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初,分散隐蔽的东三支小分队到和平县东水乡的大山赵公调集中,召开中共九连山区临时工委扩大会议,重举“连和人民自卫大队”旗号展开游击战。(凌丽 翻拍)
【核心提示】
山高林密的九连山区,连亘万山,环通九县,易守难攻,是岭南革命重地,早在红色革命年代,就曾建立革命根据地。1945年冬,东江纵队第三支队(下称东三支)奉命开赴九连山,再次在此开辟根据地,并成立“九连山区人民自卫总队”。
在和平、河源地方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的掩护、支持下,九连山区工委与东三支在九连山区坚持斗争8个多月,两次粉碎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
1 布局九连山
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华南的武装力量迅速发展,东江纵队成立了第六、第七支队,此后,北江支队、西北支队、珠江纵队、中区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和韩江纵队也相继成立。
抗战胜利后,因为东江地区是广东区党委所在地,是东江纵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国民党广东当局将东江解放区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毛泽东提出对蒋斗争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按广东区党委和东江纵队司令部的战略部署,东三支在九连山以和平为依托,并在连平、河源、龙川及赣南的定南、虔南、龙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战略根据地,从战略上配合其他地区的兄弟部队。
第三支队是东纵主力部队,下辖3个大队,兵员600多人。为有利于在九连山的活动,东纵司令部抽调第七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惠东县委书记曾源担任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熟悉和平、连平情况的张觉青、林镜秋、黄定邦、林风时、罗贵、李天生、陈慧等人随队北上。同时,对第三支队的领导成员作了调整,彭沃(海丰人)任支队长,翟信任副支队长,第三支队原政治委员陈一民改任政治处主任。
九连山连绵不断,横跨岭南9个县,绵延数百里,东连福建,西接湘南,北依赣南,南临东江,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建立“九连山军事活动区”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这将与粤北地区的其他兄弟部队构成掎角之势,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在九连山的广阔地带开展游击战争,以吸引、牵制和分散国民党军进攻东江地区的兵力。
1945年9月初,中共连和县工委在和平热水乡柳村成立,陈景文任书记,林启连任组织部部长,黄华明任宣传部部长。连和县工委成立之初,有3项任务:一是迎接东三支挺进九连山建立战略性根据地,二是抓紧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三是到大湖、忠信传达党组织活动的指示。和平县地方组织积极开展组织动员,筹集粮食,安排联络站点,迎接部队的到来。
10月,中共后东特委成立中共紫(金)五(华)龙(川)河(源)边工作委员会,卓扬任书记。与此同时,中共河源县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欧阳源任书记。
2 挺进九连山
进军九连山的任务非常艰巨,除了道路险阻,还要面临追兵“围剿”。但东三支从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物质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45年10月1日,曾源抵达驻在惠阳县镇隆的东三支,司令部作战科长祁和也于当天下午带着司令部的指示到了东三支。开会部署进军九连山事项后,曾源又到司令部为支队争取了一笔经费,补充了一批武器、被服与医用物资,还配备了一部无线电台,安置好伤病员。
2日,东三支从镇隆出发,渡过东江,前往博罗,途中顺带着袭击了博罗县警队和驻扎在横河圩的国民党军。侦查人员发现河源县的灯塔驻有国民党正规部队一个营,连平、和平只有县警队,未有国民党正规部队驻守。结合江北指挥部和博罗县委提供的情况,东三支制定了进军计划。
15日,部队抵达横河东北面何家田,从此渡过新丰江,进入连平县境。
21日,东三支开始向九连山进发。为迷惑敌人,部队打着“民众自卫队”旗号,沿博罗东北部,经鹅头寨、白麻埔、荷树塘、李总营、松原岭、东坑等地向河源方向前进,在河源县境的回龙渡过新丰江。
25日,被派出打前锋的民运队长张觉青到连平大湖湖东中心小学,找到地方党组织联络人黄华明、曾方如,通知他们做好迎接工作。黄华明将地下党部分骨干分成3组分头行动。
26日,部队向河源南湖方向前进时,与国民党驻灯塔的1个营遭遇。彭沃令担负前卫任务的第二大队占领右侧山头,第一大队占领左侧山头,第三大队就地架起重机枪射击,击退了敌人。部队进入南湖西北面山区后,改为夜行军。
27日晚,东三支从高坑出发,在白砾山坳与国民党军护路队相遇。第二大队迅速冲垮敌阵,占领山头,掩护支队部与第一、第三大队向牛皮嶂转移。第二大队因此失去联络,支队便分为两路,第二大队与洪基中队越过敌封锁线,向高车村前进。
28日拂晓,灯塔国民党驻军紧随不舍,东三支命黄日中队阻击,率第一、第三大队进入牛皮嶂休整隐蔽。
30日夜,第一、第三大队抵达连平中洞。中洞位于忠信西南,离忠信20余里。31日午后,驻守忠信的一个营的国民党军进击中洞。第一大队迅速抢占山头,以火力压住敌人,掩护支队和第三大队撤离。东三支的前进目标是大湖,便率第三大队向东转移,渡过忠信河,绕过忠信镇,经石源、三角等地直奔大湖。当日黄昏,抵达大湖金斗龙。
大湖,是东三支进军九连山的第一个目的地。
11月1日凌晨,东三支第三大队胜利抵达九连山下的热水新洞。这时,陈一民和邓发、王彪率领的第一大队,张新和、曾志云(吴提祥)率领的第二大队也先后抵达。
东江纵队的红旗插上了九连山。此时,离东三支从惠阳镇隆出发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
3 九连山区工委成立
成功挺进九连山后,东三支驻在新洞热水乡农会会员裴大佛的家里。裴大佛是热水农会的积极分子,他去热水找到并邀请区委正、副书记罗之(罗镜清)、王守中和党员干部王森喜到家商量工作。东三支要求他们立即动员党员和群众,大力做好交通联络和供应工作,支援部队作战。
但国民党部队并未放松对东三支的监视,派出一个营的兵力跟踪追击,并进驻热水。大战迫在眉睫。
中共连和工委书记陈景文赶到新洞,传达后东特委决定:部队抵达九连山,连平、和平(和西)两县党的工作,交由部队统一领导,中共连和县工委机构撤销,陈景文返回龙川老隆工业合作印刷社隐蔽,负责帮助部队做好交通情报、物资采购和经济开发等工作。
在新洞休整一天后,东三支转移到九连山腹地野猪窝。在“野猪窝会议”上,他们成立了中共九连山区工作委员会,曾源任书记,彭沃、陈一民、翟信、黄华明为委员,统一领导九连山地区军队和地方工作。中共连和县工作委员会撤销,连平、和平(和西)、和东地区地方组织工作,由九连山区工委领导,和平县与连平县党组织工作,分由林启连与曾源负责。和平地方党组织,担负起解决部队给养的任务,为部队借粮、购粮、运粮、采购军需物品,情报与向导。
根据上级指示,采用一个部队两个番号的方法进行活动,对外用“九连山区人民自卫总队”的番号,对内仍保持东江纵队第三支队番号不变,支队的建制序列与干部的职务分工也不变。
“九连山区人民自卫总队”由曾源任总队长,彭沃任政委,陈一民任政治处主任,翟信任副总队长。以总队名义发出《告九连山区同胞书》,发布斗争纲领,号召全区人民武装起来,坚持自卫斗争,反对内战。同时,为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揭露国民党内战罪行,支队部决定由黄惊白任编辑,出版油印小报《大众报》,刊登新华社电讯和报社采访的地方信息。
按照党中央分散活动的指示,部队被分为5路,迅速转移到九连山的外围地带,建立多个军事活动区,每个活动区配置一个中队以上的兵力,以便互相策应,构成外线作战态势,配合内线,打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1946年初,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东三支又决定由副支队长翟信与陈丙华率部分队伍到和平东水及龙川县城、老隆一带活动;由政治处主任陈一民、邓发率领部分队伍到和平县以北的江西全南、龙南、定南的杨村、三亨一带活动。分散在各地区的部队,根据实际情况,派出武工队、小分队、短枪队四处活动,以达到迷惑国民党让其摸不到东三支主力方位的目的。
4 两次粉碎国民党重兵“围剿”
1945年12月15日,国民党广州行营把广东、广西划分为七个绥靖区,要求“对广东方面之股匪……务求短期内(1946年1月底前)各个击破之”。此后,向东江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部队及地方团队、县警等兵力,共有7万余人。
12月中旬,国民党军利用63军152师调防之机,加上原驻灯塔、忠信及连平等地的两个团,以及和平、连平、定南、全南、龙南等县的警队、保安团等四五千人,由副师长郑荫桐指挥,于12月21日,从连平县忠信、大湖、上坪,和平青州、热水、浰源,江西全南和龙南等地,分兵进攻九连山。
东三支当即采取应对办法:除留少数小分队在九连山以麻雀战方法迷惑、吸引、牵制、打击国民党军外,主力部队转移到外围地带活动。外线部队派出一小支部队在夜间骚扰和平县城,袭击县警察局,攻打五谷祠监狱,释放犯人。
国民党军用了10天的时间,翻山越岭,提心吊胆地辗转于九连山腹地的暗径、辣菜坑、担竿滩,始终找不到东三支主力踪影,于是将九连山内各地民房及“工合”造纸社等抢掠一空并烧毁。12月30日,郑荫桐率152师从热水、浰源往江西调防。
这是第一次反“围剿”,由于东三支事先获得了情报,并作了充分准备,部队没有遭受损失。但民运队长张觉青从青州赶往总部报告敌情时,在下径与国民党部队遭遇,被特务黄增连认出被捕,不久后遇害。
第二次反“围剿”是在1946年1月,国民党军调集65军160师、187师、154师以及保安团、县警队等兵力,对始兴、南雄、连平、和平展开新的进攻。国民党军对九连山区兵力部署是灯塔、连平各一个团,和平一个营,忠信、热水、浰源各两个连,采用“驻剿”“搜剿”“保甲联防”“清乡封锁”等方法,对东三支进行长期围攻,一直持续到东三支北撤。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九连工委为保存力量,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声东击西,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正面与敌人硬拼,而将少数兵力留在九连山,打击牵制敌人,其余部队则分散在外围地带与敌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国民党军处处扑空,疲于奔命,劳师动众又不奏效,只好撤走。
曾源认为,国民党军这两次“围剿”的失败,是因为他们以为东三支都隐蔽在九连山内,一心想把东三支围困在山区腹地聚歼。但东三支因敌强我弱,其主要兵力早已转移到外线,进行分散活动,且又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敌人,使敌人被动地穷于应付。在北撤前的8个月时间里,东三支与各地区部队之间,交通联络畅通,情报讯息不断,任凭敌军围困封锁,东三支却始终坚守九连山。但由于受部队分散活动、通讯与交通等条件的制约,不易适时集结兵力打更大的仗,因而错过了一些打击国民党军的战机。
在两次反“围剿”中,地方党组织帮助部队解决粮食给养、掩护和救治伤病员,帮助部队做好交通情报工作,动员青年积极分子参加部队,发动党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到部队慰问、参观、联欢。在和平地方党组织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帮助下,东三支在九连山扎下了根,在各地播下了火种,为日后开展革命斗争打下了基础。
1946年5月中旬,奉粤北指挥部命令,东三支从热水出发北撤,经浰源向翁源方向转移。6月29日,南下抵达大鹏湾沙鱼涌,与东纵各路部队胜利会师。当晚7时,东三支登上第三船,于翌晨启航北撤山东烟台。
根据上级指示,东三支挑选了以曾志云和王彪为主要领导的骨干64名,配备武器装备和款项,隐蔽留驻在九连山,等待时机,恢复武装斗争。5月中旬,成立“中共九连山临时工作委员会”(下称九连临时工委),吴提祥(吴毅,化名曾志云)任书记,王彪任副书记,林镜秋、陈实棠为委员,并将部队番号改称为“连和人民自卫总队”,领导九连人民揭开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1947年2月,广东区党委决定撤销后东特委、九连临时工委,成立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九连工委),统一领导九连地区部队及地方党组织的工作。
■本文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和平县历史(1919—1949)》《中共和平党史大事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地方史(1919.5—1949.10)》等。
(转载 2021年9月5日 河源日报河源史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