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林业局获悉,我市扎实做好2278株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全市古树名木保险在保率100%。
▲和平县东水镇新坪村的“千年雅榕”。
据悉,我市依托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机制,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全市林长制考核范畴,激发责任单位保护古树名木的主动性,并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巡林职责,利用林长巡林“三单一函”制度,及时解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2024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要点清单》,明确各地各月份需完成的古树名木工作,并派出2个督导组,督导检查各地古树名木保护落实情况。
▲源城区鄂湖公园边800多岁的古榕。河源日报 肖斌 摄
在发挥好林业系统宣传力量的同时,我市深挖系统外部宣传力量,形成“内外联动”宣传合力。不仅通过开展“绿美河源 青年先行”“绿美和平·少年行”演讲比赛等活动向公众介绍河源古树名木情况,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还联合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等部门,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险等宣传工作。此外,我市通过短视频、图片等方式宣传推介河源古树名木等绿美生态建设成效,依托古树公园等阵地悬挂古树名木保护牌、横幅标语,以“线上+线下”的立体宣传,提高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
▲紫金县紫城镇水澄村有两株枝叶茂密的古树,它们共历风雨,相偎相依,宛如一对感情深厚的姐妹,被当地村民称作“姐树妹树”。河源日报 冯晓铭 摄
此外,我市通过建立“N项机制”,引导各界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如结合市领导同志联镇包片机制,实现全市101个乡镇和街道全覆盖,以靠前督促推动古树名木保护;构建检察机关在保护古树名木工作中的司法介入和助推机制,以公益诉讼检察为古树名木撑起“司法保护伞”;推动村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护林员“进网入格”,进一步明确村庄古树名木权属关系、管护责任,夯实基层管护责任;指导筹建河源市森林保护志愿者协会,并向社会各界招募河源市首届“民间林长”,指导志愿者和“民间林长”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来源丨河源日报
编辑丨黄永聪
二审丨董伟伟
三审丨赵 锋