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法卡山“坚守英雄连”连长、一等功臣丘谭安:辗转千万里,为19名烈士找到亲属
发布日期:2022-08-10 09:31:46 来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10多年来,丘谭安不辞辛苦穿梭于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怀着深深的爱、用自己的残疾军人抚恤金,为19名烈士亲属送去慰问和温暖······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广西中越边境法卡山战斗”一等功臣丘谭安家中,听他讲述四十多年前,为在收复法卡山战斗中,荣获法卡山“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的29名烈士寻找亲属的感人事迹。

  丘谭安,广东省东源县叶潭镇人,1957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入伍,1977年6月入党。先后在原55军某部和广西军区边防某部服兵役。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务。1982年,因战致残,退出现役,转业地方工作。                                      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被评为河源市和东源县首届“最美退役军人”。

  1979年2月,丘谭安任某部排长,带领全排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参加过著名的探垄营救团侦察分队的战斗,随穿插部队率先突击至战场最前沿的越南谅山奇穷河桥头,荣立三等战功,所在排荣立集体二等功。

     丘谭安介绍,法卡山收复战历时57天。1981年5月16日的战斗最为惨烈,时年24岁的丘谭安任连长,指挥果断,作战勇敢,他率战友们打退越军16次大规模的进攻,毙敌300多人,坚守住了阵地,个人荣立一等战功,连队被广州军区授予法卡山“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战斗中他多次受伤,心中只抱着“宁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和“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信念,与战士们坚守阵地。最后,三负重伤,昏倒在阵地上,他被送往医院,抢救三昼夜,住院期间,先后做了三次手术。仍留下腰部腰椎损伤,耳朵臌膜双穿,左腿膝盖位置子弹贯通伤,左踝骨弹片伤,左手腋窝神经损坏,对掌功能差,身上残留有24枚弹片,其中肺部存留一枚弹片。幸运的是,他在重伤当中挺了过来,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经常这样想,如果没有战友们一起在战场上拼杀,我也没有命了,没有我的战士,也没有后来的我。”丘谭安说。

  战斗的过程,丘谭安已经向上级进行了汇报。而这些年轻鲜活的生命究竟是怎样牺牲的,他们的父母亲人却不得而知。多年过去了,他的心情越来越迫切,想去探望英烈战友的亲属,让他们知道自己亲人的英雄事迹。

  “我们连队牺牲了29个人,作为连长,我应该去探望他们的父母和亲人,希望能给他们的家人有个交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是怎样与敌人生死搏杀的,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没有烈士们的牺牲,我这个连长能活着回来吗?所以我把烈士的亲属也当成自己的亲属。”丘谭安说。

  从2011年开始,在工作岗位退居二线的丘谭安,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用在了寻访牺牲战友的亲人上,他拖着伤口仍然时常作痛的身躯,辗转上万公里,通过战友联络、网络信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资料等方式,在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寻找牺牲战友的亲人。

  “有些烈士亲属是很难找的。有的地址不清找不到位置,有的家庭已搬走了,又不知何处去寻,有的家居在大山沟里,常常需要翻山越岭。”丘谭安介绍,有一次他连续3个月在外面马不停蹄地寻找烈士亲属,自带钱粮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探,截至目前,丘谭安已经找到了19户烈士亲属,每到一家,他都拿出自己有限的抚恤金慰问烈士的亲人,烈士父母已故的捐给烈士的兄弟姐妹,包括路费等开销在内,共花费抚恤金约八万元左右。

  “这些钱只是心意,对于英烈亲属来说,烈士牺牲的‘英雄记忆’可能更为珍贵。”提到探望英烈战友的亲属,丘谭安的心里格外沉重,“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亲属是广东新兴县,自己打仗时的搭档指导员黄容庆的父亲,去到他家中,我介绍了他儿子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情况,他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听完后,他坐在凳子上长久沉默,一句不发,默默流泪,最后对我说了一句话:‘连长,你在我儿子面前烧柱香就行了。’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丘谭安说。每看望一户烈士亲属,丘谭安的心情都愈加沉重,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

  “我已经找到了19位烈士的亲属,现在云南、贵州、河南等方向没有去,这个事情我还要坚持做下去,趁自己现在还能行走,完成这个事情,我心里也踏实了。我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把当年我们在法卡山收复战中创造下来的‘为人民甘愿吃亏、乐于吃苦、勇于献身’的法卡山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丘谭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