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集约 >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 通知公告
连平县首个党组织成立前后
发布日期:2022-02-10 17:41:22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连平县首位党员吴泓生 (资料图片)

1940年6月,连平第一个党支部在大湖寨湖东小学成立。 (资料图片)

  相对于河源市现辖各县区,连平县第一个党组织建立时间是最迟的一个。

  1940年4月,连平大塘小学校长吴泓生入党。这是连平县最早发展的一名党员。

  同年6月,中共船塘区委书记张其初到大湖发展党组织,在湖东小学成立了党小组,小组长曾卓华,党员有吴泓生、黄慕平。这是连平县最早的一个党小组。

  同年9月,在中共东江特委青委书记饶璜湘的指导下,在大湖寨湖东小学成立了党支部,成员有支部书记张仁安、组织兼统战委员曾卓华、宣传兼青年委员黄华明。这是连平县最早的一个党支部,隶属龙川中心县委领导。

  1941年2月,成立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张仁安任书记。11月,撤销连平县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实行特派员制,余进文、刘春乾、邓基等先后任中共特派员。

  连平成立党组织前的基础

  虽然连平成立党组织的时间较晚,但连平大湖、忠信一带在此前就有一定的基础。

  早在1926年,五华进步青年丘汉雄、和平进步人士张觉青,分别进入连平县大湖湖东小学、弘毅小学开办平民夜校,进行进步思想宣传活动,积极宣传革命精神,对连平人民的思想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与了连平党组织筹建工作的曾卓华(又名曾方如,当时是忠信区的小学教师),在1985年撰文回忆当时的建党基本条件,认为主要有二个:一是大湖乡(包括现在的绣缎)农民、农会的基础。抗战伊始,该地区一些新兴地主趁机夺田加租,使用大秤大斗增加农民负担,因此,1938年4月,大湖地区爆发了一场农民斗争运动,成立了农会,一致行动起来抗交租税。这场运动有张觉青(当时在大湖弘毅小学任教)指导,也得到了社会人士和进步人士的支持,迫使国民党县政府布告全乡实行二五减租,禁止地主使用大秤大斗,这场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二是大湖、三角、忠信青年组织“青年抗敌后援会”,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暑假培训班等。“青年抗敌后援会”会员达200余人,为该地区建立地下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0年1月底,东江华侨回乡抗日服务团(下称东团)龙和队20余人在颜硕民、黄敏(又名黄德明)的带领下,进入忠信、大湖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同时秘密发展地下党员,为连平县发展党组织打下了基础。

  张其初连平“开荒”

  大湖、忠信地处连平、和平、河源三县交界,是进入九连山区的门户,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

  1940年3月,中共和平县工委派来共产党员周宝时(又名周惠敏)通过黄惊白、曾源与曾卓华的关系,到湖东小学从事党的秘密活动。

  与此同时,龙川中共党员张其初也奉特委饶彰风的指示,到船塘、大湖、忠信一带“开荒”(即发展党员、建立党的据点,开辟新区)。

  张其初先在船塘老围小学任中共河源县船塘区委书记,张其初派共产党员陈学源进入大湖湖东小学,与周宝时一起开展活动。

  此时,大塘小学校长吴泓生在东团龙和队的培养教育下,思想进步很快,由钟义、许惠然二人介绍,经龙川中心县委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连平县最早的党员。吴泓生是油溪镇大塘村人,后任大塘小学党支部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连平县工商科副科长、公安局秘书股股长等职,1976年病故。

  在周宝时、陈学源的帮助下,小学教师曾卓华思想进步飞快,入党条件日趋成熟。5月,张其初来到湖东小学了解党的活动情况,由周、陈二人介绍,张监誓,曾卓华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六七月间,张其初派出共产党员黄慕平(又名黄金粦,龙川人)到湖东小学任教,黄敏通过张其初的关系,将吴泓生的组织关系转入湖东小学,从此,吴泓生、曾卓华、黄慕平组成一个党小组,组长曾卓华,属河源县船塘区委直接领导。曾卓华便经常往来于大湖、船塘之间,在张其初的领导下开展活动。

  7月,东团龙和队撤离连平。8月,根据张其初指示,曾卓华在湖东小学举办“升中补习班”,参加学习的有来自忠信、大湖、三角青年学生约30人。学习班由张其初安排学习内容,并作了学习动员,名义上是为升中学的辅导,实际上是党的理论讲座学习。由曾卓华授课,课程除升学考试内容外,还学习马列主义有关著作,宣讲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方针政策,讲解时事形势,介绍陕北公学、延安抗大的学习、生活,鼓励青年走向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

  后来,一些在中学念书的学生如曾荫存等进步青年也来参加了学习。补习期间,曾卓华秘密吸收了曾荫存入党。接着,又由曾荫存介绍了曾辉寰入党。至此,大湖本地的共产党员已有曾卓华、吴泓生、曾荫存、曾辉寰4人。这期补习班,为党组织的发展,在思想上、组织上打下了基础。

  8月下旬,在秋季即将开学之际,龙川县共产党员、东团博罗队副队长张漫天(张仁安、张民宪),在张其初的介绍下进入湖东小学。接着,和平县工委又派出共产党员黄华明进入湖东小学,他们以教书为掩护,与当地党员曾卓华等一起,秘密开展活动。

  连平县第一个党组织诞生

  1940年9月,中共东江特委书记饶璜湘,受特委指派到湖东小学检查党的工作。其间,他组织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饶璜湘、张仁安、曾卓华、黄华明、吴泓生、黄慕平、曾荫存、曾辉寰等人。

  饶璜湘代表中共东江特委批准宣布在湖东小学成立党支部,组成了支部委员会,支部书记张仁安,组织兼统战委员曾卓华,宣传兼青年委员黄华明。支部名字为中共湖东小学支部,隶属龙川中心县委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连平县成立的第一个支部。

  同月,忠信镇私立初级中学(即今忠信中学)创办,曾卓华以湖东小学校长身份参加了该校董事会,曾以董事身份到外地聘请教师,秘密与东江特委联系,派遣地下党员到该校任教。邹建、张育民、魏治平等中共党员受东江特委派遣分别到湖东小学、忠信中学、三角何新屋小学任教。他们通过教学,在学生中宣传革命理论,又大办民众夜校,在贫苦农民中灌输革命思想。

  10月,外地党员陈景文(五华人)、李新民(又名林志成,梅县人)受东江特委指示,先后到弘毅小学开展党的活动。在弘毅小学,李新民负责书报刻印,曾油印出版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党的知识》等有关党员教材。在党内传阅,对党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陈景文主要负责各县工业合作社的工作,经常来往于连平大湖、和平、忠信之间,与地下党联系工作。

  在湖东小学,党支部先后举办了3期党训班,以党小组为单位,秘密组织讨论,谈对党的认识,入党后个人的打算,并将个人的心得体会写在小纸条上,贴在手帕里当学习生活小报,秘密传阅交流,统一了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增强了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经过严格考察、积极发展,1940年秋冬间,在湖东、弘毅两校吸收了一批进步教师、学生入党,先后入党的有:曾献章、曾慈泰、曾宗、曾简生、曾文如、曾坤如、曾光奎、曾坤廷、曾文、曾石旺等人。

  同年冬,曾卓华、曾献章组织五果村骆形屋的民众,夺回了地主曾锦隆长期强占的骆形屋公有书田60石地租的管理权。

  成立中共连平县工委

  1941年2月,新成立的后东特委为加强连平县党组织的联系,通过忠信、大湖两地沟通粤北的地下交通线,秘密在大湖镇迥龙庵小学建立了地下交通站。交通站的联络员是曾献章,其公开身份是教师。

  接着,又在连、和、河三县交界处的五果村小学建立了地下交通站,联络人是刘瑞廷,公开身份也是教师。

  根据后东特委指示,2月下旬,在大湖湖西迥龙庵小学山背召开会议,成立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张仁安,隶属后东特委领导。

  四五月间,张仁安调至新丰县工委任书记,由张育民接任连平县工委书记。

  在此期间,一些外地党员也被派遣到连平工作,充实了连平县党组织力量。2月,共产党员魏洪涛、梁瑜夫妇受党组织派遣,到弘毅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活动。邹建、戴秀文进入湖东小学,张育民、钟应时、骆柱石进入忠信镇私立初级中学任教。此时,连平建立了黄岩党支部,书记李新民,委员为魏洪涛、梁瑜二人,随后发展了一批党员。

  弘毅、湖东、忠中等学校已有了不少的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他们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晚上还带领高年级学生到各村庄去大办夜校,宣传革命思想。夜校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遍及盘石、湖西、湖东一带,仅湖东一片,夜校就有18间,人数达几百人,因此,这一带乡民思想进步,热衷于民族解放事业的思想高涨。

  4月,后东特委领导人饶璜湘、钟俊贤、郑群、方定、黄中强等先后到大湖传达上级指示,检查党的各项工作,指派张迅为往返于老隆与大湖的交通员,传递党的情报。

  为全面占领忠信、大湖的教育阵地,发展党的力量,为开辟九连山根据地打下基础,上级党组织又陆续选派了一些精干党员,以教师身份先后进入各学校如湖东小学、弘毅小学、柘陂华南小学、小溪作才小学、大塘小学、小柘宏中小学、新下培养小学等,开展党的工作。

  在忠信中学,后东特委还派遣了钟应时进入该校担任教导主任,开展党的统战工作,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力量,打击顽固势力。

  根据后东特委的指示和当时连平党组织发展情况,张育民于1941年秋一个周日,在湖东小学召开忠信、大湖两地党组织领导人会议,决定划分为两个区委,即忠信、大湖区委,大湖区委书记曾卓华,忠信区委书记张育民(兼)。

  1941年11月,撤销连平县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实行特派员制,余进文、刘春乾、邓基等先后任中共特派员。

  1942年上学期,一批本地教师也占领了各地学校的教育阵地,开展体育运动会,组织爬山活动和话剧表演,同时开展党的活动。

  2月,后东特委派遣余进文(余文成)为连平县特派员,到忠信川龙围小学以教书为掩护,负责连平党的领导工作。

  本文参考资料:《大湖、忠信地区党组织建立前后的活动概况(1938.3—1945.6)》(作者:曾卓华)《中共连平县党史大事记(民主革命时期)》《连平县志》《中国共产党广东省连平县组织史资料(1940.5—1949.9)》等

  延伸阅读

  “郑风事件”余波震荡

  1942年5月,在忠信镇私立初级中学教书的地下党员郑风,由于其原校五华萃文中学特务告密说他是“异党分子”,忠信区公所奉国民党连平县政府之令,将郑风逮捕入狱。

  余进文、何信源等积极组织学生党员为骨干,以童子军的名义,带领200余名学生到区公所去慰问和抗议。趁着混乱之时,郑风换上童子军服装逃了出来。后经余进文、韦因生的转移,在曾卓华、刘瑞廷的护送下,郑风经大湖安全到达老隆。

  7月,省教育厅厅长黄麟书带部下到连平追查“郑风事件”。在忠信镇私立初级中学党组织的巧妙安排下,由校长黄伯强以县参议员的名义出面担保才将此事瞒了过去。但“郑风事件”仍引发了余波,国民党连平当局大肆搜捕革命人士。余进文经请示后东特委领导梁威林同意,于暑假前夕离开川龙围小学,同校的叶春、陈华亦同时撤走。



(转载  2021年8月8日  河源日报河源史志栏目)

自动转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