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集约 >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 地情研究
赵佗归汉
发布日期:2024-05-22 12:04:31 来源:本网 作者:凌丽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 南越王宫署出土的万岁瓦当。

□ 赵佗(左)与陆贾雕像。

□ 龙川佗城南越王庙内的赵佗像 

  赵佗的人生漫长又精彩。他随秦军平定岭南,先任龙川令,再任南海郡尉,在秦末乱世隔绝中原战火,并桂林、象郡,建南越国。历秦、汉两朝五帝的赵佗,政治经验丰富,两度称帝,又两度归汉。在赵佗治下,岭南地区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赵佗也因此被毛泽东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南越国简史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秦王朝岌岌可危。南海郡尉任嚣召龙川令赵佗共商大计,矫诏任赵佗为南海郡尉,嘱其“可以立国”。

  前207年,秦王朝被推翻,天下逐鹿。赵佗绝秦道,聚兵自守,诛秦置长吏(掌兵马之官),增关设城,构筑军事防线。

  前205年,赵佗击并桂林、象郡。

  前204年,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立吴芮为长沙王,领长沙、豫章、象、桂林、南海等郡。其后汉朝又在封南武侯织为南海王、毋余为海阳侯,多是虚封在南海郡,意图以越制越,为赵佗树敌。

  前196年,汉高祖诏封赵佗为南越王,派陆贾前往授予玺绶。赵佗臣服汉朝,南越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前195年,高祖薨,惠帝立。

  前187年,吕后专权,违约立其亲属吕氏为王。

  前184年,朝臣请禁南越关市、铁器,汉朝与南越交恶。

  前183年,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郡,毁数县而去。

  前180年,吕后病死,诸大臣立高祖孙代王桓为帝,是为文帝。进击南越的隆虑侯周灶等退兵。

  前179年,文帝元年,赵佗以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雒,使之役属于南越,控地东西万余里。文帝以赵佗亲属在真定的墓冢置守邑,岁时傲视,召其兄弟赐以尊官,又使陆贾出使南越,赵佗和解,汉文帝亦采取一系列安抚政策,赵佗二次归汉,愿去帝号,复称南越王,长为藩臣。

  前154年,景帝前三年,吴楚七国反,累及南越,赵佗使人入朝请。

  前137年,武帝建元四年,赵佗去世,其孙赵胡继位。

  前135年,闽越向南越国发动战争,赵胡向汉武帝求助。

  前122年左右,约在元狩元年,赵胡病重,其在汉朝当宿卫的儿子赵婴齐回到南越国继承王位。

  前118年左右,约在元狩末年和元鼎初年,赵婴齐病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

  前112年,吕嘉叛乱,杀死赵兴和汉朝的使者。赵兴之子赵建德继位。当年秋,汉武帝调遣10万人进攻南越。

  前111年冬,南越国战败,被纳入汉帝国管辖。

  割据岭南

  赵佗称王

  战国晚期,赵佗出生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属赵国。彼时秦国强大,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力日衰。公元前230年,秦攻陷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名存实亡,赵佗家乡真定被纳为秦地,实行秦法制。赵佗参加秦军,屡立战功,并在秦平南越的部队中升任将官,于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随主将屠睢进军南越。

  战事打了3年,屠睢被杀,“伏尸流血百数十万”,但赵佗这一路顺利进入岭南。与屠睢的铁血政策不同,在东线的赵佗开始“与越杂处”,相互增进了解。秦始皇三十三年,任嚣、赵佗再征南越,岭南并入秦帝国版图,置南海、桂林与象郡,任嚣为南海郡尉,赵佗为龙川令。

  赵佗任龙川令的6年里,开拓性地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措施,设置政区、移民实边、开垦山林、修筑城池、兴教办学、推广中原文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使古龙川成为岭南先进地区,并带动了整个东江流域的开发。

  约公元前204年,赵佗在任嚣治番禺近10年的基础上接手南海郡。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赵佗一方面采取“绝道”“闭关”措施,毁掉秦时所筑的几条通越新道,严守横浦、阳山、湟溪三关,筑起多个边防城池,大大加强军事防御力量;一方面发兵吞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封“南越武王”。此后,秦末时群雄逐鹿中原的战火,一直未曾波及岭南,坚持“自守”策略的南越国得以发展生产。

  由于赵佗在龙川积累了行政经验,南越称王之后,他继续延续着“和辑百越”“与越杂处”的施政理念。南越国内,郡县寥寥,人口稀少,很多越民还住着山洞,过着“帝力于我何有哉”的渔猎生活,平时因为一点小事争执,也没有成形的道德、规范或法律来处理,只晓得用打架来解决。此外还有先前跟着秦朝大军陆续来的几批商人、贬官、赘婿、罪犯和1.5万名女子。虽然起步艰难,但是赵佗没有气馁,他采取了诸多很有成效的措施:越人参政,汉越通婚,推行秦篆,统一度量衡,执行重农政策,大量使用铁器,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不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逐渐变得“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越人相攻击之俗益止”。

  史学家吕名中认为,赵佗正式称王不会早在刘邦入咸阳或楚汉战争开始时。清人梁玉绳认为,赵佗在秦二世元年行南海尉事,高帝四年称王。《史记·陆贾列传》载,“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作家岳南认为,只有在汉四年(前203年),汉军战略围楚并发起全面反击,项羽进退两难,败局已定,方能称得上是“中国初定”之年。

  赵佗称王时,年纪不过30岁,正是年富力强、奋发有为之时。

  陆贾使岭南  赵佗一归汉

  天下初定,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其中有与南越国接壤的长沙王吴芮,岭南三郡(象郡、桂林、南海)被“虚封”给吴芮,为赵佗树了一个劲敌。刘邦“虚封”岭南三郡,只是南越国和长沙国长期不和的因素之一。西汉中央军和长沙国地方部队陈兵南越国的北部边界,并占据五岭山脉以南、连江上游有利地势。这使得南越王赵佗一直深感不安,同时,也对长沙国背后的大汉帝国时刻保持戒备心理。但长沙王吴芮权衡再三,不敢与赵佗为敌,只是加强军事防备。雄才大略的刘邦,却时时惦记着“地深昧而多水险”的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遣著名辩士陆贾到番禺,拜赵佗为南越王,赵佗受封。司马迁将陆贾说赵佗的过程写得非常生动,是一个纵横论辩的精彩例子。

  这是大汉王朝第一次派使者到南越国,因此,赵佗当时的那个样子,着实把这位使者——著名的陆贾吓了一跳。

  头上扎着椎形大髻的赵佗,把宽袍大袖峨冠的陆贾让进殿上,张开脚,两膝微曲地坐着。

  陆贾说:“你原是中原人,怎的今儿反天性、弃冠带了?你想以区区一个南越国,与汉朝天子抗衡而为敌国,灾祸很快就要降临到你身上。”陆贾把楚汉相争过程用极简短几句话概括后说,“天子听说您称王南越,不肯出兵帮助天下消灭暴秦,将相们都打算出兵来消灭你,但天子怜悯百姓劳苦,才未出兵,特地让我来授予您王印,相互往来。您应该到郊外亲自迎接,北面称臣,现在却以新建的未成气候的南越国而不肯臣服,高祖知道后,肯定会烧了您的先人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个小将领率兵来攻打南越。这对汉朝来说,真是一件小事。”

  赵佗一听,赶紧正襟危坐,向陆贾道歉,接受汉朝授予的王印,归降大汉帝国。此后,中原与南越多有往来,据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刘邦和赵佗曾多次互赠礼物,赵佗送给刘邦的有海鱼、山禽、荔枝等南越特产,刘邦回赠蒲桃锦。

  “不敢背先人”  赵佗再归汉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惠帝即位,7年后病逝。吕后趁机篡权,大肆笼络长沙王吴芮等“异姓王”,同时实施“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政策,下令断绝与南越国等“蛮夷”之地的商贸交流和交往。

  吕后此策,让南越国和赵佗颇受打击。赵佗认为,“吕后听信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长沙王想凭借中原力量乘机消灭南越国。他决定先通过外交途径来游说吕后,先后派遣几名高级官员三赴长安。但吴芮四处活动,致使这几个官员都被扣押。吴芮还向吕后告状,使得吕后一怒之下诛杀赵佗在中原的宗族家人,捣毁赵佗父母的坟墓。

  赵佗“恨长沙王图己”,决计发兵攻打长沙,攻克长沙南部部分县域。公元前181年,吕后遣隆虑侯周灶、博阳侯陈濞征讨南越。但南越五岭要地和“卑湿”的瘴气,致使汉军“大疫”,一年多都没能翻过五岭。吕后病死,汉朝罢兵。

  经此一役,南越国声威大震,赵佗趁机以计谋使得闽越、西瓯、骆越等不以南越为敌,南越国疆域“东西万余里”。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即位,开始对南越国采取安抚政策,以陆贾为特使,带上亲笔书信和礼品,再次出使南越。赵佗在皇帝承认他“服岭以南王自治之”的前提下,取消帝号,二次归汉。

  赵佗回信时,自称“蛮夷大长老夫”,“敢妄窃帝号”只是“聊以自娱”,“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兵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故。”他向文帝表示,愿意重修旧好,“长为藩臣,奉贡职”,还向文帝献上许多南越出产的珍贵礼物。

  自此,南疆安定。赵佗对岭南文化奠基并成形及促进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从中原来到岭南的赵佗,使原本“蛮荒蒙昧”的岭南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获得了飞跃式发展。

  赵佗再度归汉后,南越国和长沙国的争端渐趋平缓。汉武帝时,南越相吕嘉反叛,汉朝中央派兵平定,长沙国亦是汉军发兵的前沿阵地和粮草的供给地。

  公元前137年,年逾百岁的赵佗老死,孙子赵胡继位。是年,大汉帝国已建国七十年,西汉人口从开国初年的1700多万增至3700多万,国力强盛。南越国太子婴齐作为人质入朝。后婴齐即位,不久,其子赵兴继承王位,成为第四代南越王。

  南越国自赵佗称王,历五世存近百年后,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正式并入汉帝国版图,南越被分为九郡,包括现河源大部分地区的龙川县,仍归南海郡管辖。从前南越国和长沙国之间的边关与哨卡悉数取消,两地民间来往愈加频繁,这极大地促进了广东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盖棺定论话佗王

  对赵佗在秦汉之交保全岭南安定、开发岭南的功绩,明代诗人黎民表有诗赞曰:“京台聊暇日,四望柳条春。象郡原吞楚,龙川自隔秦。英雄无窟宅,战伐有埃尘。汉文宽大诏,犹自感遗民。”

  清代殷师尹亦有诗云:“秦鹿中原走,群雄共逐之。老夫开霸业,大长龙蛮夷。”光绪时举人、桃源障江书院和衡山文炳书院山长左钦敏,亦慨叹赵佗此德:“呜呼,秦汉之际,天下苦兵久矣,南越之民独宴然,不受外兵,岂非南越王之德哉。”他认为赵佗是贤王,“内治既修,南海无事,适高祖既定天下,乃和百越役属南夷,无他阴谋,无他淫志,可谓贤矣。”在他看来,赵佗两次称帝,均非安定时期故意反叛:“秦未破灭,未尝称王;吕不乱权,未尝称帝。臣事高、惠、文、景诸朝,不失臣礼,可谓忠且有节矣。”他评价赵佗:“材武而不犯,时危而不乱,地广民众而不泰,兵精士附而不骄,明德馨香,风起百世,夫岂徒一时人杰也哉。”

  今人对赵佗的评价,多为正面。学者余天炽在《古南越国史》中指出,“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割据政权,也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国家,它对岭南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而历来是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历史的重要对象。”他认为,赵佗面临的是统一旧王朝已崩溃、新王朝未建立的局面,和项羽、刘邦一样,他也是问鼎中原的竞争者,但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地位,未曾中原逐鹿,避免岭南堕入战乱的痛苦,这对岭南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而南越国建国前后,赵佗的一系列举措,使得岭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速。

(转载  2022年4月24日  河源日报河源史志栏目)

转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