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于法不容,难逃惩戒。今年以来,我市各级人社、公安不断加强“两法衔接”(劳动监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成效明显,有效维护了劳动者获取工资报酬的合法权益。目前春节临近,工资结算进入高峰期,且我市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仍处于部门联合执法检查阶段,为切实营造我市各用人单位依法、诚信用工的良好氛围,现就近期我市成功处置的3宗恶意欠薪案向社会公布:
一、龙川县人社局、公安局联动处置刘某光恶意欠薪案
2021年3月10日,我市龙川县人社局接到莫某等12人投诉,称被龙川县某学校二期工程项目劳务分包自然人刘某光拖欠165985元工资。经查,龙川县某学校二期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广东某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承包该项目后将外墙砖抹灰工程分包给自然人刘某光。项目施工期间,刘某光私自截留广东某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支付的人工费用并挪作他用,进而导致拖欠莫某等12名工人工资,案件处置期间,劳务分包自然人刘某光已逃匿。
2021年3月12日,龙川县人社局予以立案调查,并于当日向广东某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出《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广东某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先行清偿工人工资;2021年3月25日,广东某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垫付了30%的工人工资;2021年4月16日,龙川县人社局对劳务分包自然人刘某光作出《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并委托重庆市荣昌区人社局前往刘某光户籍所在地送达,责令刘某光在规定期限内支付清拖欠的工人工资;2021年6月1日,因劳务分包人刘某光私自截留工人工资,且以逃匿的方式逃避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其行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龙川县人社局将案件移送龙川县公安局立案侦查;2021年7月1日,经龙川县公安局办案人员多方走访调查、收集证据后,最终发现刘某光藏身于中山市;2021年7月7日,龙川县公安局办案人员前往中山市将刘某光抓捕归案;2021年7月16日,刘某光家属积极筹措到拖欠的工人工资款,并将该笔款项转至龙川县人社局账户,委托龙川县人社局监控发放;2021年7月21日,因刘某光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但其在提起公诉前已支付清劳动者工资,社会危害性不大,故龙川县检察院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2021年7月27日,龙川县人社局通过银行批量代发的方式足额发放了工人工资。自此,此案得以妥善办结。
二、和平县人社局、公安局联动处置祝某根恶意欠薪案
2021年4月14日,我市和平县人社局接到荣某等3人投诉,称被和平县某高铁工程项目劳务分包单位安徽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拖欠114069元工资。2021年4月19日,和平县人社局予以立案调查;2021年5月31日,和平县人社局向安徽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出《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该公司支付清拖欠的工人工资,该公司逾期未履行;2021年7月23日,因案件处置期间,该公司实际经营人祝某根拒不配合案件调查,且以逃匿的方式逃避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其行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和平县人社局将案件移送和平县公安局立案侦查;2021年9月6日,和平县公安局对祝某根进行挂网追逃,最终办案民警充分利用“智慧新警务”平台,分析祝某根藏匿地点,经多方走访调查、固定证据,最终办案民警远赴山东省菏泽市将祝某根抓获归案;2021年9月10日,祝某根家属筹措资金支付清了拖欠荣某等3人的工资,因祝某根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但其在提起公诉前已支付清劳动者工资,社会危害性不大,故和平县检察院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
三、紫金县人社局、公安局联动处置祝某根恶意欠薪案
2021年6月18日,我市紫金人社局接到杨某投诉,称被紫金县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拖欠10346元工资;2021年6月25日,紫金县人社局予以立案调查;2021年7月16日,紫金县人社局向紫金县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作出《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该公司支付清拖欠杨某的工资,该公司逾期未履行;2021年8月25日,因案件处置期间,该公司实际经营人黄某考拒不配合案件调查,且以逃匿的方式逃避支付拖欠的员工工资,紫金县人社局将案件移送紫金县公安局立案侦查;2021年11月 17日,紫金县办案民警在惠州市惠城区某小区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黄某考抓捕归案;归案后,黄某考家属积极筹措资金付清了拖欠杨某的10346元工资。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考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温馨提示
年关将至,我市工资结算进入高峰期。各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并要充分认识到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危害性,深刻理解支付工资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对于遭遇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要冷静处理,理性维权,切不可一时冲动,采取违法甚至极端手段讨要工资,在获取工资报酬权益被侵害时,在劳资双方无法协商或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携带相关书面证据材料向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涉及劳资双方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依法向辖区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