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于11月20至23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1788项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含国际项目169项)参展,其中,国内项目975项为首次参展。我市创新成果“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作为我市唯一项目代表参展,这也是我市教育创新成果首次亮相“全国教育博览会”。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以“教育创新 提升中国力量”为主题,紧扣“汇聚·碰撞·变革”三个关键词,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创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经过展览前层层审核,我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赖曼珍率领团队研究出的教研成果获得参展资格,代表河源市参展。博览会期间,赖曼珍率领研究团队携成果在博览会上成功参展,并在展馆内作了45分钟的成果陈述,受到观摩领导、专家、校长、教师们的欢迎和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应该将这种实实在在、能更好地帮助师生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成果广泛传播,惠及更多学生,使成果获得利益最大化。
据介绍,该成果主要解决是高中英语语法教与学均不得法、语法课堂枯燥、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团队经历探索设计阶段、初步实践阶段、反思修改阶段和应用提升阶段研发出五种语法教学模式。探索出的这5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解决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不得法、粗燥无味、效率不高的问题,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素养。
本次代表河源市参展的成果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研究”(编号为J11-164)成果。该课题研究由主持人赖曼珍率领6所课题研究学校(东源县东源中学、广附东江中学、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和平县和平中学、紫金县尔崧中学、龙川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开展,共同探索、研究、反思、改进、优化教学模式。在整个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语法有效教学为主要实践突破口,探索和研究出高中英语语法五种有效教学模式,以此解决语法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提高语法教学效率。该成果实现了理论创新、模式创新、操作创新、实践创新和过程创新。课题组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第二次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第二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教师访谈结果、师生课堂表现分析、学生成绩分析和实践检验分析等六方面证明效果显著。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变得有效有序有趣,同时促进高中英语语法教与学。
迄今为止,该成果已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通过层层审核最终获得在全国教博会资格,并成功展览。继续实践、检验、提升、完善、迁移运用是今后的努力方向,期待该成果惠及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