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山区交通建设、完善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今年,全国人大代表、连平县顺意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舒雯关注的重点依然是“三农”问题。
山区交通设施的建设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继去年全国两会提交了5件关于加快山区交通建设的建议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谢舒雯再次围绕“加快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问题,提交了《关于规划建设连(平)平(远)武(平)高速公路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广河高铁项目建设规划的建议》《关于厦昆高铁纳入新时代国家铁路网发展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赣广高铁项目规划建设的建议》等,为加快山区交通网路建设建言献策。
除了一直关注的交通建设问题,今年,谢舒雯还提交了《关于加快完善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近年来,谢舒雯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虽然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但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地区多年来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高标准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一般性基本农田关注度不高,一些边远山区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被“遗忘”的现象。同时,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的现象。由于管护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水利设施工程建成后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
谢舒雯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她建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农高区灌区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导,加大对农高区灌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加大力度支持欠发达地区农业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给予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加快完善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服务民生能力,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可持续水利灌溉保证。在制定政策和给予投资项目时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实际并予以支持与扶持,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别,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她还建议制定科学的管护机制,解决管护经费来源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管护体制和运营方式,积极发挥农民自主管理的作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