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医疗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00MB2C9243XT/2021-00028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医疗保障局 成文日期: 2021-12-06
名称: 市医保局多措并举着力解决 “看病难“、“报销难”问题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市医保局多措并举着力解决 “看病难“、“报销难”问题

发布日期:2021-12-09  浏览次数:-

  围绕“市委书记‘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反馈的问题,市医保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对94个涉及医保局职责方面的问题,全面认领,多次组织专门会议商讨、部署相关解决工作。现有74个问题已办结,20个问题正在跟进解决中。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班狠抓落实。我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10月26日新任党组书记到任后,亲自抓落实,对于参保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明确责任分工、办理时限等事项;对“面对面”活动中群众的每一条诉求的解决方案或举措均逐一审核把关,并将办理情况纳入对干部的日常考核。

  二、联合市卫健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地贫患者家属的诉求。10月22日,我局会同市卫健局、医院相关部门组织召开我市地贫患者家属代表座谈会。会议研究决定,立行立改解决地贫患者家属提出的以下问题:第一,关于医院去铁剂地拉罗司供应不足问题。市医保局督促各相关医疗单位于10月底前全部采购保证供应。第二,关于部分患者家属提到的输血耗材未列入报销问题。市医保局督促各医疗单位立即对收费系统进行排查,做到列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应报尽报。第三,关于14岁以上至18岁患者在市妇幼保健院治疗年龄限制问题。一方面协调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优化诊疗环境,立即整改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医保报销额度。目前我市地贫患者门诊特定病种年度最高支付限额36000元,排在全省的第6位(与广州、东莞2市相同),患者家属表示满意。 

  三、针对群众反映问题,加快信息系统平台开发,破解“报销难”。市医保局继续完善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业务办理功能,加快推进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管理支撑类系统应用,着力推进线上结算应用模式,打通第三方支付渠道,让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安全、高效、便捷的医保线上报销服务。目前已实现了三项内容:一是实现线上门诊诊查费医保报销6元。市医保局及时下发新的医保线上接口标准给有关定点医院,并督促各定点医疗机构积极按照接口标准进行开发改造。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线上门诊诊查费报销6元钱的功能。二是实现职工生育医疗费用联网结算。市医保局制定了《河源市生育保险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经办规程(试行)》。截至目前,我市共19家医院均能正常联网结算报销生育医疗费。三是加快实现普通门诊联网直接结算。市医保局积极协调国家医保信息平台项目组,加快普通门诊联网直接结算技术攻关,届时参保群众可以在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普通门诊就诊,每人每年累计最高报销限额为350元,有力解决好群众跑腿垫资问题。

  四、着力在药品价格和购买便利方面入手,破解“药价贵”问题。一是落实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价格逐步下降。积极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截至11月25日,共可节省药品和耗材费用约5231万元,降价幅度为17.70%,有力推动了药品、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二是加快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市医保局已于11月24日印发“双通道”方案,目前正在开展“双通道”药店遴选工作。预计参保群众在11月底可以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开具药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部分慢性病用药,将极大方便参保群众购药治疗。  

  五、以“五个医保”为抓手,推动建立破解“看病难”的长效机制。市医保局既立足当下多措并举解决群众“看病难”“报销难”问题,更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建立破解“看病难”“报销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医疗保障职能,出台五条措施。一是以“公平医保”为导向,压实责任,推动建立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生育保险和大病保险全覆盖,为“病有所医、医有所保”提供医保基金支撑。二是以“智慧医保”为路径,多措并举破解“报销难”问题,切实将信息化、标准化、精准化落实到具体经办业务中,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着力增强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以“协同医保”为重点,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细化责任清单,共同破解“看病难”。四是以“安全医保”为根本,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厉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三假”骗保行为,通过严格执法、精准打击形成不敢骗震慑和态势;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建章立制织密医保治理制度笼子,形成不能骗的体制机制;通过曝光典型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形成不想骗的自觉,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五是以“法治医保”为方略,不断提升队伍依法行政、依法经办、便民服务、高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破解“看病难”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