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五团的一份文件,要求排查地运至曾田电线因何不通。原件现存源城区档案馆。
国民党军警势力——广东省地方警卫队河源县编练处的钤印。原件现存源城区档案馆。
【核心提示】
在党的领导下,“由点到线到面,由小到大,由游击小组到建立主力,由各地的独立活动,到取得互相配合互相联系,一些且已打成一片。从群众斗争来说,也已由隐蔽的,灰色的,两面性的,走上了直接行动的减租减息,停租废债,一些走上了土地改革。”【《粉碎蒋宋进攻计划,迎接南征大军》,载《粤桂湘边区革命斗争史料选编》(第2册)】
1947年2月4日,张发奎在当年首次招待新闻记者时,对广东的治安问题非常悲观:“东江又已至令人关心了。”1947年9月,宋子文接替张发奎主政广东时,曾放出大话,说:“绥靖工作,3个月后见效,6个月后有办法,当确有把握,肃清匪患。”当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节节胜利后,改口哀叹道:“剿匪工作,乃长期性问题。”
到1948年2月的统计,九连山区全区武装部队发展到5700多人,民兵将近1万人,人民武装力量完全控制了33个乡,活动范围遍及紫、五、龙、河、连、和及三南,纵横近150公里以上,其以和(平)东、河(源)东区发展得最快。
在中共九连工委领导下,自1948年1月开始,九连地区开展了一场以“停租废债、分田分粮”为中心任务的“大搞”运动,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各种群众工作。
1948年2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在香港召开会议,分析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以来的形势,总结了华南恢复武装斗争一年来取得的胜利和经验,提出“普遍发展,大胆进攻”“以进攻消灭敌人的进攻,以发展消灭敌人的进攻”方针,提出“走在宋子文前头”的口号,应对宋子文的“清剿”计划。
九连根据地成国民党“清剿”重点地区
我们来看看宋子文作出的部署。
宋子文第一期“清剿”计划的重点,是粤北和九连。
宋子文将全省行政区划分为9个“清剿”区,并在粤桂志、粤赣湘、闽粤三个边区设立“剿匪”总指挥部。他在广东扩编了5个美式装备的保安团,成立了11个独立保安营,并将原有的保安总队统一改编为保安团,同时加紧整训地方武装,组织386个警察大队,353个自卫大队。
根据宋子文颁发的《绥靖新策略》,确定粤北、南路、兴梅三个地区的人民武装及根据地为进攻重点。
1947年12月,国民党广东军事当局集结第69师92旅、99旅,广东省保安第一团、第五团、第八团及湘、赣边境保安队共约1万多人,并纠联地方武装,实行第一期“清剿”,对粤北的滃江、五岭和东江的江北、九连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从1948年3月开始,在进攻粤北游击区的同时,对九连游击区作配合性进攻。国民党广东第六行政督察公署专员、第六“清剿”区司令曾举直,调集第69师92旅276团、保五团、保一团和保八团各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共6000余人兵力,对九连地区进行“清剿”。
中共九连工委做足了应对措施。从2月起,九连工委全力组织反“清剿”的准备工作,抽调十几个主力连队和数十支武工队,组织近300个民兵小分队,形成一支主力连队、武工队、民兵“三结合”的队伍,严阵以待。
这是怎样一个敌我力量呢?曾在《粤赣报》工作过的唐瑜,在1997年出版的《九连山黎明前的战斗》中这样描述:
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一时不明白这种敌我力量的差异,那时九连各地的游击队加各种脱产人员算起来也有5000多人了,然而,我们的部队是从建军到现在仅仅一年的年轻队伍,是一支仍然穿着褴褛的衣服,刚放下锄头扛起七九步枪,或仍端着土枪火炮,高擎大刀的农民,各种武器和军用装备对比可差得远了,否则宋子文也不会如此狂妄叫嚣。
然而游击队员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同时,还有着强有力的领导。九连工委掌握信息后,作出反“围剿”部署,提出“打击敌人,坚持地区,保卫人民,保全力量,争取新的发展”方针,号召全体军民同仇敌忾,粉碎敌人的进攻。
对九连地区的“清剿”,国民党军采取分区扫荡、重点进攻的战略,把九连地区以东江为界,分成两个区,一是以老隆、和平、忠信为据点,以保五团为主力,联合保一、保八团和各县警队,重点进攻连和区,继而进攻和东区。二是以河源、蓝口、紫金为据点,以保十三团为主力,配合东江沿岸的保八团一部和92旅276团第2营及各县县警队,重点进攻河东区。
3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连和区。3月11日,国民党军进攻大湖受阻后,进逼中共九连工委机关驻地青州和热水。
青州、热水是九连山腹地,大湖是登山的门槛,当年东纵留下潜伏的武装队伍常以热水为根据地,严尚民率领的九连工委机关也常驻此二地,因此,国民党军不惜以重兵进击。得手后,他们恢复了热水乡政权,抓捕革命家属,强迫群众联保联防,封锁交通。游击队减员严重,缺少弹药,只得转移隐蔽,有几个党支部处于半瘫痪状态。
3月底,国民党军再次进击大湖得手。4月,国民党保五团团长列应佳率1000余人与和平县县长黄梦周、国民党和平党部书记李村率县警、地主武装联防大队400余人进攻和东区,先后攻占彭寨、林寨、古寨、东水。4月底,中共九连工委领导机关在严尚民、郑群等率领下转移到河西区的船塘、上莞。
面对国民党军的大举“扫荡”,九连工委作出了系列决定。严尚民、魏南金、钟俊贤、郑群等分别到和东、河西、河东等地部署反“扫荡”的准备工作,派王森喜到九连深山担竿滩做好新区民运工作,以备情势严峻时有隐蔽之所。林镜秋率部在和平县各地辗转战斗,敌人撤回老隆后,林镜秋率和东部队经河西进入九连山。
国民党军警占领连和、和东地区后,即在当地恢复“戡乱建国委员会”,大搞“自新”运动,移民并村,强迫革命家属、亲属组成“哭降队”“劝降队”“迫降队”,以图瓦解人民武装。在此情形下,出现了一些意志薄弱的逃兵或内奸叛徒,如龙川“车田叛逃事件”,涉及两三个中队。经此事后,革命部队的警惕性提高了。川北工委认真整顿队伍,肃清内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了干部战士们的信念,提升了士气。
4月间,九连工委成立了“中共三南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叶吉祥,副书记陈君明,委员麦启华等,属中共九连工委领导。6月,连和县行政委员会在青州成立,上属中共九连工委领导,下辖和东地区、龙川北部地区,林镜秋任主席。同时,成立了龙和边区临时工委,魏洪涛任书记。
民国时期河源报纸关于“清剿”的记载
对这样的重大事件,当时的不少报刊都进行了报道。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28日,河源县县长张国馨因“行政废弛,匪患日炽,清剿不力”,被省撤职。【《河源县志》(2000年)】3月,成立“河源县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由县长黄锡彤兼任。
河源《正义日报》报道了第一期“清剿”斗争时的两场战斗。
3月18日,蓝溪、能溪属之上莞、曾田各处“匪”约共2000人,分数路向蓝口、沙村、柳城等乡进攻,被蓝口警察局以猛烈火力攻击,双方激战至寅梗(3月23日)晨,“匪”不支,分向黄村、康禾方面撤退。是役结果,毙“匪”8名,伤1名。该局阵亡自卫中队附1员,伤兵1名,失踪1名。
4月3日,桥头各乡自卫队进攻盘扰白溪、王(今作黄)土岭、高坑、神前(今作“承前”)、枫园、梨子园、叶屋村之“匪”,溃窜神前,立足未定时,听到小童烧纸炮,该“匪”风声鹤唳,星夜窜走。6日,“匪首”冯其翰、刘贤俊分向义合、曾田、骆湖各处之“匪”请援,于当日各“匪”应约,集中白溪,征调16岁以上之壮丁准备向国民政府部门攻击,并在该附近一带山岗修筑防御工事。另一面把在白溪抢得粮食运往中囗(囗为漶漫不清之字),以备再次失败时在中囗凭险顽抗。各地壮丁恐“奸匪”效法大湖方面之“奸匪”,驱迫民众手持刀枪做先锋,而“奸匪”自己则在后面指挥,使民众遭受密集炮火攻击而丧亡,因此一般民众多不愿应调。梨子园“匪首”勒囗菊、神前“匪首”囗亚磊、高坑“匪首”赖囗士、王土岭“匪首”囗囗通,均受“叶匪”及刘贤俊痛责,现“叶匪”仍在神前、“刘匪”仍在王土岭不敢出动。至冯其翰“匪”部因得骆湖各处“匪”党之助,移至印岗一带聚集,与进转灯塔之县警中队甚接近。(《正义日报》)
各处游击队的进攻,令国民党当局极感不安。
4月6日,河源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九次全体参议员大会召开,除本地参议员与会,还有参礼来宾如主任黄道南、省参议员刘兆芳等20余人。会议由议长张运谋主持并致开会词,黄道南、刘兆芳、书记长曾宪春等相继演说,均以本县治安不靖、迄已面临严重阶段,对今后应如何自力更生、消除不协调意见,集中人力物力解决治安问题,阐述甚详。
1948年4月27日的《大公报》报道,当月6日,河源县府为推行役政,配合“剿匪”军事。6日,特派第五科(军事)全体人员率警会同惠阳团管区,驻县新兵第一大队第四、五中队接防,保安十三团第一营机枪连组织督征队,下乡严催,闻已决定先向县属治安较好之槎城、东埔、古云、禾溪下、高埔、鲤鱼、洪溪、桥头、南湖等九乡镇随征强征。
是月,第四区“清剿”部河紫指挥所在河源成立,少将参议黄道南为主任。于当月中旬“进剿”紫金柏埔,该地龚哲文、钟源、黄良、利国仁、邓金石及所属200余人缴械投降,由惠博河紫四县沿江联剿办事处主任梁桂平收编。
四区专员兼“清剿”司令张光琼,至1948年1月接任后,分期进行“清剿”,第一期将惠博海陆四县匪氛先后扫荡,现在第二期进行“清剿”河紫及龙门等县。上月成立河紫指挥所及沿江联剿办事处,招抚千余人,由惠州至河源的航运已畅通。20日,张司令官和副司令马克珊来到河源,巡视沿江治安,并督导县政。(《大公报》)
5月,国民党69师92旅一个营及保八团一部分,集结紫金、龙川、河源等地方武装近千人,分四路直插黄村,河东游击队在民兵的配合下,分路狙击,毙国民党军连长以下12人,伤其数10人,趁夜撤出战斗,黄村被国民党军占领,河东的主要圩镇陷入敌手,中共部队退守河西。
面对国民党军的猖狂进攻,河东分工委根据中共九连工委反“清剿”的战略方针,发动群众,组织反“清剿”队伍,配合河东区主力部队反击,机动灵活回旋于紫、五、龙、河边境,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连和区和河西区的反“清剿”斗争。
紫金反“清剿”
在紫金县,温敬尧、程佩舟、蓝造等领导着队伍反“清剿”。
1948年1月13日,国民党紫金县县长彭锐受命率领保警第一中队及自卫总队1个中队,并纠集黄塘、柏埔等地武装数百人“进剿”柏埔,开始了大规模的“清剿”行动。游击队的温敬尧、程佩舟率于同月部队驻扎在中坝南村,彭锐即派保警大队、自卫总队2个中队“进剿”。紫五大队得知情况后,立即做好战斗准备,最后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全面击溃来犯之敌。
2月15日,国民党保八团叶成略、周义心2个营,勾结多祝反动自卫队张辉部共800余人,围攻驻扎在松坑的惠紫人民自卫大队,中队长周明获令率队速返松坑与自卫大队共同战斗。此役激战了7天8夜,周明牺牲。
2月25日、3月上旬,游击队多次击退国民党军的“清剿”。
3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在惠阳安墩鹞子岭成立,蓝造任司令员,王鲁明任政委,刘宣任政治部主任,下辖5个团。其中惠紫人民自卫大队第一、二大队合编为第四团,高固任团长,下辖以严中英为大队长、郑时为教导员的严中英大队,张革为大队长、彭明为教导员的蓝塘人民自卫大队,以钟声为队长、温平为指导员的惠紫边区武工队等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成立后,高固率领第四团的张革大队、严中英大队和武工队共300多人进击蓝塘上石的反动自卫队,彭锐派自卫总队增援,县情报员将情报转知乌石情报站,乌石情报站即转朗坑情报站,然后由九和、蓝塘一站接一站向部队报告。为避敌锋芒,高固率队转移。
3月20日,温敬尧、程佩舟率队驻扎在中坝旧塘。彭锐派保警大队、自卫总队3个中队“进剿”中坝,乌石交通情报站从县城情报员那里获得了情报,立即转送中坝交通情报站,温敬尧、程佩舟获悉情报后,率队迅速转移。
紫金地方人民武装在反“清剿”斗争中,对地方恶霸进行了惩罚。敬梓廖明渊素有“南天王”之恶称,温敬尧所率紫五人民抗征大队在大街上处决了廖明渊。但为游击队提供情报的交通员廖友招不幸被捕牺牲。
6月间,彭锐亲任县联防指挥部主任,持续对紫金县各地派军“进剿”。
在反“清剿”期间,紫金县党的组织也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作了调整与发展。4月,中共惠(阳)紫(金)县委员会成立,胡施任书记,李华任组织部部长,黄振任宣传部部长,高固任武装部部长,隶属江南地委领导。5月,中共紫金县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卓杨任书记,刘兴(魏麟基)任组织部部长,黎璋(黎孟持)任宣传部部长。
惠紫边区革命形势,正在迅速发展。
粤赣边支队在上莞成立
1948年6月之后,国民党军第69师北调华北战场,对九连地区的攻势基本结束,但仍留有部分保安团队配合地方地主乡绅武装驻扎于各地区据点,继续实行“搜剿”。
九连地区在反击国民党第一期“扫荡”的斗争中,九连地区军民经历了极其艰苦的斗争,挫败了国民党妄图消灭各人民武装的阴谋。但是,九连根据地游击区大部(连和、和东、河东区)陷入敌手,部队减员严重,由5000多人减至3700多人。后来,有关部门在总结原因时,对过早的土地改革运动和社会政策作了反思。
6月,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在上莞成立,钟俊贤任司令员,魏南金任政委,黄中强任政治部主任,曾志云任参谋长,下辖三、四、六、七团和一、二、三、五独立大队。
粤赣边支队的成立,是九连地区人民武装跨入人民解放军战斗行列的重要标志。
反击,即将开始。
战局,即将扭转。
本文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和平县历史(1919—1949)》《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地方史(1919.5—1949.10)》《中国共产党紫金县历史(1919—1949)》《九连山黎明前的战斗》等
(转载 2021年10月24日 河源日报河源史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