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新闻
绿满城乡绘新卷 生态宜居展新颜
发布日期:2025-08-22 16:11:28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本报记者 陈星

  紫金县蓝塘镇砂塘村的绿美生态小公园,沿路的细叶榕、香樟树等绿树成荫,波光粼粼的湖水为公园增添灵动之美;在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河岸旁的闽楠、金丝楠木等树木迎风摇曳,花开正艳的翠芦莉花装饰了村庄风貌……走进河源乡村,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绿意环抱家园,风景融入村落,诗意的生活触手可及。

  满眼皆绿美的景象,根植于我市在绿美生态建设上的一系列有效作为中。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河力绿美·串珠成带”县镇村绿化工作,不断提升种植与管护水平,通过点线面结合,着力打造景观点,培育景观林,建设景观带,全面提升城乡绿化品质,更好推进绿美点建设进度,加快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绘就乡村绿美宜居新图景。

  一路一景

  解锁乡村“高颜值”

  在连平县上坪镇道路两侧,阴香树、观赏桃等树木整齐地排列着,微风轻拂,树影婆娑,树下种植的翠芦莉摇曳生姿。每一根灯柱都装饰一新,悬挂着醒目的南国桃园标牌和鹰嘴蜜桃景观灯饰,既点亮了村民的宜居生活,也成了彰显本地桃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目前,道路两侧已经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带。”上坪镇党委副书记谢辉勇表示,在功能完善上,还通过道路安全AI监控、景观太阳能灯安装以及路面的沥青铺设、中间隔离带的翻新,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智化”融合,道路整体颜值与通行体验同步提升。

  今年以来,上坪镇以南国桃园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完成300多栋建筑外立面提升和128间屋顶改造,同时在国道两侧种植观赏桃、樟树、阴香、红叶石楠等本地苗木3.5万多株,翠芦莉草皮等覆盖面积达6.4万平方米。在景观节点方面,打造桃园结义、桃花源记等主题墙绘和桃元素特色标志,建设双向延伸生态长廊,形成“一路一特色,四季皆有景”的道路景观。

  为推进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高标准谋划全市主要交通干道绿化提升工作,围绕绿美公路、森林步道及绿化景观路等工程,重点对县镇村范围内的道路两侧、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铁路沿线等关键区域,实施“补空增绿”工程,打造特色景观,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目前,我市聚焦汕昆、赣深高铁等交通干线,大力开展森林景观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景观提升238.09公里,让交通干线成为一道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推窗见绿 乡村生活绿意浓

  走进连平县绣缎镇,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在眼前铺展: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榕树、香樟等树木成行列阵,生机盎然;榕树主题公园内,一棵棵榕树枝繁叶茂,今春新栽种的西施蜜柚和紫花风铃木迎风摇曳、生机勃勃。

  近年来,绣缎镇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三级联动+三股力量+三化机制”三维驱动体系,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植树活动,进一步扮靓镇村“颜值”、改善乡村风貌,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去年以来,该镇连续两年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乡村绿化种植任务,累计种植榕树、秋枫、西施柚等苗木3.8万余株,苗木成活率高达99.74%;建成全市首片乡贤榕树林、全市最大榕树主题公园、全县首条榕树长廊。

  在推进县镇村绿化工作中,连平县制定《连平县2025年乡村绿化工作方案》,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绿美建设,探索“文旅+绿化”等多种有效路径,激发乡村绿化活力。今年,该县规划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21.16万株,目前全县13个镇已完成绿化种植苗木34.72万株,完成任务占目标比例的164%,主要种植桂花、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木。

  连平县推进乡村绿化工作,是我市开展“河力绿美·串珠成带”县镇村绿化质量提升行动的生动缩影。为全面深化县镇村绿化工作,我市以“串珠成带”为目标,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提升城乡“含绿量”,并采用“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系统讲解绿化种植与管护相关知识,确保树木成活率。今年,全市种植苗木189.25万株,种植面积2385公顷,完成率110.78%;同步开展县镇村相关培训活动2346场次,培训人数超6万人次,为基层绿化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因地施策 打造精品绿美点

  远山叠翠、碧波荡漾,曲径通幽、虫鸣鸟叫……漫步在桂山林场七寨湖绿美点,这里林水相依、风光旖旎。森林步道沿湖蜿蜒,两旁高耸的树木枝叶交错,更显林间幽静。

  “七寨湖公园环湖路原有植被以针阔次生混交林为主,由于管护措施未能及时跟进,不少树木外形矮小,难以成材成林。”河源国有桂山林场场长赖略表示,为改变这一现状,林场开始在针阔次生混交林间隙种植胸径8至10厘米的楠木大苗,沿环湖路打造楠木特色景观带,整体提升森林质量和森林景观。

  除环湖路楠木特色景观带外,桂山林场七寨湖绿美点按照“一带三区多节点”布局划分,还设置景观提升区、生态保育区、文化体验区以及观景平台、环湖路等景观节点,为森林生态优化与功能提升搭建了清晰框架。去年,公园持续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完成1458亩杉木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的提质培育建设,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

  今年5月,我市印发《“河力绿美·串珠成带”县镇村绿化质量提升年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串联自然、生态、人文、历史节点,高品质打造县镇村景观点、景观林、景观带,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绿化、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高标准打造一批精品绿美示范点、示范带,并建设具有特色的古树公园、森林城镇等生态休憩场所,打造更多特色景观林、小微湿地等景观节点,新建一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为人民群众增添更多绿色好去处。

  我市科学推进绿美示范点建设,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成绩单”更加亮眼:18个绿美点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9万亩;种植榕树、金丝楠木、鹰嘴桃等乡土阔叶树种以及珍贵和经济林果树种147.02万株,建设森林步道81.4公里;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绿美点被评为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和新兴品牌地;东江国家湿地公园义合绿美点获评广东省南粤红绿径,全市绿美点初步形成一园一特色绿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