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河源中学在去年高考取得全面丰收的基础上,再创辉煌。据了解,在今年的高考中,该校高分数段人数傲居全市第一,总分630分以上12人,600—629分40人,600分以上共计52人,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第一批重点上线人数175人,本科以上上线人数合计674人,上线人数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更令该校师生振奋的是,在全市理科前10名的学生中,该校考生占据了8个席位。其中,该校学生程骥毅以676分摘取全市理科桂冠,廖琦宇、潘雯瑜、温雯、王福良、吕萌宇、付燕飞和李世民分别取得理科全市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八和第九的骄人成绩。
市委书记陈建华此前曾指出,河中始终是河源基础教育的龙头学校,在全市基础教育中起到示范作用。河源中学校长吴佑宽表示,今年该校高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鼓舞着该校师生。该校全体师生将继续刻苦钻研、努力拼搏,争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继续当好河源教育的排头兵,发挥其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把河中办成一所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学校。
延伸阅读
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 凸显政府办教育决心
“今年高考,河源中学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该校高分数段人数傲居全市第一。”
这是27日下午,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的消息。当记者致电河源中学校长吴佑宽时,他激动地说,高考成绩出来后,全体教师都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为该校高考再创辉煌而激动的同时,吴佑宽表示:“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校全体师生最想感谢的是市委市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多年来对该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该校高三师生的悉心关怀。”
积极完善办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走进河源中学,校园内绿草如茵,树木成林,鸟语花香。幽静、优美的环境,让人对这就是培养优秀学子的摇篮深信不怀。据吴佑宽介绍,自2004年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后,该校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屡次创造历史辉煌。
每一次辉煌的实现,都不是偶然的;每一次辉煌的背后,都凝聚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悉心关怀和辛勤汗水。河源中学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凸显政府发展教育、打造品牌教育的决心,河源中学作为河源基础教育龙头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显现。
近年来,该校以“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办学理念,坚持“科研先导、分类施教”的办学思路,以“严谨、勤奋、朴实、进取”为校训,建设“严格规范、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奋刻苦、敏学笃行”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师生在办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在其他方面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该校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和高考升学率大幅攀升。2002年,该校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基地,2004年7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还多次荣获“河源市文明学校”、“河源市爱国卫生模范单位”、“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社会知名度得到不断提升。
3年多来,该校先后有5名教师荣获国家级表彰,10名教师荣获省级表彰;教师有112篇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国家级37篇,省级43篇、市级32篇);学生有219人次获全国和省、市学科竞赛奖励(其中国家级192项、省级9项、市级18项)。
政府的支持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办学90多年来,河源中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们分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各条战线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几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该校教学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高考成绩年年实现新突破,每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本科上线人数从2004年的20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600多人……每每谈起这些,几乎每一位曾经执教或正任教于河源中学的老师以及该校的广大校友,都会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与此同时,该校良好的德育教育,也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辉煌成绩的背后,其实凝聚了千万人的辛勤汗水,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鼓励。
该校校长吴佑宽说:“近年来,河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逐渐步入正轨,在高考上能够不断创造辉煌,实现良性发展,这与市委市政府及教育局对我校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河源中学的发展,并在该校设施的完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据介绍,近三年来,为支持该校创建省一级学校和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该校改扩建工程及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等,极大地改善了该校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23936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60523平方米。校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筑物坐落有致,按其功能分为教学、生活、运动三个区,绿化覆盖率达76.9%。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心理辅导室、软件制作室、计算机多媒体讲座大厅多媒体多功能室等教辅功能室一应俱全。
领导关怀是工作的强大动力
“在积极投入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这句看似再简单、再平常不过的话语,却是该校每一位高三教师时常回味的话语。“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它凝聚了市领导对我们教师的悉心关怀,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舞。”该校高三级教师张丕友感动地说。张丕友的话,使在采访现场、正在忙于统计各班高考情况的高三教师,再次想起了市领导多次到学校慰问他们、市教育局领导时常与他们亲切交谈、共同研究备考方案、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等情景。
据了解,多年来,市领导对河源中学的高考工作,特别是高考备考阶段的工作高度重视,每次均多次到该校进行视察、调研,了解该校备考情况,关心师生生活,甚至深入到高三课堂听课,与该校教职工共同探讨学校发展,研究高考备考方案等。
去年,市委书记陈建华上任后不久,就来到河源中学视察。当看到绿树成荫的河中时,陈建华不禁感叹道:没想到在河源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市,居然有环境这么好的一座学校。他说,在河中让人看到的是希望,身在这样一个校园中,倍感鼓舞。此后,陈建华多次来到河中了解该校发展情况,对该校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今年4月,市委书记陈建华、副市长温文斐等市领导来到河中慰问高三教师。座谈会上,陈建华指出,一个地区如果教育落后,那么这个地区的发展就会落后,未来河源的发展取决于教育。从目前的高考形势来看,现在高考的扩招在减缓,招生比例在下降,入大学的门槛提高了,这对我们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中始终是河源基础教育的“龙头”,在全市基础教育中起到示范作用,我们一定要把河中建设好,发挥其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当好河源教育的排头兵,并把河中办成一所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学校。
与陈建华一样,市长刘小华、副市长温文斐也连续多年在高考备考最紧张的阶段,多次来到河中,慰问该校高三全体师生,为他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而用吴佑宽的话来说,多年来,到该校调研、指导工作,对市教育局领导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教育部门对我校发展的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关心,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吴佑宽说。(本报记者 谢少娜)
信息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