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厉 报道)民之所需,警之所向。为积极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日趋严峻形势,进一步提升打击治理新型网络违法犯罪能力水平,2020年8月,河源市公安局新型犯罪侦查支队成立,这也是全省首个专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侦查支队。新侦支队成立以来,立足“严防、严打、严管、严控”,多措并举、上下联动、精准施策,向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打击整治攻势,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位推动 建章立制“全民反诈”
市委书记林涛作出批示,要求全面落实好打击治理电诈工作。市人大提出针对性审议意见并跟踪督办。市联席办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主体责任,形成社会联治的强大合力。河源市成立由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任正、副组长的“全民反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全民反诈”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综治考评项目。
“以快制快”预警止付更加及时
全市公安机关打破数据壁垒,筑牢精准预警劝阻防线,实现分类“施策”、“分秒”预警,“半小时”民警上门、“5分钟”快速止付,“以快制快”止损挽损。目前共成功止付银行帐号20602个,止付资金8160万余元,挽回群众潜在损失上亿元。
8月30日,河源市廖先生被骗子冒充领导诈骗60万元。河源市反诈联勤作战中心快速反应,立即启动紧急止付联席机制,在20分钟内成功拦截受害人被骗资金60万元。
无缝对接 全链攻坚提升反诈效能
建立市局“统筹组织、串并研判、打击支撑”,县局专班“快速落查、快速打击、快速追赃”的两级工作新机制,实现侦查打击无缝对接。2019年以来,我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34名。
2020年11月,成功侦破一宗冒充老板实施诈骗187万元的特大电信诈骗案件,抓获2名嫌疑人,挽回经济损失一百多万元。
宣防一体 线下宣传不停歇
“反诈宣传既要‘大水漫灌’铺天盖地,更要‘滴水浇灌’精准入脑。”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进社区、进村居、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进重点工程”“六进”活动,大力推进“全民反诈”宣传工作,想尽一切办法、见缝插针利用一切资源堵住“缝隙”,努力增强群众识诈、反诈意识能力,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不断变化翻新,令不少群众蒙受经济损失。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有5种方式较为活跃。
一是贷款诈骗。不发分子利用假冒的贷款平台以收取各种解冻费、保证金为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二是冒充客服诈骗。冒充网店客服,以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订单有误”“快递丢失”等理由让受害人配合办理“退款理赔”或“取消业务”,诱导受害人转账。
三是俗称“杀猪盘”的婚恋诈骗。诈骗团伙在婚恋交友、社交论坛等渠道物色潜在对象,诱骗受害人参与虚假赌博网站或投资平台,骗取财物后再“拉黑”事主。
四是刷单扫码诈骗。诈骗之初,作案人员往往返还一笔小额资金以获取受害人信任,后续加价加量,要求受害人连续刷单才能返还本金和佣金,受害人为了返本投入大额资金后便被骗子“拉黑”。
五是虚假购物诈骗。诈骗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发布虚假购物图片,受害人下单转账后,犯罪分子不发货或者发送砖头、废纸等价值低于所购商品的物品,然后将受害人“拉黑”。
河源警方提醒大家,广大民众要提高警惕、增强防骗识骗意识,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遇到可疑转账要求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