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8日,我市共接待游客126.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697.41万元;其中过夜游客36.8110万人次,一日游客90.12万人次。假日期间未接到旅游安全事故报告,未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投诉和安全事故报告,未发生重大涉旅舆情,全市文化旅游市场整体平安稳定有序。
一、基本做法
(一)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按照秋冬季疫情防控新要求,修订完善文化和旅游企业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指导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好门票预约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通风换气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针对“双节”期间游客较多、人流相对集中的情况,加强文广旅体、公安、交通运输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对景区景点游客情况的动态监测,确保所有景区景点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二)迅速开展安全检查。一是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经营场所火灾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深刻吸取10月1日山西太原市迎泽区台骀山景区火灾事故教训,密集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查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市县两级局机关领导景区带班蹲点制度,从疫情防控、秩序管理和服务质量三方面进行指导,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三是根据市安委办关于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到紫金县御临门景区就地方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会议精神,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及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四是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对旅行社、景区景点、网吧、娱乐场所等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消防安全隐患;9日30日-10月8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131人次,检查旅行社59家次、旅游团队1个,景区100家次、网吧207家次、娱乐场所143家次、演出场所10家次。
(三)强化旅游安全保障。指导A级景区强化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保障,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漂流、索道、缆车、玻璃桥、游乐设施等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做好出入口、健康码扫码区、主要游览点等节点的管理,停止未经县一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许可的玻璃桥、玻璃索道、滑道等高危项目,着力营造平安、有序的旅游环境。经统计,全市共有建成的玻璃桥项目9个,其中玻璃桥5个,玻璃栈道1个,玻璃滑道3个,涉及5家景区,主要位于山地型景区内;无在建玻璃桥项目。目前,除龙川县霍山景区玻璃栈道获得县政府同意开放营业外,其余4家景区的玻璃桥项目均已暂停运营。
(四)丰富节日文化活动。国庆中秋节前,全市各大景区均提前布置了国旗、灯笼等装饰,烘托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巴伐利亚庄园举行了第二届“农民丰收·啤酒狂欢节”,包含“礼赞祖国71华诞”“全民庆丰收”“歌舞欢腾庆佳节”等4大板块22个项目;万绿谷、叶园温泉等多个景区推出了灯谜会、中秋拜月仪式、中秋月饼DIY、情满中秋月剪影等活动,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二、假日市场特点
一是河源恐龙文博园景区迎来建馆以来最高人流量,日均接待旅客7200人次,以其独特的恐龙资源优势,深受广大游客热捧。
二是乡村游市场热力十足,悠闲舒适的休闲度假游、精彩纷呈的民俗生态游,吸引着大量市民游客慕名前往。乡村游大旺,让我市的民宿相当抢手。特别是东源万绿客家驿站、高埔岗街道大水井社区、东源双江梨花屋舍、东源义合竹里馆、连平趣田野民宿、埔前镇陂角村杨家小院、东源仙塘到吉宿等知名精品民宿,2至6日间“一房难求”,入住率高达100%。
三是万绿湖景区、客天下水晶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巴伐利亚庄园、霍山旅游景区、和平温泉之都旅游区、御临门温泉度假区等全市重点景区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欢迎,强力引领全市文旅业逆势发展。据初步统计,1日至8日,重点景区接待旅客33.42万人次、营业收入2107.96万元。
四是我市阮啸仙故居、紫金苏区、孙中山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址等地成为游客红色旅游热门地;首个河源市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突出全民国防主题,将河源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建设之中,成为国庆中秋假期市民出游打卡的重要场所。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继续做好节后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坚持“限量、预约、错峰、疏导”长效化工作机制,确保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对区域场所消毒通风,全面做好旅客戴口罩、扫码、测体温等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原则,对景区消防设施、游乐设备、旅游用车等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严格做好漂流、索道、缆车、玻璃桥安全管理工作,彻底整治安全隐患汛。
二是加快推动河源文旅市场复苏。深入开展“广东人游河源”“河源人游河源”活动,落实《河源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旅企业十条政策措施》,指导文旅企业推出优惠套餐,吸引市民和游客消费;加大对文旅企业政策帮扶指导,完善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和平台,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提升文旅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