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集约 >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 通知公告
河源人物志⑨:陈荣祖与陈张翼
发布日期:2020-03-16 10:22:30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客家文化公园内陈张翼雕像。冯晓铭 摄

  惊蛰过后,春分已至,正是春耕时节。在封建时代,民以食为天,让民众吃饱饭,是知县不可推卸的责任。明朝万历年间永安(今紫金)知县陈荣祖、清朝乾隆时期河源知县陈张翼,他们推广农功,从人们最需要的“医食住行”做起,推行熟米(菩米)制作方法,引进通菜、小麦的种植,在很大程度上让民众免于饥馁和疫病之虞。他们的事迹,至今让两邑民众感念。

  陈荣祖:教民制作“菩米”流传闽粤

  福建省同安县人陈荣祖是第12任永安知县。在他之前的知县们,任期短则大约一年,长则三四年,陈荣祖则从他中举那年起赴任永安,从万历十八年(1590年)至万历二十三年,任期5年。

  为祛瘴毒

  陈伯寻良法

  永安县建县之前,遭受了多年匪乱。明嘉靖年间,名将俞大猷前来平定地方匪乱。明隆庆三年(1569年),以古名、宽得、琴江等七图合为一县,县名永安,以期安定。建县后,大批外地人口迁来垦荒开田,永安的人口才逐渐多了起来。20年过去,处于“瘴雨蛮烟”之区的永安人民生活还是很困苦,生产力低下,人们经常染病,尤其是新迁来的移民大都不适应永安的水土,很多人受山岚瘴气的影响经常患病。病人全身浮肿,面黄肌瘦,有的甚至汤药无效,中年早逝。

  陈荣祖来永安后,了解到老百姓的疾苦,经常到乡村巡视,访贫问苦,寻找应对瘴气的办法。陈荣祖深谙医理,认为此病为山岚瘴气、水土寒凉所致。

  陈荣祖遂传令张贴告示:于某年某日在某地传授民众制作并进食熟米,以抵御日益严重的黄肿疾病。是日,令泥匠垒起3口大锅,锅中放满稻谷,加上清水用柴火煎熬,熬至稻谷全熟后捞起,第二天晒干后,再叫人担去砻掉稻壳。熟米如珍珠翡翠般,且碎米粒极少。知县令衙役将熟米用水洗净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姜丝用火熬煮成米粥,摆在人们的面前。人们食过熟米粥后全身流汗,顿觉神清气爽。长期食用,病患者不药而愈,对陈荣祖称颂不已。(《河源民间故事精选》)人们认为,山民身处山林,水质清寒湿毒,肠胃常有不适。熟米可祛寒湿,因此,食熟米习惯流传至今。

  吃“菩米”

  成闽粤客地习俗

  为了推广熟米的制作和食用方法,陈荣祖从外地引进了风车、砻、碓、米筛等一批熟米加工工具,还引进了一批能制作这些工具的工匠。经过他的推广,熟米在永安各地普遍制作食用,终于解决了山区湿度大、潮气重带来的瘴疠疾病问题,老百姓才过上了平安的日子。

  熟米制作食用流传到了永安以外的其他岭南客家地区,使更多的人适应了当地水土,减少了疾病。人们不知道这是陈荣祖发明并推广的,就传说其制法是菩萨所赐,故客家人把此米称之为“菩米”。“菩米”也称熟米。“熟米”一词是后来起的学名,是相对于生米(稻谷未经熟制直接碾成的米)来说的。

  福建《上杭县志》记载:当地山多水寒,居民常患脚气病,改食熟米,脚气病就好了。有人觉得吃熟米太费柴火和精力,还是吃回原来的米,结果脚气病复发,于是又改食熟米才好了。这事传出来,吃熟米便相沿成习惯了。梅州客家人称熟米为符米,认为符米有祛淤清湿作用。

  在旧时,每年的四五月份是一年之中的青黄不接之际,“肚饥等唔得禾黄”。为了度过吃不饱肚子的辰光, 客家人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吃熟米的习俗。据《客家饮食文化研究》介绍,熟米,又叫炸米、烳米和符米,即取七八成熟的稻谷先煮熟后经砻去谷壳的米。之所以要先煮熟,是因为七八成熟的稻谷颗粒未饱满,若按常规晒干而砻,则成砻糠碎米,而制作熟米则可大大减少浪费。用熟米做成的干饭虽然其口感远不及生米做成的干饭,但在青黄不接之时,不失为一种救急的有效方法。

  久而久之,客家人渐渐发现熟米保存了米皮,其营养更为丰富,且吃熟米具有防治脚气病的功效。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粮食的丰富,吃熟米的习惯也慢慢消失了。

  总的来说,制作菩米是客家先民南迁闽粤适应当地水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

  2016年,紫金的“菩米”制作技艺被列入河源市第六批非遗项目。

  引进通菜

  丰富百姓餐桌

  除了教人民制作熟米,陈荣祖还带来了其他的农业生产技术,奖励邑人垦荒种植,引进先进生产工具,教人民广种姜、芋、麻、豆等作物,其中有一样味道很好的蔬菜,也是他引进的。

  据说,当时引进的空心菜,种出来后叫不出名来,因为种子是在陶瓮中带过来的,所以老百姓就叫它瓮菜,这个叫法一直沿用至今。现在源城区、东源县等地的人们,也把空心菜叫成ang(平声)菜,发音略有不同。

  陈荣祖平时没什么架子,更不显官威,除公事坐堂穿官服外,其余时间经常穿平民服装,不带随从,到乡村或者街市上与老百姓一起拉家常,遇上老百姓有什么喜事,他也送礼贺喜。小孩子不知道他是县官,叫他陈伯,他也很高兴地应答,所以老百姓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说。

  《永安县次志》载,陈荣祖出行时,挑行李的夫役、干粮等,都是自备的,“地方无扰”。他设立社学,聘请教师;他革除陋规,逢年过节或他自己生日,一概不收贺礼。人们遭受火灾,他发放抚恤银;民众有遭受瘟疫死了的,“给棺以葬”。

  陈荣祖在任5年,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民众无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就在永安县城西门内给他立了一座生祠,里面除了有陈荣祖5尺高的塑像外,还有砻、碓、风车等工具。

  明万历二十二年,陈荣祖升任德庆知府。离任时,群众沿街设案,上置水盆、明镜(寓意清如水,明如镜)夹道欢送,又给他送万民伞,誉他为青天大老爷。

  清顺治十八年,陈荣祖入祀永安名宦祠。

  陈张翼:撰写古代广东唯一农业专书

  陈张翼是封建时代原河源县很有名的知县,他修纂了乾隆版的《河源县志》,奠定县城“双城一气”的城市格局,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经验,促进了河源农业、林业的大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写出了一本古代广东唯一的一本地区性农业专书。可惜此书没有保存下来,只剩了其中关于河源的章节,保留在乾隆《河源县志》中,可作一斑之窥。

  初治河源  调研农业

  陈张翼,浙江仁和人,清乾隆年间举人,文林郎。乾隆七年至十一年(1742-1746年)任河源知县。他在广东的时间较长,每到一地,都采风问俗,对广东农业状况深有了解。

  清乾隆七年,陈张翼来河源任知县,任期5年。他认为,“为有司者,先知重农;而治河源,尤须知出产”。

  当时的河源县,“高低田亩,山輋、水坦、埔坝之间,靡不树艺”。河源人很勤劳,只要有适宜种地的,无论是什么地形,都能种植、栽培作物,因此,河源“所出米石,食一邑之人,岁且大登,可给三年之食”。在一般情况下,河源不易发生饥荒,还经常有米谷被偷运出境,致使县里米价贵,好在有永安县一些邻近河源的水乡,将米运至河源贩卖。

  水稻是河源县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历年占总耕地面积的80%。时至今日,是陈张翼为我们保留了近300年前河源的农业生产情况。陈张翼记载了河源稻田的耕作方法,从犁冬晒白、浸种、播种、移栽插秧到秋收的各个环节所要注意的事项。

  早造的稻禾,在惊蛰左右育种,“至春分前后十日,得水栽插其中,种有迟早者,早者五月收成,迟者六月尽收。大抵连渍种养秧至成熟,约计120日也。”

  晚造之谷,俗称番子,在农历五六月渍种养秧,在早稻收毕后,得水即犁于立秋前后十日,得水栽插其中。种亦有迟早,早者霜降后收成,迟者十月尽收。大抵连渍种养苗至成熟,约计一百二十日。

  陈张翼指出,土田肥美者多种两造水稻,山坑水寒之田植耐浸的“大冬”谷,埔坝山之地多种耐旱的“地禾”;描述了水稻的生物特性,指出“早稻喜昼雨”“晚稻喜夜雨”“旱稻开花向北”“晚稻开花向南”“凡稻七日花齐,有水养,无风吹,则大有年矣”,是200多年前农学经验的总结。(吴建新《陈张翼与〈广东农谱〉》)

  引进小麦

  河源地广田多,虽种了有水稻,早晚二造,但极少人种大小二麦,总有些浪费地力,于是陈张翼身体力行教农民种田,劝河源的农民种些麦子。这样种了3年,年年都获丰收,“至乾隆十年尤盛,人情踊跃,虽云两造,实则三收。”

  “两造三收”,指春、夏两造水稻,冬天农闲时种麦:“凡民间隔岁栽种二麦,至二月登场,多在沙土埔坝河坦种麦。”“此诚富民之源,必不可怠。”

  后来河源修志者提到河源种小麦的历史时,必定会提到陈张翼。据2000年版《河源县志》统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县种植大小麦面积2150亩,总产53.7吨,平均亩产25公斤。1949年种植面积1.30万亩,总产338.8吨,平均亩产26公斤。1949年后,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56年,全县种植小麦面积8.37万亩,总产3707.6吨,面积和总产是最高年份。1958年后,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3年,全县种植小麦面积减少到1.78万亩,总产减至876.1吨。1974年后,县委把各冬作物当作一造来抓,提高复种面积指数。1978年种植面积上升7.89万亩,总产3915吨。1980年后,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小麦面积再次逐年减少,1987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2.2万亩,总产1077吨。

  经过对河源山形水性的观察,陈张翼劝农户多种桐、茶、松、杉树,说“十年树木,亦足辅日月之资,施无穷也”。

  著成《广东农谱》六卷

  在来河源之前,陈张翼已在广州待了较长一段时间。他仔细考察正史及通志,广为搜罗文献资料,对广东的风土、农业有着深入的考察。他说:“初非欲熟于岭南掌故也,盖好古而深思之。”

  和陈张翼交游的朋友,也大多对方志、农事有造诣的,如“陆丰广文马君受之”,因此“得见罗同器所辑《西樵志》”,于是帮忙校正,付诸出版。还从南海魏犀文处搜集资料,帮着辑集《首邑志》,得到了不少难得一见的史料。在细细研读后,陈张翼叹道:“粤东的天时地利、人情物性,都有别于内地,可惜《夏小正》《周月令》都没有好好地写一写啊。”

  陈张翼说的《夏小正》,不是人名,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传统农事的历书,原为《大戴礼记》中的第47篇。《礼记》《逸周书》里面都有《月令》篇。

  勤于采风,且勤于笔耕的陈张翼,在河源安住下来后,继续撰写并完成了《广东农谱》六卷,内容包括物产、气候、土宜、生产技术及生产关系等方面。

  因为广东很多地方的械斗多是为了争田地争水利,在河源,也有“一田二主”或“一田数主”的情况,争讼颇多,这给了陈张翼深刻的印象,他对此进行了一番细致考察,“深知业主佃人各有积弊,亦各有积累”,花费了不少笔墨记录在乾隆《河源县志·农功》中。

  “民间有田、有屋、有山根及在河边者,每随田带山、随田带埔、随田带坝之说,彼此互争”“恒有一田而两顶者,又有一田而冒顶者,又有顶出而包租还主者”,业主、佃户的矛盾,是造成农村不安定的一大因素。

  因此,陈张翼认为,做官首先要知道农村的事情,“为有司者先知重农,而治河源者尤须知出产,惟谷稼穑惟实每岁农事之早晚风雨之时,宜留心用意,庶几与田间呼吸相通耳。”

  《广东农谱》六卷写成后,他先录呈了一本给上司(藩宪),书也“行将付梓,以垂于后”。但不知什么原因,这本广东农业的珍贵史料,竟未能流传下来。陈张翼有诗集《东园诗存》二卷(清乾隆间冰玉堂刻本),可惜亦是难得一睹。

  陈张翼在河源知县任上,殚精竭虑为民解忧,受到了河源人世世代代的怀念。为纪念他的功绩,人们将他的事迹刻碑并奉祀于槎江书院。同治《河源县志·宰绩》中,对陈张翼的评价是:“宰河源,政尚温平,百废俱兴。”

(转载  2020年3月15日 河源日报河源文史栏目)

自动转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