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宪法公布施行第40周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那关于宪法的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
一、什么是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宪法有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三、宪法日的由来
200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决定明确,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四、宪法日的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在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加大普法力度,推动全社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它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五、历年宪法日的主题是什么
2014年: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7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8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2019年: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2021年: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22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责任编辑:黄小娃
校对负责人:吴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