增加了教学班,学生和上课场地不固定。
7.新高考选课走班学校有什么困难?
(1)有的学科老师多余,有的学科老师不够;
(2)课室和功能场室要增加,有的学校场室不够;
(3)行政班和教学班学生组合不同,学生上课地点变化性大,给教学管理带来困难;
(4)学生选流动性大,给教师跟踪辅导和教学评价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