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半数行政村实现村道硬底化 今年1100公里村道变“硬”
记者最近从市交通部门获悉,全市1394个行政村,通车里程达3806公里,截至2004年年底,已通水泥硬底化公路的行政村729个,里程1476公里,分别占总数的52.3%和38.8%。
据悉,去年,各县区与市政府签订的通行政村硬底化建设责任合同任务为826.8公里。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市已开工的行政村354个,开工里程1227公里;已完成村道水泥路面870.7公里,全市新增254个行政村实现了村道水泥路硬底化。此外,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在2005年年底前完成1900公里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的要求,我市在2005年将要完成1100公里以上的建设任务。
据了解,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市村道硬底化建设的难点问题。我市地方财政基础薄弱,各级政府筹资相当困难。另外,群众总体生活水平低,当前镇村自筹配套资金主要依靠发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捐资来解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镇村筹集资金更是难上加难。
由于各项资金筹集难以全面落实到位,目前我市大部分通行政村公路都是镇村负债和由施工企业带资建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同时,通行政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由于资金和工程技术力量不足,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技术标准偏低,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公路使用寿命。
据悉,去年,各县区与市政府签订的通行政村硬底化建设责任合同任务为826.8公里。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市已开工的行政村354个,开工里程1227公里;已完成村道水泥路面870.7公里,全市新增254个行政村实现了村道水泥路硬底化。此外,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在2005年年底前完成1900公里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的要求,我市在2005年将要完成1100公里以上的建设任务。
据了解,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市村道硬底化建设的难点问题。我市地方财政基础薄弱,各级政府筹资相当困难。另外,群众总体生活水平低,当前镇村自筹配套资金主要依靠发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捐资来解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镇村筹集资金更是难上加难。
由于各项资金筹集难以全面落实到位,目前我市大部分通行政村公路都是镇村负债和由施工企业带资建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度。同时,通行政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由于资金和工程技术力量不足,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技术标准偏低,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公路使用寿命。
信息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