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难进”到“门难出”,从“面面相觑”到“无所不谈”,从“略知一二”到“全面了解”,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主动把服务送上门。我们在与服务对象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中加深感情,不仅仅是在物质生活层面给予他们帮助,还要善于运用接纳、聆听、同理心等技巧,在精神层面与他们产生共鸣和理解,与他们同欢乐和共患难,源源不断地输送暖心服务,通过不遗余力地激发潜能,让他们真正地走出困境。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们水贝服务点的故事:
part 01
孩子的“护花使者”
儿童在成长中面临着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受保护的需要和社会化的需要,不同儿童有不同的成长环境、特点,我们要尊重其个别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围绕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保护儿童免遭权益侵害来开展活动。
链接资源,普及防拐骗知识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最期待的日子,节日当天,我们与村妇联干部联合中国农商银行举行了一场“六一”儿童节亲子活动。借此契机,我们征求了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意见,邀请他们与家长一起参加。(因为他们父母较少回家或与父母沟通少,导致这些孩子性格内向、对自己不自信、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往,我们时常上门走访,关心其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与其父母、老师沟通,嘱咐他们父母多抽空回家和打电话。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们开始有了变化,慢慢接纳我们,会主动与我们说话。)
活动中,我们主要设置了有奖问答、现场演示、亲子合作等环节,向参与人员宣传预防儿童走失、被拐骗的安全知识及演示如何辨别纸币真伪。在有奖问答环节我们认真地观察着几位小服务对象,刚开始他们不敢举手,后面在我们工作人员和另外小朋友的鼓励下,能举起手正确地回答出问题并且脸上也开始挂上笑容,在亲子合作其家长给予爱的拥抱后,他们会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完成游戏。整个活动充满欢声笑语,在大合照下圆满结束,孩子们不但赢得了奖品,还打破了自身的心理防线,在轻松的氛围里就“悄悄”提升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我望着最后温馨的合影,内心五味杂陈,与服务对象同行,用生命影响生命,也是超越自我的体现。
强化教育,宣传防溺水知识
儿童溺水事件时有发生,主要是家长和儿童防溺水安全意识薄弱,特别是一些留守、单亲、放任型等家庭的儿童,要警钟长鸣,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家校社”联动,我们与村干部在村委会议室开展儿童防溺水“护苗”专项行动教育活动,鼓励社区的儿童、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当天,我们采用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现场测试、做游戏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孩子们牢记防溺水 “四个知道”和“三个谨记”。在成语接龙游戏环节,我们让孩子们与家长两两一组,再让孩子与孩子两两一组,答对有奖品,答错了分享一个小故事之后同样有奖品,这不仅让孩子能增强自信心和获得感,充分地表现自己,更让孩子们与家长、其他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增强彼此的情感,成为知心朋友。
part 02
群众的“暖心行动者
虽然洪灾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抢险救灾的情景却历历在目,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是作为社工积攒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线服务,紧急转移危房高龄老人
6月份连日的暴雨造成水位上涨、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一系列的灾害,维护辖区内民众的生命财产刻不容缓,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困难群众。我和我的小伙伴马不停蹄地赶到高龄低保户黄大爷家,黄大爷膝下无子,夫妻俩分房住,黄大爷住一楼,妻子骆婆婆住二楼,通往二楼的楼梯间没有灯,光线昏暗且高度不足,要低头弯腰进去,房顶的木板很多已经烂掉,又是漏水,很是容易摔到,住在二楼的隐患非常大,我们提议骆婆婆必须马上转移到一楼或其他安置场所。一开始,婆婆是比较抵触的,说这样住了几十年都没事,不太理解我们的出发点,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耐心地分析了房屋的隐患以及说明我们转移的决心。当婆婆终于同意转移了,我们马上着手帮忙搬东西,整理好后在其二楼的房屋贴上封条,并嘱咐他们千万不可再上去,他们忙着点头表示感谢,安顿好他们之后,我们也时常到村子各处巡查,发现重返隐患点的,及时加以制止。
心系群众,及时转移削坡建房人员
暴雨过后,由于山体长时间被洪水浸泡,土质已经十分松软,塌方、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削坡建房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骆大爷的家就建在山腰上,房屋与山间距离约0.8米,是严重的危险区。大爷患有尿毒症,与儿子儿媳住一起,认为多年以来相安无事,而且自己的治疗设备和药水都在家里,不方便搬离。在我们认真且耐心地为其说明暴雨后削坡建房对人身安全的隐患,他的儿子儿媳支持搬离,但骆大爷还是坚决不肯离开,双方陷入了僵局。我们只能另寻方法,从其儿子口中得知,骆大爷比较听女儿的话,于是我们联系了骆女士,在说明情况后,她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在父女俩通话后,骆大爷终于缓缓点头,带着犹豫望着治疗设备和药水,我们赶忙异口同声地说:“大爷,有我们在,这些宝贝一定给你安全送到安置点”,骆大爷立刻笑了,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在帮他们的物品都放到安置点安顿好,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时,一股暖流从我心里喷涌而出......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最需要做到的态度是同理心。同理心代表理解的感觉,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理解服务对象所表达的感受和事情,就像与其共同经历一种经验那样。当服务对象感到被理解,被支持时,就会对服务对象产生信任。当双方建立信任关系时,再往下的发展是让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者面前是感到安全的。当安全感产生时,服务对象会更容易接受社会工作者提出的意见或建议,那么“用生命影响生命”就会发生。
链接资源,发放抗洪救灾物资
洪水的无情给辖区内群众造成严重的损失,但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我们充分发挥联动作用,与镇、村干部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了一场发放抗洪救灾物资的活动,向受灾的困难群众捐赠了一批生活用品。在村委会议室里,我们安排困难群众有序地领取物资,对于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我们把物资送到家门口,保证物资发放能不漏一人,有效地缓解了村居面临突发事件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