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集约 >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 通知公告
河源:东江商业重镇(二)
发布日期:2019-03-11 08:24:03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河源解放之初,城里处处张灯结彩。当时,河源县城商铺最集中的,便是太平街与化龙路。太平路有商店102家,化龙路有57家。这两条街道多是经营百货、布匹、酒米、糖油、药品、咸杂等店铺。

■此处为从飞鸾桥头望向化龙路的湖边景象。大约摄于1910年左右。(图片现藏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生活在河源,充满着生动的情趣。战时,它是国军的前哨,尤其是广州沦陷后党政机关人员纷纷来到河源,使这里的商业异常繁荣。”抗战时因逃难而跟随国民党军政机关迁往河源的陈冠夫,对河源的繁华之景给出了如此评价。

  夜幕降临,陈冠夫和其他人一样,在河源城的街上、公园里慢慢踱步。经过长塘路、人民路等街道,那里的茶楼酒馆、饭店餐厅飘出阵阵菜香与笑语,令人怡心的烟火之气与暖黄色的灯光一同透出窗外。走进中山公园前的茶座,他总能看到饮茶的人挤得满满的,人声鼎沸。

  1930年,河源的工商业显得异常萧条。1931年9月,河源县长何弼卿在《河源县行政计划书》中描述,河源城市尚不繁盛,住户用灯,除少数商号用煤气灯外,余皆用火水灯,故入夜则市面萧条,且城内距街市有二三里之程,夜间往来,深感不便。随后几年,河源县城实行招商集资,完善了县城的电灯线路,使抗战时期的河源,能为各地难民和国民党军政人员提供温暖的庇护。

  陈冠夫走过中山公园前方荒芜的草地,那儿矗立着一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它的对面,有一块纪念黄埔将官殉职的碑铭,上面记录了民国廿三年(1934年)剿灭窜往河源的桂山股匪的事迹与殉职黄埔将官名字。陈冠夫在两块碑前肃立瞻仰、徘徊了一阵,又继续往前走。

  很快便来到了江边。河源为东江交通要冲,从上游和平的东水镇到东莞的石龙镇,江水滚滚,来往的民船首尾相接,江花四溅,煞是可观。陈冠夫有时会独步江边,观赏宝江渔唱、奎阁槎流和龙庙风帆的江上美景。

  和抗战时期不同的是,胜利后的河源江面更热闹了,担任航运任务的轮船,在一片复员回惠归穗的风潮中往返穿梭于江面。这些轮船中,最著名的是“珠江”“海虎”“交通”等,皆以航行快捷稳固著称。

  这一时期的繁荣商业景象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一章 民国城中商号

  新中国成立前河源县城有商户253家

  70岁以上的河源老城人,还记得当年河源的街市情况,来自某地的商人,经营着哪一类商业。“东莞的咸杂,普宁、揭阳的药,兴宁的布,佛山、南海的百货。”邝健祥、张志伟等老人回忆道。

  罗思温于民国二十五年的统计显示,河源县城共有商号300多家,同业公会共13行,会员150人。

  据2000年版《河源县志》记载,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河源县有商户770家,其中县城253家。

  那时,河源县城商铺最集中的,便是太平街与化龙路。太平路有商店102家,化龙路有57家,较大的商号有永祥安、协兴丰、万发祥、万泰栈、义和隆、全安隆、双江褛、自然楼、恒步、泰亨、致安和、生合祥、保宁堂、仁昌、广隆等。这两条街道多是经营百货、布匹、酒米、糖油、药品、咸杂等。刘伯威《源城镇新中国成立前商业概况》中的统计表明,新中国建立之前,河源城镇有米店29家,米机(营米兼加工)2家,百货店7家,布匹店13家,咸杂店20家,药材、药品店9家,行栈32家,饮食10多家,旅业8家,陶瓷店3家,制衣店24家,鞋业、五金、理发、照相等若干间。

  县城其余街道,多是“一街一品”:酒饼巷多为行口,沙边街为平码行,中山路多为旅业、饮食,觐北街为农贸市场,头塘街则为“红灯区”,约有妓馆七八间。

  珠三角、闽潮梅商人居留河源开店

  1923年,曾负责孙中山、廖仲恺等人之警卫工作的钟渭卿退役回到河源,在县城沙边街开设钟义发图章雕刻、印务书局,为河源县首间印务书局。

  当时河源县城外地人开的规模较大的商号有:经营金银首饰的,为梅县籍和江苏省籍人开的:新金城、金鶄、金陵店;经营百货丝绸的,为南海县和浙江省籍人开的:广德丰、陈金记、永祥安、昌泰诚、同泰利、南昌店;经营干鲜京果、咸鱼水货的,为东莞县和江西省籍人开的全安隆、义和隆、广泰来、泰亨通、祥盛隆店;经营土布、纺织品的,为兴宁县和湖南省籍人开的协兴丰、源兴店、万发祥、齐兴昌、永孚店;经营药材的,为潮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籍人开的致安和、生合祥、骏德堂、济生堂、保宁堂、保寿堂、义生堂、万春堂、杏春堂、永和堂、福群药房、东江药房等店;经营茶烟、杂货的,为梅县和福建省籍人开的永华兴、合和店。

  抗战期间,珠三角、港澳与邻县大量难民与国民党军政人员的涌入,给当年商业并不发达的河源带来了大量商机。这些商机被那些“行商”敏锐地发现了。这些来自南海、东莞、兴宁、大埔、汕头、福建等地的商人,看到河源的商贸还是一片空白,便结束了漂泊的行商生涯,在河源买地置业,开店经营,成为“坐商”,利用自己行商多年的购销关系,在河源“掘金”。

  他们的商店做大了之后,又不断从家乡招呼亲朋来此谋生,人员渐增,成为独立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形成了带有明显地方色彩的商业帮派。这些帮派中,经营品种比较统一,商品购销有定向,如南海人多经营百货、丝绸,货物多从广州、佛山购进;东莞籍人多经营干鲜京果、咸鱼水货,货物均从惠州、淡水、东莞购进;兴宁籍人多经营土布、纺织品(毛巾等),货物均从兴宁购进;潮汕籍多经营药材;福建籍人多经营茶烟生意,茶叶如铁观音亦多从原籍购进。

  看到外地人红红火火的生意,河源本地人也纷纷加入、扩大了一些行业,在太平街、沙边街、中山路等街道也开了各种店铺。

  有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整个源城镇人口约为1.6万,而在商铺从事买卖者近千人,其中店主368人,店员543人,他们中只有少部分是源城当地人,其他均为外地人。

  河源本地经营酒、米、油、糖、粮食、旅业、屠宰、车衣、鞋业、行栈的,则有恒丰桂、聚丰、合盛、合泰、义记、忠昌、恒兴、祥益、骏祥、启记、金琼楼、德栈楼、不夜天、福兴、大和、双江楼、聚然楼、顺和隆、太隆、广生源、永发兴、生记、中山旅店、中央旅店、聚群旅店、循州旅店、惠源隆旅店以及东江饼家、南怡楼、怡利芬等店;经营文具纸张的,有仁和、广源、开文等店;化龙桥榕树下还办有“广州茶室”“露天茶室”和西餐厅。

  往来商人多 商品琳琅满目

  因为往来的各地商人多了,在太平街,南海人开了家南海会馆,东莞人开了家东莞会馆,专门接待来河源做生意的东莞或南海两地的客商。此外还有广义会馆等。曾有一年的七夕,河源城里的姑娘与南海姑娘在南海会馆开展乞巧活动,比拼两地姑娘的巧手。

  来自珠三角的商人很多,以至于上城白马庙附近有块大的坟地,是专门安葬东莞人的,叫“东莞地”,当地的小孩,即使是正午时分也不敢靠近玩耍。上城北门马屋的退休干部马平和老伯说,他当年只敢远远地站在城墙残垣上看看。

  当年河源城最大的旅馆——位于中山路的中山旅馆开业时,盛况空前。曾在聚然楼做过伙计的一位老伯,至今还能回忆起有4层楼的中山旅馆开业时的情景:一副长长的对联从旅馆的屋顶挂至地面。在1939年的《河源青年》上,中山旅店刊登了一个广告,当时的房租只需六毫银子,是不是给客人或伙计小费,则不得而知。

  1939年,河源新开了一家青年印字馆,自称“河源文化堡垒筑成”,可印报纸、咭片(名片)。厂址设在中山路上的青群社,馆址却在白岭头。

  这些街道、商铺,我们今天仍能在太平街看到那原有建筑,又能从美国南加州大学保存的河源百年老照片上看到当年的繁华状况。在1950年1月拍摄的一张化龙路图片中,可见“全安隆”店,大大的浮刻店招牌旁边,写着“京果”“海味”四字,店门前放有一些箩筐,有人正在挑选货物。人们衣着较为整齐,穿着对襟衣、阔脚裤,有的穿着白色短袖。

  在另一张化龙路的照片中,国华照相馆旁有很大的“百花精”“柠檬露”广告。1930年左右拍摄的图片中,太平街的大字广告,有济公、永祥安百货商店、华章男女名鞋、生合栈参茸燕窝、黑鬼油……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衣着整洁的人们在选购心仪的物品。

  在那个时候,谁又会记得,同治年间的河源县城的贸易场所只有北门外的三界庙圩呢?同样,也没多少人记得,到民国十八年时,河源的工业、商业因连年迭遭兵燹匪祸而非常零落。随着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兴起,河源顺应大势,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的工商业得到了发展。

  第二章 化龙路小史

  化龙路是新中国成立前河源较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临街商铺多为中式、欧式建筑,从现存的美国南加州大学保存的洪水中的化龙路图片来看,这些店铺门面不大,多用石、砖砌成,雕饰甚多,看起来甚是气派。

  如今,旧貌换新颜的化龙路,旧式骑楼已全部拆除,临街商铺是新建的,与太平古街商业步行街连为一体。

  1931年4月,国民党河源县长邓祖望签颁第二十六号河源县政府布告,将河源市铺屋改良建筑马路章程二十四条规定公布给县中商民周知,太平、化龙、同兴、茶行、沙边、登龙等六条马路宽均定二十英尺,人行路(即骑楼路)宽均定八英尺。两旁建筑骑楼,惟沙边路北边及登龙路两旁不建骑楼。当年具体的改造计划,将在下期介绍太平街时详列。

  这次的改建,还是未能将路面铺好。每遇下雨,化龙路都泥泞不堪,过往行人、商人都叫苦连天。1935年下半年,国民党某军第八师见状,决心为地方做善事,将他们所筹得的3000元,作铺设路面用度,不足之数,则由化龙路的各家店铺补齐,按店面的长、阔之数进行摊派。经过推选,由仁昌等20余间商号为委员,负责办理此事。(1935年8月9日《香港工商日报》)

  可惜次年发生了一场洪水,化龙路的房子也被拦腰浸泡。

  1935年7月出生的谢茂辉,从1942年7岁读小学二年级开始,就一直住在父亲桂发公租赁的化龙南路聚源号米店,虽距今已70多年,但当时的人和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年纪愈大,对童年的事就愈是时时忆起。前两年,谢茂辉拿着化龙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几张老照片细细端详了很多回,遥远的童年记忆,慢慢出现在他眼前。为了保存这段记忆,他画了一张示意图,将他的回忆记下。

  化龙南路北起市场口南至飞鸾桥约三四百米,路宽8米左右,两边分别建有20多间具有岭南风味的骑楼门店,经营各行各业,尤以米店居多。从大榕树起,依秩为:浸信会耶稣教会、长塘路路口、权记猪肠粉李权、日机炸后瓦砾堆、美华轩照相李船科、祥聚泰南海人黄叔、熊记鞋店谢叔熊、穠记鞋店谢叔穠、老雪鸿照相程叔、焕章纸扎店江懵衡、永兴隆纸扎曾松发、怡昌米栈江娘、鸿发米栈马启全、福兴米店叶正昌、瑞兴打锡店曾乌牯、合泰酒米店徐桂香、益昌店叶治芹、国华映相店、瓦砾堆、利昌店叶阿察、同利成店李石稳父、万春堂药店池妙珠父、市场口、润记咸杂店潘阿润、启记咸杂李锡聪父、祥合烟店潘祥合。对面从飞鸾桥起,依秩是糕饼店马连胜、蛇酒店陈铁华、仪仗吹鼓店邝王彩、日机炸后瓦砾堆(一大片)、竹篷店(龙川人开的)、小卖店黄汝谷、小卖店马添、大片瓦砾堆、泗和店马可仁父、米栈肖逢九、米栈李阿春、聚源米店谢桂发、义记米店李金喜、联升米店陈王昆、厚德酒米店黎稳和黎元、裕安和麦芽糖徐阿勤、协兴酒米店陈阿荣、致和堂药店陈阿熙、南怡栈饼店杨叔、安兴陶瓷店曹叔、日机炸后瓦砾堆(又是一大片)、渔巷、骏祥米店丘插基父、李记饮食店李阿丢。

  这些商人和商店各有特色和性格,给童年的谢茂辉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这些门店都居住着一个大家庭,都是几代同堂,十口左右,皆和睦相处。

  因为平时的祥和,日本飞机来轰炸时,人们四散奔逃,安身立命的地方变作夺命危地。童年的谢茂辉跟着大人慌不择路地逃难,这情景与平时相比太强烈了。所以,日机轰炸造成的瓦砾堆,在化龙路有几处,纵然过了六七十年,他仍然记得。

  谢茂辉的父母人缘很好,与左邻右舍关系融洽,70多年过去了,他还能一溜儿说出20多个名字来,仍保留着当年他对他们的称呼,令他怀念不已。

  在没有手机、电话、手表玩的年代,当时的小孩都挖空心思地想出许多游戏来玩,有下六子棋、象棋、军棋,跳绳、跳飞机、跳大海、骑竹马的,有(小刀)打日本、踢毽子、转陀螺、三家(勾单腿)跳、玩橡皮弓、打乒乓球的。到了晚上,店铺打烊后,化龙路就成了孩子们的天下,各种游戏如丢手帕、老鼠钻油罂、崖鹰叼鸡仔、抬新娘、瞎子摸跛子、捉水鬼、雷公、菊花手等,孩子们满街疯跑。除了这些,孩子们也喜欢玩秦琴、二胡、横箫、笛子、口琴等乐器,也有玩锣鼓铙钹、和尚耍狮子的。

  当年教过谢茂辉的老师,还有些是讲广州话的,念诗词时都用白话教,音乐性很强。

  数十年来,化龙路经过了多次扩建、改建,由原路面宽10米,到1957年拓宽至23.1米,铺设水泥路面。2000年,化龙路、酒饼巷老房被拆,建成了化龙路商业步行街,全长300米,路宽18米。2014年底,化龙路商业步行街被改造成双向两车道的街道,以缓解中山路、人民路的交通压力。2016年10月,化龙路与改造后的太平古街连通。


(转载 2019年3月10日 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