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帮扶协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深河产业协作、乡村振兴和民生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7月16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高自民率队赴河源市,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座谈,促成深河两地涵盖农业、会展、医疗、新能源和人力资源等领域的5个项目签约,为河源市“百千万工程”贡献深圳人大力量。
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叶春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春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壬旺,深河指挥部指挥长、河源市政府党组成员杨雷等领导参与调研。
调研组首站抵达河源市深河创谷高新区展厅和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详细了解高新区发展规划及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的产业集聚情况。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作为深河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已吸引中兴通讯、华勤技术、乔丰科技、农夫山泉、白象食品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和水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在广东省产业转移考核中,“深圳-河源”2023、2024连续两年获评优秀。 调研深河创谷高新区展厅 在源城区蔬菜产业园,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春沐源智慧农业示范区。春沐源智慧农业示范区是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春沐源集团)下属科技农业业务板块。通过数字化种植技术,春沐源樱桃番茄已进入100多个城市、3万家门店,年销售额超1.7亿元。 下午,调研组前往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和河源土特产馆。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是农夫山泉广东第一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饮用产品,项目累计投资10亿元,目前拥有17条生产线,其中包含4条饮料生产线和13条水生产线。河源土特产馆由河源市属国企河源市手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位于河源市源城区永和东路81号商务小区内,展厅面积890平方,集中展示了河源725款优质农产品,其中33款获“圳品”认证。 调研农夫山泉工厂 “百千万工程”工作座谈会现场 调研结束后,在河源市国资委召开“百千万工程”工作座谈会。深河双方围绕产业协作、消费帮扶、项目对接等领域展开交流,并签署了5项合作协议,分别为:农产品购销合作协议、“河源茶产业”区域公用品牌推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亚辉龙-和平县“助学 援校 赠医”三项计划慈善项目、投资建设“高导热高绝缘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项目入园协议、人力资源产业合作协议。 会上,杨雷详细介绍了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工作成效。自2013年全面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深圳倾力支持河源发展,累计投入帮扶协作资金超120亿元,实施帮扶项目超1000个。在产业协作方面,助力打造深河产业协作示范园区,2024年合作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9亿元,工业增加值31.1亿元。在乡村振兴方面,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累计培育18家企业获评31个“圳品”、培育创建5家“深圳农场”、认定4家消费帮扶平台企业;在民生帮扶方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建成龙华紫金实验学校报告厅和体育馆、和平县医共体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等项目,支持启正学校扩建项目,配置50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 叶春球代表河源市向深圳市长期帮扶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深圳市人大携手开创更加紧密、更加务实的合作新篇章,以深圳市人大为深河两地深化合作的桥梁纽带,引导更多深圳优质企业关注河源、投资河源,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老区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高自民表示,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工作成效显著,要继续在“百千万工程”中展现深圳人大的担当和作为,扛起省委、省政府交给深圳的帮扶协作政治任务,动员更多深圳企业参与帮扶工作。他强调,要立足行业优势,深挖产业资源,加强项目对接,尽快推动签约洽谈项目落实落地,推动建立产业对口帮扶的常态长效机制,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