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市县联动召开“面对面”座谈会 “问题清单”变“幸福清单”
发布日期:2025-07-15 15:43:19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的通知》要求,7月8日、10日,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市场监管局分别召开“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聚焦“网约车管理”“售后服务”问题,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难题,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

  强化跨部门协同 推动诉求高效解决

  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今年6月,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民生诉求,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日常、在一线,做到服务更贴心、群众更满意。截至7月14日,市直部门已成功举办2场专题座谈会,聚焦高频民生问题,强化跨部门协同,推动复杂诉求高效解决;县(区)层面同步推进,已召开10场座谈会,深入基层一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会前,我市通过多渠道收集“网约车管理”“售后服务”问题和建议,并经过全面梳理分析,按类别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事项,特别邀请群众代表、司机代表现场“吐槽”,职能部门回应并提出解决措施。

  座谈会上,群众代表针对网约车司机拒载、打车难、网约车平台合规经营和预付卡消费退费、维修与退换货争议、售后服务等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畅所欲言,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逐一进行回应,部分问题得到现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将集中资源力量加快解决。

  在“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

  为群众办实事,是初心所系、使命所在,是持久的要求,而不是一时的热度。2021年,市委、市政府建立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4年来,该机制已发展成为系统化、常态化的民生问题解决平台,形成了民生诉求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了从“个案解决”到“制度优化”的升级。

  此次进一步优化“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提升。

  一是机制优化,层级全面拓展。“面对面”机制优化后,拓宽了解决群众诉求层级,从市委书记、市长拓展到覆盖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构建起市、县(区)、乡镇(街道)及部门多级联动、协同响应的工作格局,确保民意诉求直达治理末梢。

  二是主体多元,诉求精准聚焦。延续并强化多元参与特色,特别邀请群众代表、行业从业者代表、企业代表三类核心群体。此举确保了反映问题的广泛性、代表性和针对性,既能把握民生痛点,也能洞悉行业难点与企业堵点。

  三是现场交办,闭环管理促落实。针对代表提出的共性诉求与具体问题,相关责任人主动认领、建立台账、明确时限、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建立起贯通各级的“问题收集—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督办反馈—效果评估”闭环工作机制,确保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源头、反馈到个人”。

  四是重心下移,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机制优化的核心导向是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要求各级各部门转变作风,将“面对面”机制延伸到自身层级,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和解决本辖区、本领域内的共性难题,切实提升基层源头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市委、市政府部署下,我市已构建起多级联动、全域覆盖的“面对面”工作新格局。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把民所盼、民所需当成一道道“必答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