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时政新闻
全市95.4%的农民享新农合医疗服务
发布日期:2009-08-31 00:00:00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日前,记者从市卫生部门了解到,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全市农村。

    据市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人数为2516608人,比上年新增人数35990人,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占总农业人口的95.4%,占常住农业人口的99%;全市五保户、特困户、贫困人口参合率均为100%。

7万多参合农民人均报销1804元

    今年1—7月,共有73983名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因病住院的费用得到报销,报销金额13349万元,人均报销金额1804元;有69813人享受了门诊统筹补偿,补偿金额136.3万多元; 587人次享受了大额门诊补偿,补偿金额58万多元;有4994名正常分娩的参合人得到定额补偿,补偿金额144万元;还有10903人次得到了其他补偿,补偿金额127.6万多元。有708名因病住院治疗的参保人得到医疗救助,救助金额119万元,住院医疗救助受惠家庭人口数为3293人。

即时补偿便民利民

   今年,合作医疗筹资额从2008年人均100元提高到人均110元的标准;报销封顶线从2008年的3万元提高到5万元。

    我市积极开展合作医疗即时补偿办法,推广紫金县及源城区的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即参合农民生病住院,出院时即可办理医疗费用补偿手续。明年,我市在县级和镇级全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补偿办法,并逐步推广到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同时,扩大了报销范围,除了把部分大额费用的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门诊和计划生育住院分娩、白内障手术纳入到大病统筹补偿,还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门诊补偿制度,将日常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目前,紫金、东源等县正在进行试点,先在卫生院开展此项工作,明年将全面推开。

“网络”补偿进一步规范管理

    市卫生等部门将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源城、紫金列入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批单位,目前源城区开始正式启用,紫金也将完成。列入第二批建设的东源、连平、和平已完成对乡镇工作人员的电脑培训工作,目前正在录入有关参合人员的数据。列入第三批的龙川县自行购置的电脑设备也已基本到位。

    据悉,2010年,全省新农合筹资水平将达到每人150元以上,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20元以上,农民个人出资标准在30元以上。筹资标准提高后,实际住院补偿比例将达到50%以上;住院补偿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

信息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