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发布日期:2021-09-15 09:08:38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jpg

村民在东源县仙塘镇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医保报销手续 刘昕 摄

“现在办事方便很多,只要材料齐全,就能在服务中心办好。”9日,东源县仙塘镇仙塘村村民潘丽容在仙塘镇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医保报销手续。从以前在相关审批部门间来回奔波,到如今一次搞定;从以前耗时三个月到如今一个月成功报销,潘丽容切实感受到了办事的方便、快捷,成为我市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的受益者之一。


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是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来,我市做实做细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群众自己跑


到我们替他跑”


“现在流程简化很多,目前我镇综合窗口进驻事项由原来的58项增加至目前的233项。”源城区源南镇党委组织委员叶汉龙告诉记者。源南镇是我市改革示范行动的试点镇之一,通过改革,目前该镇公共服务大厅实行“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业务办理模式,群众只需在任一窗口递交一次材料,就有办事员在系统后台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不用群众再来回跑动,从申请、受理到审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有效缩短办件时间。截至目前,该镇公共服务大厅累计受理业务1871件,办结率达100%,收获一致好评。


最大限度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是乡镇街道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东源县仙塘镇是全市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点之一,该镇镇委副书记徐至立告诉记者,通过改革,仙塘镇充分整合市县下达的行政执法和事业编制资源,设立了综合执法办,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组建了一支“一专多能”的综合执法队伍,承接了市县下放的279项行政处罚权限,统筹开展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确保基本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响应更快、效率更高。


14个示范镇街累计开展行政执法事项443项


从管理权限到执法编制,从权责交接到机制完善……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行动的目的是完善提升乡镇街道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实事。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我市14个示范镇街累计开展行政检查、行政处罚事项443项;受理群众来电、信访等综治案件由去年同期683项增加到961项,同比增长41%;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办结受理事项由原来的29661项上升到33011项,同比增长11.3%,服务范围、办事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上升,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初显成效。


市委编办副主任崔新友表示,今年来,市委编办通过厘清权责关系、加大权限下放力度、健全“三大平台”工作机制、完善基层配套保障等措施,全力打造一批示范镇街,取得明显成效。接下来,市委编办将以点带面,以示范促提升,进一步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