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集约 >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 > 政务动态
深河指挥部赴龙川县佗城、老隆两镇调研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05-16 17:02:54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5月13日,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指挥长、河源市政府党组成员杨雷一行到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老隆镇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助力“百千万工程”实地调研,看望慰问深圳派驻帮扶干部。深河指挥部副指挥长袁志雄、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驻龙川县工作队队长张明明、深河指挥部相关部室等参与调研。

  佗城镇地处龙川县最南端,东江上游。佗城至今已有2239年的历史,是秦朝岭南四大古邑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也是红色革命老区。在第二轮深圳对口帮扶河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驻佗城镇工作队由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圳市气象局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派驻。

  自2024年7月底入驻以来,驻佗城镇工作队围绕佗城镇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升级、绿美生态、文化赋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累计推动实施项目10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3万,惠及群众20000人次,全方位支持佗城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514172423.jpg

杨雷一行在佗城镇四甲三印村调研灵芝种植项目


  在佗城镇,杨雷一行先后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胜利村、乡村振兴研究院、红色文化村——四甲三印村等地调研,了解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进情况。

  东江河畔的胜利村成功入选龙川县2025年典型村(第三批)计划选树培育名单,是佗城镇唯一入选村庄,成为乡村建设的标杆。

  驻佗城镇工作队紧紧抓住胜利村入选2025年典型村培育对象的契机,带领村委主动谋划绿美示范项目,得到佗城镇政府和驻县工作队的认可,成功申请绿美提升示范项目,金额约86万,目前在推进实施中。


微信图片_20250514172448.jpg

杨雷一行在佗城镇胜利村调研


  驻佗城镇工作队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基”的发展理念,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特色农文旅项目落地。深圳深河农旅公司正式进驻胜利村,流转了206亩土地,目前实际投资资金50万,用于基础建设。驻佗城镇工作队还依托胜利村沙质壤土、排水良好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地在胜利村引入特色“粉葛+淮山”种植产业,推动特色种植产业发展。

  龙川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驻龙川工作队发起成立,驻佗城镇工作队策划,依托深圳人才优势,整合多方资源,聚焦龙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


微信图片_20250514174651.jpg

龙川县乡村振兴研究院


  驻佗城镇工作队以龙川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平台,通过精准定位和资源整合,联合多家机构(龙川县双百工作队、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龙川支医支教队、龙川县宝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双百”社会工作服务站等)开展公益培训、专题讲座、文化沙龙等系列活动,并积极吸引各类文化创意工作室入驻。同时,该研究院还专门设立了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专区,旨在充分发挥这一优质平台的综合效能,将其打造成为集会议会务、人才培养、文化推广、产业扶持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佗城镇三印村上印寨,是1928年由黄克等革命先驱成立的龙川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驻佗城镇工作队通过进一步深化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龙川县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龙川县特色的红色文旅品牌,为龙川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50514172458.jpg

杨雷一行在龙川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调研参观


  老隆镇作为龙川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和交通的核心枢纽。在第二轮深圳对口帮扶河源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驻老隆镇工作队由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沙井街道、宝安区城管工程事务中心和宝安区住房和建设事务中心等单位选派干部组成。

  在老隆镇,杨雷一行先后到月乐堂村、板塘村、江边村等地调研,看望慰问深圳派驻帮扶干部,了解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推进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514172502.jpg

杨雷一行在老隆镇月乐堂村调研


  自从2024年7月底入驻以来,驻老隆镇工作队紧扣产业发展与民生建设两大核心,扎实推进老隆镇项目建设工作。新桥街道投入20万元,提升佗城镇域公共服务能力,美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沙井街道投入10万元,提升老隆镇第二中心小学办学条件;投入24万元,打造月乐堂村彩绘艺术村项目,以彩绘艺术为载体,塑造乡村文化新风貌;引进红松茸种植项目,提升板塘村造血能力;充分利用上级专项资金,聘请专业设计运营团队,规划城市客厅“宝隆坊”项目建设。

  杨雷对驻佗城镇工作队和驻老隆镇工作队帮扶入驻以来的帮扶成果给予肯定。他要求帮扶干部们紧抓“百千万工程”推进契机,从帮扶地区实际从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精准谋划实施一批高“显示度”“含深度”的帮扶协作项目,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做出贡献;同时要加强队伍管理,遵守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做好内务规范等事项,积极发挥示范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