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市民朱先生陪同家人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对比各医院投用智能系统前后的变化,他深有体会地说:“现在就医很方便,从就诊到缴费一台手机就能搞定,省心多了。”
近年来,我市医疗保障部门、各医疗机构依靠信息技术,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构建智能化医疗体系,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就医新模式,让市民感受智慧医疗带来的快捷、便利的就医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优化服务方式 改善就医体验
在市人民医院的智能服务区里,不少前来就医的患者在自助机上办理挂号、缴费、打印清单等手续,免去排队等候人工办理手续的时间。
“现在利用智慧医疗信息化手段,患者通过手机在医院公众号就能实现挂号、缴费、查报告等。”市人民医院信息科科长贺锦堂表示,对于在异地或出行不便的特殊群体,还可以在医院公众号进入互联网医院通过图文咨询和在线视频咨询进行线上问诊。
近年来,我市各医疗机构探索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缩短就医等候时间,以科技赋能医院发展。其中,龙川县人民医院在全市率先建立以微信为载体的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实行网上预约、挂号、缴费及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提升医院服务、智能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拓宽服务渠道 实现线下无卡就医
在市妇幼保健院的缴费窗口,市民使用手机向工作人员“亮码”,通过扫描医保电子凭证便能进行无卡缴费。这是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的其中一道缩影。看病就医已进入无卡化的“码”时代,患者只需要一台手机,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完成建档、挂号、缴费等就诊环节,解决了群众没带实体卡而无法就诊的尴尬。
不仅如此,市医保局以“互联网+医保”为导向,加大了线上、线下身份验证、扫码统筹结算、电子处方流转等就医购药服务的保障力度。目前我市已有14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的线上门诊诊查费报销服务,市人民医院、龙川县人民医院实现了医院全业务就医医保报销线上移动支付,市人民医院、源城区人民医院实现了电子处方流转至药店功能,实现了“信息和处方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让市民享受安全、高效、便捷的医保线上服务。
盘活信息资源 让群众少跑腿
上个月,54岁的詹伯因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前往广州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做手术,因家人提前在参保地进行了异地就医备案,让詹伯实现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他说:“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了,以前要拿就医原件回本地报销,现在有了电子信息,家人就能帮我备案,出院直接报销,免去了我们跑腿、垫支的负担。”
市医保局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结合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工作机制的落实,全力打通医保服务痛点堵点。目前,我市实现了省内、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特定病种、普通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等各项医保就医业务直接结算服务。
截至4月底,我市参保人到省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147人次,涉及基金支出4491689.48元;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68227人次,涉及基金支出347784711.70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异地就医“垫资、跑腿”等痛点堵点问题,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感受“智慧医疗”带来的便利。
--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