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集约 > 河源市教育局 > 通知公告
河源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
发布日期:2019-03-04 15:06:55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为促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展示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回应社会关切和接受监督,河源市教育局编制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2018年度报告,现予以公布。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2018年,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2所,其中,按区域布局分,市、县区各分布6 所;按学校等级分,国家级示范职校2所,国家级重点职校1所,省级重点职校2所。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98.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52万平方米,在校生20992人,其中,一年级7276人;二年级7023人;三年级6693人,“普职比”为5.9:4.1(含技工教育和输送珠三角中职学校学生)。

1.2设施设备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按现行开设的14大类专业配备教学仪器和实训实操设施,教学、实训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352.83万元,生均设备值6837元。如下列举4个专业实操设施配备情况:

1.2.1加工制造类专业配备了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普通铣床、数控铣床、电火花机、线切割机、机床电气控制设备、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平台、三坐标测量仪、快速成型机等。

1.2.2电子技术专业和电气专业配备了通讯技术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PCB板制作实训室、SMT生产线、整机模块电路实训室、通信终端实训室、电力拖动室、智能楼宇室等。

1.2.3汽车专业配备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室、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室、汽车保养与销售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室、汽车空调和电气设备构造实训室等。

1.2.4学前教育专业配备了幼教模拟室、舞蹈练功房、钢琴室、电钢琴室、电子琴室等。

(其它专业略)

1.3教师队伍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409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学历达标率为93%;副高级职称185人,中级职称635人,初级职称174人,未定职级106人;文化基础课教师392人,专业课教师708。在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47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7%。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能力为关键,围绕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值得骄傲的是,2018年5月,河源理工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评为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这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基层团组织的最高集体荣誉,是河源市学校类团组织近十年来获评的唯一一个国字号荣誉,也是当年广东省获此殊荣的5个学校团组织之一。该校团委钟燕龙老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章石林同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当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理想信念坚定,学习勤奋刻苦,专业技能素质扎实

2.2就业质量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举办企业专班、开展顶岗实习、组织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加强学生就业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在留在本地就业、服务家乡发展。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为推动职业院校学生在高新区实习实训,进一步帮助大中专学生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于当年5月印发了《关于鼓励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在我区实习实训的实施方案》(河高管委发[2018]27号),按照“政府搭台、校企合作、双向选择”的模式,采用专业对口、订单实习实训、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实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并鼓励学生实训结束后留在高新区就业。据统计,2018年,中职学校毕业生6761人,已就业6649人,直接就业4917人,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本地就业人率60.5%以上,对口就业率为70.0%,有1732人升入高一级学校。以下是毕业生就业去向:

2.2.1就业学生中按就业去向分组: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3522人,合法从事个体经营980人,其他方式就业415人,升入高一级学校1732人。

2.2.2直接就业学生中按就业产业分组:从事第一产业67人,从事第二产业353人,从事第三产业4497人。

2.2.3直接就业学生中按就业地域分组:在本地就业4191人,异地就业726人,境外就业0人。

2.2.4直接就业学生中按就业地点分组:在城区就业4118人,镇区777人,乡村22人。

2.2.5直接就业学生中按就业渠道分组:学校推荐4067人,中介介绍114人,其他渠道736人。

2.2.6在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中,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 9人,五年一贯制升学62人,三二分段升学193人,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0人,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1072人,其他方式升学396人。

2.2.7按专业类别分组,毕业生6761人,已就业6649人,对口就业4745人,对口就业率为70.0%。

2.2.8 在直接就业学生中,未签订就业合同387人,已签订1年及以内就业合同1007人,签订1—2(含)年就业合同1058人,签订2—3(含)年就业合同1868人,签订3年以上就业合同597人。起薪1000元及以下4人,1001—1500元268人,1501—2000元844人,2001—3000元2076人,3000元以上1725人。未购买社保414人,已购买三险1627人,已购买五险1839人,已购买三险一金327人,已购买五险一金710人。

2.2.9在毕业学生中,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5418人,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343人。在就业满意度调查人数中,无法评估483人,不满意84人,比较满意643人,满意3998人,非常满意1553人。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调整区域专业布局,优化中职学校专业结构和职业教资源配置。一是对河源市职业学校、河源理工学校的部分专业进行资源整合,结合两校的办学条件及专业特色,河源市职业学校数控、模具等工科类专业暂停招生,将实训中心的设施设备调整补充到河源理工学校,支持该校做大做强数控、模具等工科类专业。二是结合职业教育与企业用工专题调研成果,调整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于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新设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社会文化艺术等3个专业,并已完成首次招生。三是采取“一个校区两块牌子”的方式,合并了紫金县职业学校和紫金县技工学校。据统计,全市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涉及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体育与健身类、教育类、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医药卫生类等14大类近30多个专业。在开设的专业中,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河源理工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河源市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为省“双精准”示范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导游服务与管理、会计、护理、助产、药剂等7个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市场营销、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医康复保健、医学检验技术等8个专业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以下是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专业分类情况:

3.1.1河源理工学校开设工科类专业为主。

3.1.2河源市卫生学校、东源县卫生学校开设医药卫生护理类专业为主。

3.1.3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河源市特蕾新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河源市现代职业学校、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龙川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文科类专业为主。

3.1.4河源市体育运动学校开设运动训练、竞技体育专业为主。

3.2质量保证

办学质量是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2018年,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式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规范办学。二是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设置专业。二是规范征订和使用国家规范教材教辅资料。三是按照教育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要求实施教学。四是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现教学诊断实时监控和管理。五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推进 “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改革、设立企业专班、定向专班;六是邀请国家和省职教“名家、名校长、专业名师”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传经送宝;七是组织开展第三届全市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大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微课教学比赛),近8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组织全市第十五届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此次比赛是历年来比赛项目、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共设8大类23个小项比赛,近700名师生参与此次比赛;组织参加全国、全省教师信息化大赛、学生技能竞赛等比赛,共有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2018年广东省技能竞赛中有40名选手获得一、二、三等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5个)。

3.3落实教师编制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409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在校生20992人,师生比为1:19.1。其中公办学校专任教师1046人,在校生19883人,师生比为1:19;公办学校在编教师1042人,外聘教师4人。

3.4教师培养培训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发展,不断强化教师教育质量主业意识,举办全市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全市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市第十四届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全市中职教师论文评选活动,组织中职学校师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全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信息化大赛、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英语教师信息化微课设计大赛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举办的相关竞赛,成绩逐年提升。此外,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情况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本市“三区六园”为主阵地,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一是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政策举措,印发了《河源市2017-2019年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职部分)》和《河源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二是指导职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先后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三是加强与企业沟通,建立合作办学机制,打通学校与企业的沟通障碍墙,达成共建、共赢、共享办学模式。四是指导学校深化与企业合作,设立企业专班,实行技能人才定向定岗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即可上岗。例如,河源理工学校先后与67家企业、3个事业单位、3个行业协会、135所初级中学、5所高职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分别与西可通信、中兴通讯、龙记集团、农夫山泉、昌红精机科技、TTS教育机构等15家企业设立专班,专班班级达90个,专班规模达2000多人,为各大产业园区“量身定做”技术人才。五是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组建“技师工作室”,力促学校办学更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目前,全市职业学校与省内627家企业实行了联合办学。

4.2学生实习情况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作为教学重要环节来抓,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有序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学校和实习单位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监督监管学生顶岗实习和生活全过程,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专业对口岗位、工作环境安全、劳动报酬合理、休息休假正常、食宿环境安全,责任保险完善、考核机制科学。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校企合作办学方案,科学安排学生实习、见习,部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为一年(即第五第六学期),也有部分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为半年(即第五或第六学期)。例如,河源理工学校举办校园双选会,吸引30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纳贤,仅学前教育专业就有河源本地及珠三角城市等80家幼儿机构前来挑选人才,提供岗位1.5万多个,现场有1000多名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工资待遇2500元—4500元左右。再如,河源市卫生学校先后与深圳市宝田医院、中山市民众医院东莞市黄江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江西省定南县人民医院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河源市人民医院、河源市中医院、源城区人民医院龙川县人民医院等102家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不仅满足了学生技能实训,也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工作岗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全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学生6649人,专业对口率为70%。其中,在市内顶岗实习人数4400人,占实习学生总数的66.17%,市外顶岗实习学生2249人,占实习学生总数的33.83%。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指导推进全市中职学校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发挥职教集团办学优势,与企业建立合作专班。目前,全市中职学校与省内627家企业实行了联合办学。例如:河源理工职教集团目前有180个成员单位,有20多家企业在该校12个专业中开展订单培养,专班在校生人数2500人;并与5所高职院校实施联合招生、共同培养,目前就读高职函授学生共有1000多人;共建校外实习基地50个,共建校内工厂3个,共建具备一体化实训场室33个,形成了“招生旺,培养精,出口畅”的教育发展产业链再如,河源市卫生学校牵头组建了由市卫计局等行政部门、市医学会112所市医院、高校等共同构成的“河源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为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并成立了“六校联盟”, 达到校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进双赢的目的。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18年,全市中职学校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行理论和实操一体化教学改革,突出专业技能实操训练,坚持以竞赛促教学,举办的校级和全市中职学生技能竞赛已经成为我市中职教育一大特色,选送参加全省、全国中职技能竞赛获奖学生人次和获奖等级逐年提高。由于办学业绩突出,市卫校、河源技师学院、河源理工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列入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成立了河源市首家与高校联合共建的产学研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助推河源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主动服务园区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出台科技重点专项政策,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我市重点发展领域重点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教师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打造良好科研环境;发挥职业培训学校(中心)和乡镇成人校优势,为富余劳动力和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在职业院校设立技能鉴定中心,实施20多个专业或工种的初、中、高职业技能培养与鉴定,全市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此外,为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全市中职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例如,河源卫生学校积极探索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办学模式,承接了河源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班,得到主办单位和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河源理工学校面向社会进行普通话技能培训共计3661人次,并对2204名学生进行了校内职业技能鉴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少儿艺术公益培训,参训人数共计249人。

5.2社会服务

2018 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投身于培训服务、技术服务、“创文”服务等社会服务,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例如,河源市卫生学校充分发挥“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理论培训基地”和中山大学“医学继续教育河源基地”的作用,做好乡镇卫生院长、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乡镇卫生院紧缺人才、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业务等五项培训工作,服务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设,开设全市育婴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组织护理、助产、中医护理、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技术专业在校学生参加培训及鉴定考试,共有949名学生获得育婴员(中级)资格证书,为我市培养高素质的育婴人才。再如,源理工学校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100场次,参与人次约5000多人,人均志愿服务时长30.6小时,再次被共青团河源市委员会、河源市文明办、河源市志愿者联合会,评为“河源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李秀华老师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此外,该校举办的“626”禁毒宣传志愿服务教育活动,先后被《南方日报》、《河源日报》、《河源晚报》、《河源警讯》等多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5.3对口支援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无对口支援任务。

6.政府职责

6.1经费

2018年,我市、县地方政府全面落实学生资助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经费。

6.2政策措施

近三年来,在国家和省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政策的推动下,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发展,先后出台政策文件,聚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一是出台了《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府〔2015〕68号)。二是印发了《河源市2017-2019年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职部分)》。三是教育、财政、人社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河源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意见》。

7.特色创新

近年来,全市中职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勤学、好学、乐学。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或相应校企合作机构,全面整合校企办学资源,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开展学校、全市学生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技能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发展。

7.1 打造“最美校园”、“科技校园”, 凸显文化特色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方式。近年来,市教育局提出全市中职学校要致力于改善校园育人环境,要结合自身实际,凸显包容、融合的职业特色环境文化,致力打造最美校园、“科技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成效显著。例如,河源市卫生学校为进一步完善美化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一园二湖三场四山五中心,即“一个智慧校园、两个人工湖、三个广场、四座山体公园、五大服务中心”。最具特色的500米艺术长廊和“星光大道全面展示了校园动态和师生风采,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此外,学校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集人体生命科学馆、中草药馆、科普园、中药园、世界医学文化名人园于一体的山体公园,处处彰显“最美医学校园”的文化特色,受到前来观摩学习的省内外专家以及兄弟市学校的一致好评和普遍赞誉。再如,河源理工学校,为凸显工科专业特色,着力打造“科技校园”,让学生在无形中积累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收效明显。利用专业报废的部件通过切割、改造组装成创新模型产品在教学区入口处展示;结合专业发展历程、汽车模型构造、工作原理、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维修规范等专业知识在教学楼各楼层装订上墙;联合各大知名汽车4S店共同建设汽车标识文化墙;利用旧轮胎制作钟表、回收废弃物制作成校园欢迎词、汽车模型卫生工具架、遥控驾驶车辆、悬挂轮胎式花卉等,处处彰显学生的环保与创新理念和能力。

7.2构建“以德化人”、“人本党建”育人模式,打造校园品牌

立人先立德”。近年来,全市中职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构建“以德化人”、“人本党建”育人模式,切实提高德育和党建水平,让每个学生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例如,河源市卫生学校作为河源市德育示范学校,自2014年以来就致力于开展暖心德育课题研究,开展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做合格卫校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开展说暖心话、做暖心事、当暖心人三暖专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暖心宿舍、暖心天使,暖心班主任、暖心志愿者等评选活动;完善心理咨询室、师生茶话室等,打造32个师生品牌社团,编写学校“暖心德育”丛书。此外,积极打造人本党建育人活动品牌,自2016年以来,学校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开展六个一实践活动,即周一卫生网格化净起来,周二开展师生合唱活动唱起来,周三开展师生大课间环校道跑步跑起来,周四开展师生大阅读活动读起来,周五开展党团员文明志愿者活动文明起来,周六开展快乐阳光健身活动乐起来2017,河源市卫生学校被评选为“河源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点”,成为全市市直机关单位和教育系统党建活动学习的典范。

7.3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彰显专业特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职业教育应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全市中职学校致力于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河源市理工学校为实现校企合作无缝对接,企业环境文化校园,让企业文化素养进场室,让企业规范要求进车间,让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开展“放下手游·最美汽车先生”评选活动,举办“动感驾驭·汽车飞扬”现场车辆组装表演秀,让每个学生在企业进校园的各类活动中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据统计,河源理工学校先后与67家企业、3个事业单位、3个行业协会、135所初级中学、5所高职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分别与西可通信、中兴通讯、龙记集团、农夫山泉、昌红精机科技、TTS教育机构等15家企业设立专班,专班班级达90个,专班规模达2000多人,为各大产业园区“量身定做”技术人才。2016年,该校承办广东省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年会,理工学子创新组装各类汽车作品受到专家以及各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此外,该校学生创作发明的汽车维修多功能工具车和汽车后视镜除雨器荣获2017年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再如,河源市卫生学校在我省多个申办地区学校中脱颖而出,成功申办2017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竞赛(学生组)赛场,全省共13个市代表队、53名选手、27个模拟病人及109名指导老师参加了此次赛事。为确保赛事万无一失,河源市教育局多次指导河源市卫生学校对《竞赛秩序册》、《竞赛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计分系统等进行修改完善,前后共进行了三次赛场演练,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赛前培训,整个赛事首次进行全程直播,实现 “零失误、零差错、零投诉”的目标。赛事执委会河源市以及河源市卫生学校的组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一致认为本次竞赛体现了“最美赛场、最美角逐、最佳服务、圆满落幕”特点,充分展示了河源市作为粤东北欠发达地区承办省级高规格赛事的能力与水平,体现了我市中职学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丰富内涵,牢固树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四个意识”落实到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上,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学校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不断聚焦党建主业,夯实党建主责,把高的标准和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一年来,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无违反“八项规定”和党内法规问题发生。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主要问题

9.1.1区域发展不够平衡

市区公办中职学校投入大、发展快,其中市卫校、河源理工学校、河源技师学院先后创建国家级示范校,市职校创建“国重”职校,市体校是粤东西北地区办学条件最完善的体育类专业学校之一。相比之下,由于县区政府对中职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滞后,与市区中职学校相比距越来越大。此外,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的全面实施,造成县区中职学校招生难、办学难,大量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尽管市区公办学校招生火爆,但因接纳能力有限,单靠市区公办学校无法承担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重任。

9.1.2师资和实操设施配备不够充足

近年来,我市虽已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吸引了一大批本科以上学历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中职学校任教,但仍存在师资配备不够科学合理的现象。学历达标率为93%,达不到“创现”99.9%的标准;名师薄弱,无法很好地带动和辐射全市职业学校教学教研;专业对口教师占比为77%,仍有部分教师通过转岗进修或直接跨专业教学,教学能力水平较低;部分学校未能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配齐配足教师,外聘教师较多,流动性大。

9.1.3办学特色不够鲜明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设置近30多个专业,学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复,“多、散、泛”现象突出。目前,除了河源市卫生学校和河源理工学校开设的专业具有行业特色,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外,其它学校特色专业不够明显,精品专业不够突出。

9.2改进措施

9.2.1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全市职业学校协调发展

继续加大职业院校建设力度,以超前发展意识,完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把市区职业院校打造成省内乃至国内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示范名校。继续督促和指导龙川县、紫金县、和平县和东源县四个50万以上人口大县加大辖区内中职学校的建设,按照省的要求和标准,力争在最短时间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全市中职教育协调发展。

9.2.2 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编制部门全面核实所属职业院校的教师编制,对照师生比配备标准,配强配优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中职学校教师学历层次、技能素质、教学水平和“双师型”比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9.2.3 打造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品牌

重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区域专业布局,实现各学校专业设置均衡协调发展。河源理工学校要以理工类为主、市职校要以文科类为主办学,市卫生学校、东源卫校、市体校要凸显专业特色,县属职校要以文科类、涉农类专业为主设置。规模大的学校选定3—5个专业、规模小的学校选定1—2个专业,重点做大做强,彰显特色,进而树立学校品牌。

9.2.4继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职教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找准新时代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立足点和发力点,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和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把河源建成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争当全省融入大湾区生态排头兵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2018年河源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汇总).zip

河源市教育局

2019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