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河源 > 河源概况 > 源城区
经济与城市建设
发布日期:2018-05-01 00:00:00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2010年,源城区生产总值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1:47.3:48.6调整为3.7:50.9:45.4。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89.5亿元和2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4%和2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规模工业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税收总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其中国税收入2.56亿元,地税收入3.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3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增幅和财政综合增长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县区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年接待游客25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7%和24.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02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5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51.9%。
 
    【“双转移”取得新成果】  2010年,深圳罗湖(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以电子电器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形成,成功竞得省专业性产业转移园1亿元财政扶持资金。企业服务中心、综合市场、商住小区、商业街动工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日臻完善。全年开工项目10个,竣工项目10个,投产项目6个;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6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税收入库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6%和25.7%。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引进总投资45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项目东江·巴登城,并被列为深圳河源对口帮扶重点项目;引进国际房地产品牌项目碧桂园。劳动力转移成效明显,全年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5879人,新增转移就业4998人。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2010年,源城区产业转移园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医院门诊、建设质检大楼、劳动培训中心已投入使用,电信、储蓄、有线电视全面配套;源城污水处理厂进入设备安装和污水管网建设阶段;旧城改造扎实推进,完成1.76公里城市防洪堤建设,加快龙王阁段内侧生活区改造,完成丽江豪庭、汇豪国际酒店等沿江立面工程。商旅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公园市场改造升级和七礤环湖公路路基建设,启动梧桐山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农村水利设施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有新进展。民生项目完成区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和外墙装修,埔前镇卫生院和源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做好东埔中学、啸仙中学、文昌中学扩建工程,完成12个文化站(室)和儿童福利院建设。
 
    【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2010年,源城区城市改造建设力度加大。龙王阁内侧生活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宝豪御龙湾商住楼项目动工建设;建成梧桐山公园,启动新丰江双下湿地公园建设。城市管理成效显著。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落实城市管理问责制,实施城市卫生“网格化”管理,加大对“六乱”现象、交通秩序、建筑材料堆放、废旧物资经营市场等专项整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加大土地监管力度,市区“三违四抢”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社区管理完成6个“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社会公共秩序进一步好转。生态建设取得实效。源城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称号,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并通过省技术预评估;林业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推进,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工作,全年无森林火灾。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进展加快;推进农村水利、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2010年,源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13.7%。全年新增就业岗位9863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2%。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增长8%、9%、8%和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1.2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8%;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廉租房48套。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革稳妥推进,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水上居民生产生活保障问题有效解决。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推进,各级各部门投入扶持资金1900万元,启动建设57个帮扶项目。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区发放种粮、农机和家电下乡等政策补贴资金22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