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20180017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红星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河源创意园区的提案》(第20180017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河源文化创意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对您的提案高度重视,经与市商务局和市文广新局共同研究后,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艺术创意产业发展
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纲领性要求。在《河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提出充分利用以万绿湖、东江画廊、温泉度假区、森林氧吧为代表,以“人、文、龙、山、水、林、泉”七脉合一为特色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依托城际轨道和区域绿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休闲度假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休闲旅游产业的文化品味,强化“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形象。二是在城市重点片区规划时重点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如在《河源市高铁新城概念规划及总体城市设计》,规划中明确提出“培育新城新功能发展,重点发展创意文化、专业培训、工业设计、休闲旅游、生态观光等功能,加快高铁综合体、未来城市实验室、孵化中心、众创大街、文创公园、中央公园等载体空间的建设,推动地区发展”等有关内容,其中文创公园将结合文化传媒区共同打造购物休闲、展览展示、文化培训、设计传媒企业集群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公园,并将其打造成为前沿产品展示、体验和传播中心,以及创意型企业的研发、展示平台和高端人才的生活、交流场所。文创公园的建设,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坚持市场主导,加速艺术创意园区建设
创意产业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条件成熟情况下,按照市场主导、企业投资、政府监管的模式建设艺术创意园,必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符合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建设市场主导、企业投资的艺术创意园区,按市场规律运行、政府监管的模式发展艺术创意园区,同时可考虑融入客家传统文化及河源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于一体,从而发展河源本地独特的文化。
市文广新局有关部门梳理了全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市场主体建设、鼓励文化文物单位开办文化创意业务、跨界融合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同时,充分发挥各类文化资源平台作用,大力促进文化创意资源的社会共享和深度开发;通过重点扶持、连锁经营等形式推动其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河源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提升文化文物单位和文化创意企业的品牌意识,提高对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这些都为创意园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创新政策机制,优化艺术创意产业营商环境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并采取激励措施大力引进人才。目前我市已先后出台了《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源市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河府〔2016〕49号)、《中共河源市委 河源市人民政府印发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河委发〔2016〕8号)、《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河府办〔2017〕57号)、《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河府办〔2018〕6号)、《河源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政策措施,明确了各类人才引进、企业进驻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将有助于艺术创意园区企业进驻和各类艺术人才引进。
四、加强人才培养,传承和发扬传统艺术文化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在2016年出台的《河源市促进人才优先发展若干措施》中第11条明确指出,“加强引进培养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宣传文化专业人才。实施“教育强师”工程。每年安排100万元“文创”基金,组织50名左右宣传文化艺术人才到著名高校进修培训;未来五年创建20个文化名家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一次性给予8万元经费支持;通过引进、选拔培养和提供平台建设支持、稳定经费支持等方式,培育一批社科理论、新闻传播、文学艺术、文博、非遗传承、文化产业和“两地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宣传文化专业人才”。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艺术家”的培养和造就。
近年来,文广新局也积极加强本土艺术家的培养,以促进文化创意资源的社会共享和深度开发为契机,积极打好“客家文化”牌、“红色文化”牌、“恐龙文化”牌,打造具有民族品牌特色的音乐文化产业,创建具有河源特色的文化旅游示范区,特别是打造以文艺演出为载体的精品项目,如协助巴伐利亚庄园编创以“客家之家,河源之源”为寓意的中国首创土楼全景剧场秀——《家·源》,观众席随剧情360度旋转,全方位演绎独具特色的客家传奇;协助编创《桃花水母》等大型梦幻舞台秀;积极参与每年一届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大力推介我市知名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创意产品;精心组织河源首届文创产品(手信)设计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现、挖掘和培养本土“艺术家”,也成为“艺术家”历练的摇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与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文化艺术人才的发现、挖掘和培养力度,组织宣传文化艺术人才到著名高校进修培训,积极创建文化名家工作室,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本土“艺术家”。
河源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